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19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0844267.7
申请日:2018-07-27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 沈阳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配电网系统多维度九区最优控制策略分析方法。是将配电网系统的无功补偿控制装置,应用于配电网系统的无功调控。充分考虑实际负荷运行曲线峰、谷最大值,各负荷段时间划分等均会因为季节性、休假日和工作日差异等因素发生变化,将时间段整定与负荷段变化同步。本发明中配电网系统包含控制器,控制开关和电容器,其中控制开关一端连接电容器,控制开关的另一连接电源并安装电量采集装置;电量采集装置接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端口与控制开关投切端口连接。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的综合分析和调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力用户的供电质量,还能够提高电网电压质量、降低网损、减轻调度人员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9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64571.0
申请日:2020-07-10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6/2458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网运行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配电网所在区域历史风速的数据;设置风机风速的数据;根据风速的数据计算风机出力,形成风机出力序列;采集配电网历史负荷数据;设置负荷的正态分布函数,并将分布函数随机生成负荷序列;根据风机出力序列和负荷序列计算蓄电池出力序列;根据风机出力序列、负荷序列、蓄电池出力序列计算采样周期的可靠性指标。本发明基于历史数据和随机数据描述配网的运行特性,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准确性,有助于合理量化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可靠性效益,适于电网运行业大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44267.7
申请日:2018-07-27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 沈阳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配电网系统多维度九区最优控制策略分析方法。是将配电网系统的无功补偿控制装置,应用于配电网系统的无功调控。充分考虑实际负荷运行曲线峰、谷最大值,各负荷段时间划分等均会因为季节性、休假日和工作日差异等因素发生变化,将时间段整定与负荷段变化同步。本发明中配电网系统包含控制器,控制开关和电容器,其中控制开关一端连接电容器,控制开关的另一连接电源并安装电量采集装置;电量采集装置接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端口与控制开关投切端口连接。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的综合分析和调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力用户的供电质量,还能够提高电网电压质量、降低网损、减轻调度人员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93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010664571.0
申请日:2020-07-10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6/2458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网运行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配电网所在区域历史风速的数据;设置风机风速的数据;根据风速的数据计算风机出力,形成风机出力序列;采集配电网历史负荷数据;设置负荷的正态分布函数,并将分布函数随机生成负荷序列;根据风机出力序列和负荷序列计算蓄电池出力序列;根据风机出力序列、负荷序列、蓄电池出力序列计算采样周期的可靠性指标。本发明基于历史数据和随机数据描述配网的运行特性,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准确性,有助于合理量化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可靠性效益,适于电网运行业大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67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55994.6
申请日:2017-12-28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有源配电网负荷模型构建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控制技术领域,根据负荷预测和风、光功率预测,构建等价日负荷曲线;根据储能单元的调节容量,基于面积等效原理,利用一维优化搜索,来确定削峰和填谷的面积,构建有源配电网负荷模型,实现配电负荷参与电网调峰。本发明考虑有源配电网能量存储单元的功率控制,实现配电负荷参与电网调峰,为电网经济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31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58107.X
申请日:2017-04-19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伊莱瑞克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特高压交流电网高压电抗器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特高压电网的目标网架结构;步骤2获取特高压交流电网的各电气元件参数;步骤3基于ADPSS建立特高压电网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步骤4编排系统运行方式;步骤5未装设并联高压电抗器的特高压交流电网运行特性分析;步骤6综合考虑高压电抗器的安装位置、补偿度的特高压电网运行特性仿真计算与分析;步骤7特高压交流电网无功窜动最小水平指标;步骤8根据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窜动、输送功率与补偿度的关系建立目标函数;步骤9最优补偿度确定;步骤10特高压交流电网电抗器优化配置;步骤11特高压交流电网安全稳定性校核。可以进行特高压交流电网高压电抗器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67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711455994.6
申请日:2017-12-28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有源配电网负荷模型构建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控制技术领域,根据负荷预测和风、光功率预测,构建等价日负荷曲线;根据储能单元的调节容量,基于面积等效原理,利用一维优化搜索,来确定削峰和填谷的面积,构建有源配电网负荷模型,实现配电负荷参与电网调峰。本发明考虑有源配电网能量存储单元的功率控制,实现配电负荷参与电网调峰,为电网经济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8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57129.5
申请日:2017-12-28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电动汽车与储能的有源配电网多级冗余协调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协调控制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①获取有源配电网的运行数据;②建立电动汽车的负荷特性模型;③建立储能的存储和释放能量特性模型;④构建含电动汽车与储能的有源配电网多级冗余协调控制策略;⑤功进行日调度、小时调度和实时调度模型的多级协调控制的求解。本发明从有源配电网的角度出发,基于冗余区间划分思想研究电动汽车与储能的有源配电网多级协冗余调控制方法,为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推广基础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5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80507.7
申请日:2017-09-01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中负荷曲线分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电网灵活性的负荷曲线分解重构方法。包括:定义负荷曲线分解重构方法;建立新能源电网功率平衡模型;建立风电消纳能力评估模型;建立弃风曲线求解模型;依据前述,提出基于负荷曲线分解重构理论的电网灵活接纳模型;采用智能优化算法,进行寻优迭代,求得最优控制向量Rc,使目标函数值最小。本发明能够在满足用电需求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最优控制向量,控制特征类分解曲线的平移量,能够实现负荷曲线按期望给定的任意变化,达到了电网负荷曲线灵活调整的显著效果。拓宽了新能源消纳技术领域,促进了新能源消纳量的提升,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绿色能源发展效益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5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780507.7
申请日:2017-09-01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中负荷曲线分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电网灵活性的负荷曲线分解重构方法。包括:定义负荷曲线分解重构方法;建立新能源电网功率平衡模型;建立风电消纳能力评估模型;建立弃风曲线求解模型;依据前述,提出基于负荷曲线分解重构理论的电网灵活接纳模型;采用智能优化算法,进行寻优迭代,求得最优控制向量Rc,使目标函数值最小。本发明能够在满足用电需求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最优控制向量,控制特征类分解曲线的平移量,能够实现负荷曲线按期望给定的任意变化,达到了电网负荷曲线灵活调整的显著效果。拓宽了新能源消纳技术领域,促进了新能源消纳量的提升,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绿色能源发展效益与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