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0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28887.X
申请日:2022-12-18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含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的配电网电压协同降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灵敏度系数;步骤2、构建灵敏度系数后,对极端电压估计,得到极端电压和位置;步骤3、得到极端电压和位置后,采用基于灵敏度系数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根据智能体提供的无功功率,进行电压协同降损;步骤4、当智能体无功功率不足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此时,激活使用基于灵敏度的分布式电源有功功率削减策略。本发明的控制算法依赖于灵敏度分析来优化电压。
-
-
公开(公告)号:CN118306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2825.4
申请日:2024-06-11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发明人: 刘桁宇 , 胡大伟 , 张哲 , 张智 , 孙家正 , 王珊珊 , 朱义东 , 罗艳红 , 周博文 , 刘威言 , 田野 , 杨璐羽 , 厍世达 , 杨莹璇 , 陈强 , 呼笑笑 , 顾泰宇 , 赵博 , 王天博 , 王彤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区域配电网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集群远程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边缘监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筛选;通过基于5G通信协议的云边通信模块将预筛选后的数据上传至云端;通过智能监测模块,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的实时监测;通过V2G充放电控制模块,基于电动汽车充电状态和电网负荷情况,对上传的数据进行调度。本发明极大减少了无效数据的传输量,在缓解运算中心的运算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大大减轻人力的消耗,使系统的检测精度得到显著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28891.6
申请日:2022-12-18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的配电网降损策略,包括:步骤1.完成对第电力系统模型的简化,从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单位等效电路得到支路潮流方程;步骤2.利用支路潮流方程,考虑支路电阻影响的计算电压相角;步骤3.利用电压相角,对节点的电压幅值进行校正;步骤4.节点电压赋值校正后改进传统灰狼优化算法和直流潮流算法;步骤5.利用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和直流潮流算法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最佳位置和容量;步骤6.利用分布式电源的最佳位置和容量得到损耗值最小时的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和容量,达到配电网损耗最小和电压偏差最小的目的。本发明能够稳定配电网节点电压,降低线路损耗,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2395.6
申请日:2024-06-11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发明人: 刘桁宇 , 胡大伟 , 张智 , 王珊珊 , 孙家正 , 张哲 , 朱义东 , 罗艳红 , 周博文 , 史景瑞 , 杨璐羽 , 厍世达 , 杨莹璇 , 张新宇 , 田野 , 陈强 , 史可鉴 , 段方维 , 杜威 , 呼笑笑 , 张天宇 , 李海峰 , 王智博 , 顾泰宇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负荷接入电网后,引起电网电压波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放储一体化双向能量智能协同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桩、梯次电池储能系统以及智能PWM多功能变流器,用于对一体化电站的电压进行检测并对电压进行补偿。本发明利用智能PWM多功能变流器检测出电网电压的状态扰动,将电压扰动信号输送给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单元,经过数据处理后输出电压信号给智能PWM多功能变流器的主电路,将电网电压降低的信号传递给梯次电池储能系统,使得梯次电池储能系统放电,补偿电网电压,确保电网电压运行稳定,保障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时对电压的波动减小到最低,有效保障电压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6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19825.8
申请日:2021-12-28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家正 , 胡大伟 , 刘桁宇 , 朱义东 , 张新宇 , 张哲 , 王珊珊 , 顾泰宇 , 陈刚 , 赵博 , 邢作霞 , 周博文 , 王彤 , 王敏哲 , 周博滔 , 胡文博 , 桂俊平 , 李海峰 , 王智博 , 田野 , 陈强 , 史可鉴 , 呼笑笑 , 王南 , 陈浩 , 钟元辰
IPC分类号: H02J13/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网用户侧需求响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主动需求响应的高性能智能终端及控制方法。本发明由电能数据采样模块和非电能数据采样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通信单元与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双口存储单元相连接,人机交互模块的输出端与通信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红外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通信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发明设备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控制方法具备数字信号处理与红外精准控制功能,灵活性较强,可实现精确的用电信息采集处理和可靠准确的红外控制功能,方便可调节用电设备进行连续调节。还能够提高终端运行的性能,具备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更多的串口及通信模块,使终端的通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580174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53471.X
申请日:2020-12-11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宇坤 , 李增 , 韩一品 , 李娉婷 , 张迪 , 李晓鹏 , 尹良智 , 曹津铭 , 李广地 , 杨东升 , 王昊 , 吕浩轩 , 杨波 , 周博文 , 金硕巍 , 闫士杰 , 罗艳红 , 王迎春
IPC分类号: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N3/12 , G06F111/08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线损率计算方法。为实现结构复杂、低压台区配电网的线损计算,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线损率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基于配电网实际运行数据首先构建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以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率,然后利用遗传算法(GA)深度优化神经网络并建立GA‑BP模型。基于上述模型计算配电网的理论线损率并对模型计算性能进行比对分析后表明,应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神经网络线损率计算模型较单一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更高的计算精度。因此采用本发明公开的计算方法,可以实现提高配电网线损率计算模型精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7684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70883.1
申请日:2019-10-14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的考虑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的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风电机组模型、火电机组模型、热电联产机组模型、储热机组模型及电锅炉模型;步骤2:以系统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优化模型,配置储热机组和电锅炉的容量;步骤3:考虑系统约束、机组约束、储热和电锅炉约束、预测误差成本约束以及环境惩罚成本约束,以系统运行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系统各装置的出力配置;步骤4:在有弃风时,增强储热和电锅炉的出力;在谷风时,减弱储热和电锅炉的出力提升对风电的消纳能力。本发明将环境惩罚成本加入模型中,改进了火电,热电机组运行成本的描述方法,使调度模型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963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28191.7
申请日:2022-12-17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5B19/418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Q50/06 , G06N3/044 , G06N3/08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镁生产流程能源优化利用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氧化镁生产流程能源利用优化及参与电网互动,有助于提升氧化镁生产流程中的能源利用率、生产流程优化以及与电网的互动能力,促进工业企业的电能替代与工业产业升级。所述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一:建立氧化镁生产流程能源利用模型;步骤二:基于氧化镁的生产过程中的可调节能力,提出氧化镁生产过程中的优化控制方法;步骤三:基于氧化镁企业参与电网互动能力提升技术,综合考虑步骤一和步骤二得出的结果,在提出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需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熔炼机理建立单吨电耗指标模型,提出在电熔镁炉能效调度在线优化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63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45486.X
申请日:2019-10-30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计及电热系统运行与损失成本的区域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包含火电机组、风电机组、光伏设备、电蓄热系统和电储能装置的电热系统,构建能量管理系统模型;确定电蓄热系统及模型;将电储能装置的运行过程与火电机组进行类比,构建电储能装置运行成本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将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分为机组组合子问题和最优潮流子问题,考虑火电机组、电储能装置、电蓄热系统和网络潮流、系统平衡与旋转备用约束,确定各分布式电源出力情况;步骤5: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对两个子问题模型进行求解,在考虑电储能运行成本和网络潮流约束的基础上,实现了系统的最优经济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