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8810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90256.8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纸绝缘套管的介电响应不停电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高压母线、高压套管、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高压套管的顶端与高压母线连接,高压套管的底端安装在变压器上;电压互感器设置在高压母线的进线侧,电压互感器一端与高压母线连接,另一端与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连接;电流互感器设置在高压套管的套管末屏内,高压套管的末屏引线穿过电流互感器的线圈设置,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连接。本发明不需要从外部注入激励信号,直接利用系统中的谐波电压信号作为介电响应测试的激励源,具有测量信息丰富、测试精度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同时具有不需停电、实时监测诊断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261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1219298.5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现场雷电冲击与振荡雷电冲击电压试验装置,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波头电阻、波头电感、波尾电阻、切换开关和冲击电压测控系统;冲击电压发生器的高压端分别与波尾电阻的一端及波头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波尾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波头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波头电感的一端及切换开关的一端相连接,波头电感的另一端与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形成输出端;冲击电压测控系统,用于控制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充电与触发。本发明既可产生雷电冲击电压,又可产生振荡雷电冲击电压;只需切换试验回路元件,即可实现雷电冲击电压和振荡雷电冲击电压的交互产生,操作便捷,且设备造价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26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19298.5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现场雷电冲击与振荡雷电冲击电压试验装置,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波头电阻、波头电感、波尾电阻、切换开关和冲击电压测控系统;冲击电压发生器的高压端分别与波尾电阻的一端及波头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波尾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波头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波头电感的一端及切换开关的一端相连接,波头电感的另一端与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形成输出端;冲击电压测控系统,用于控制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充电与触发。本发明既可产生雷电冲击电压,又可产生振荡雷电冲击电压;只需切换试验回路元件,即可实现雷电冲击电压和振荡雷电冲击电压的交互产生,操作便捷,且设备造价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61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160985.7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暂态电压扰动的变压器套管介损带电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获取待测变压器连接系统产生的电磁暂态电压信号;将采集到的电磁暂态电压信号进行处理,获得预设频率范围内的有效电磁暂态电压信号数据;采集获取发生暂态电压扰动时的变压器套管泄露电流;通过获得的有效电磁暂态电压信号数据和泄露电流,计算获得不同频率下的套管绝缘耗散系数,完成待测变压器的套管介损带电检测。本发明通过采集变压器套管入口导杆处的暂态电压信号,将其作为变压器套管绝缘介电响应测试的激励源,能够实现带电检测套管绝缘状态,可降低传统停电检测绝缘状态时的人力与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2711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121648.X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就地模块基于边缘计算,用于根据各类辅助设备运行状态特征分别建立数据模型,将解析的各类辅助设备私有协议数据导入数据模型进行计算,产生辅助设备告警信号;智能网关模块基于消息分发机制,用于接收就地模块上传的信息,并将接收的信息按高低顺序建立待发消息队列优先级标识,将待发消息按照优先级标识的大小顺序发出;监控模块基于三维技术,用于将变电站全站、变电站建筑物、辅助设备三维模型集成到监控模块软件;用于接收智能网关模块发出的消息,并在辅助设备三维模型上进行数据模拟。本发明可为辅助设备运维人员提供有效的监控手段,可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6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52059.6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单相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耐压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支撑法接线方式的单相并联电抗器和电缆串联谐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采用更高的试验电压,以及更长的试验时间,极大的提高的采用三台单相并联电抗器替代试验电抗器的可行性;降低了电抗器的电压水平,同时来降低了试验对设备的要求,提高了该方法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0906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2400.0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斯集气盒中气体可燃性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监测装置包括:检测气室、膨胀器、催化燃烧传感器、储油盒及检测单元;所述检测气室和膨胀器连通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检测气室上设置有游离气体进气阀、空气进气阀和排气阀;所述游离气体进气阀通过导气管与集气盒上的集气盒出气阀连接,集气盒上连接有瓦斯继电器连通导管;所述集气盒通过排油阀与储油盒连通;所述催化燃烧传感器伸入检测气室内部以获取检测气室内的可燃气体浓度数据,并通过线缆将可燃气体浓度数据传输至检测单元。本发明避免了现场人工检测方式效率低、检测耗时长,检测过程存在人为误差和消防隐患以及人身安全隐患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77550.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套管电气绝缘性能的状态监测及缺陷模拟系统,包括:油压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油浸式套管内部绝缘油的压力;振动特性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油浸式套管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频率与幅度;放电特征监测模块,用于通过测试油浸式套管端部的局部放电脉冲电流的大小以及放电图谱,判断油浸式套管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放电现象观测模块,用于观测油浸式套管内部放电点的位置,记录放电时刻的放电过程图像及动画;介电响应测试模块,用于通过改变交流激励的频率,采用复电容、介质损耗作为频率的函数,用该函数的变化情况来评估绝缘材料或绝缘设备的绝缘状况。本发明可对缺陷进行电气和机械性能特征参量的综合性监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3271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21648.X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就地模块基于边缘计算,用于根据各类辅助设备运行状态特征分别建立数据模型,将解析的各类辅助设备私有协议数据导入数据模型进行计算,产生辅助设备告警信号;智能网关模块基于消息分发机制,用于接收就地模块上传的信息,并将接收的信息按高低顺序建立待发消息队列优先级标识,将待发消息按照优先级标识的大小顺序发出;监控模块基于三维技术,用于将变电站全站、变电站建筑物、辅助设备三维模型集成到监控模块软件;用于接收智能网关模块发出的消息,并在辅助设备三维模型上进行数据模拟。本发明可为辅助设备运维人员提供有效的监控手段,可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239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21616.X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陕西中试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式去噪模型的充油套管局部放电脉冲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软件方法,对不同的干扰采用不同的去噪算法分层处理;采用分层式结构模型,模型的每一层分别对一种特定的噪声进行滤除,同时保证每层去除干扰后的信号畸变小,以使下一层处理效果更佳。在实际调试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配置和重组,以达到有效去除各种干扰的目的,并保证原有的局部放电能量损失较小。本发明抗干扰能力强,噪声滤除效果好,在具有多种干扰的实际情况中可得到较好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