-
公开(公告)号:CN11185312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51582.5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工程领域的自复位复合阻尼器,包括筒体、同轴套接在筒体中的内杆、连接筒体和内杆的阻尼装置和复位装置,筒体包括外筒和套接在外筒内的内筒,内杆的一端与内筒套接,内杆的另一端伸出外筒;外筒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结构,外筒包括外筒底和外筒壁,外筒不封闭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挡板;阻尼装置为布置在内筒和内杆之间的空腔内的铅块,内杆与铅块连接;复位装置包括连接在内杆和外筒底之间的复位丝和连接在内筒和限位挡板之间的复位弹簧。本发明同时具备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和挤压型铅阻尼器的优点,具有较高的耗能功能、良好的复位能力,可有效减小结构的振动以及残余变形,极大的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5642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19228.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商洛供电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马钦国 , 袁斌 , 杨大渭 , 寇峰 , 朱晓鹏 , 霍仪 , 张皓维 , 谭蓉 , 贺育明 , 李波 , 吴亮 , 宁昭晔 , 张军强 , 张功望 , 高永亮 , 董卓元 , 姚新宇 , 李晓婷 , 盛飞
IPC: E04H12/10
Abstract: 一种110kV双回路钻越塔,涉及电力杆塔领域。包括:塔身,塔身包括塔身主材、塔身交叉斜材、塔腿以及连接塔腿的腿部斜材;塔身上设有横担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地线横担、导线横担;地线横担、导线横担均对称设置在塔身两侧;钻越塔全塔采用角钢制作。本申请提供的110kV双回路钻越塔,包括两层横担结构,分别为地线横担和导线横担,能够有效降低杆塔的总高。钻越塔全塔均采用角钢制作,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而且能够保证杆塔刚度,保证安全性。本申请提供的110kV双回路钻越塔极大了缩减了铁塔的头部高度,降低了铁塔的总高。使用本申请提供的110kV双回路钻越塔,能够节省走廊宽度、降低造价,提高工程的环境友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6056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875869.4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嘉峪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短路电流裕度的双馈风电场最大可接入容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判断预设规划方案中各母线的短路电流裕度值是否小于短路电流裕度指标;若小于,则按照单位步长增加预设规划方案中风电场并网容量;否则,对各风电场采用先串联后并网的接入方式优化预设规划方案,并确定优化后的风电场最大可接入容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简单快速的判定出集中并网点对其下接风电装机规模的要求,避免了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后并网点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不仅可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评估,具有很好的可计算性和广泛适应性,还可以作为调度运行及规划设计部门的主要分析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42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70286.5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监测功能的综合布线槽盒以及工作方法,所述布线槽盒本体内通过防火板分隔为若干容置区域,其中,各容置区域内均插入有槽盒抽屉,各容置区域的侧面均设置有通风风机、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及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通风风机的控制端相连接;布线槽盒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布线槽盒本体内温度信息、湿度信息、气压信息、有害气体浓度及水位信息的状态监测控制装置,其中,状态监测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报警主机相连接;不同类型的电缆敷设于不同的槽盒抽屉内,该槽盒及其工作方法能够自动监测电缆所处环境的信息,同时能够避免不同电缆共同穿越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970564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10267559.4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峰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沈溢升 , 王伟 , 张功望 , 李晓婷 , 乔耀州 , 常彩霞 , 杨凯 , 卢义兵 , 王楠 , 景钰 , 强若辰 , 丁钊 , 安姗 , 宋豪 , 董梁 , 严薇 , 梁日华
IPC: G05B19/04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井沟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中央处理器、光纤测温仪、局部放电信号处理器、测温数据采集器、RS485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单元、A/D转换单元、报警装置、用于对电缆井沟进行换气的风机、水泵、局部放电传感器、感温光纤、测温变送器、气体探测器、水位探测器及环境温湿度检测器,该系统及方法自动监测电缆井沟中电缆的温度、电缆接口的布局放电信号及温度、以及电缆井沟中的温度、可燃气体浓度及环境温度,同时实现电缆井沟中温度及水的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03169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168402.5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盛飞 , 张军强 , 张功望 , 朱凯 , 赵胜利 , 李庆宇 , 李晓兵 , 李晓婷 , 姚新宇 , 董卓元 , 高永亮 , 张志刚 , 袁弈晨 , 万博洋 , 李炜华 , 李卓洋 , 张立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30kV XLPE电缆金属护层等值电路模型,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抗、第二电抗、第三电抗、第一感应电压源、第二感应电压源、第三感应电压源、第四感应电压源、第五感应电压源、第六感应电压源、第一对地电容、第二对地电容、第三对地电容、第四对地电容、第五对地电容、第六对地电容及大地回路电阻,该电路模型能够分析33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金属护套的环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2327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1151254.8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风帆式多层联合构架出线结构,包括风帆式多层联合构架、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左侧高出线间隔、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右侧高出线间隔、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左侧低出线间隔及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右侧低出线间隔,其中,所述风帆式多层联合构架的左侧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高钢梁、第一中钢梁及第一低钢梁,风帆式多层联合构架的右侧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高钢梁、第二中钢梁及第二低钢梁,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330kV出线构架的横向尺寸,土地使用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56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811419228.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商洛供电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马钦国 , 袁斌 , 杨大渭 , 寇峰 , 朱晓鹏 , 霍仪 , 张皓维 , 谭蓉 , 贺育明 , 李波 , 吴亮 , 宁昭晔 , 张军强 , 张功望 , 高永亮 , 董卓元 , 姚新宇 , 李晓婷 , 盛飞
IPC: E04H12/10
Abstract: 一种110kV双回路钻越塔,涉及电力杆塔领域。包括:塔身,塔身包括塔身主材、塔身交叉斜材、塔腿以及连接塔腿的腿部斜材;塔身上设有横担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地线横担、导线横担;地线横担、导线横担均对称设置在塔身两侧;钻越塔全塔采用角钢制作。本申请提供的110kV双回路钻越塔,包括两层横担结构,分别为地线横担和导线横担,能够有效降低杆塔的总高。钻越塔全塔均采用角钢制作,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而且能够保证杆塔刚度,保证安全性。本申请提供的110kV双回路钻越塔极大了缩减了铁塔的头部高度,降低了铁塔的总高。使用本申请提供的110kV双回路钻越塔,能够节省走廊宽度、降低造价,提高工程的环境友好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9560568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710875869.4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嘉峪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短路电流裕度的双馈风电场最大可接入容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判断预设规划方案中各母线的短路电流裕度值是否小于短路电流裕度指标;若小于,则按照单位步长增加预设规划方案中风电场并网容量;否则,对各风电场采用先串联后并网的接入方式优化预设规划方案,并确定优化后的风电场最大可接入容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简单快速的判定出集中并网点对其下接风电装机规模的要求,避免了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后并网点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不仅可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评估,具有很好的可计算性和广泛适应性,还可以作为调度运行及规划设计部门的主要分析工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