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17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396827.9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补偿电流的静态负荷的控制电流暂态建模方法和装置,包括:基于静态负荷的额定无功功率,确定注入电流源在所述静态负荷中的电路建模结构;对于任一时刻,基于所述电路建模结构和所述任一时刻采集的所述静态负荷的三相电压,确定所述任一时刻的静态负荷的控制电流;其中,所述电路建模结构为基于三相电阻、三相电感和补偿电流源构成,或者,所述电路建模结构为基于三相电阻、三相电容和补偿电流源构成,或者,所述电路建模结构为基于三相电阻和补偿电流源构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实现了静态负荷建模的灵活可控和提高准确率,且动态特性和数值稳定性均强于传统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96827.9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补偿电流的静态负荷的控制电流暂态建模方法和装置,包括:基于静态负荷的额定无功功率,确定注入电流源在所述静态负荷中的电路建模结构;对于任一时刻,基于所述电路建模结构和所述任一时刻采集的所述静态负荷的三相电压,确定所述任一时刻的静态负荷的控制电流;其中,所述电路建模结构为基于三相电阻、三相电感和补偿电流源构成,或者,所述电路建模结构为基于三相电阻、三相电容和补偿电流源构成,或者,所述电路建模结构为基于三相电阻和补偿电流源构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实现了静态负荷建模的灵活可控和提高准确率,且动态特性和数值稳定性均强于传统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74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395282.X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受控电压源的静态负荷电磁暂态建模电路和建模仿真方法,电路包括:理论功率计算模块、第一减法器、第二减法器、第一PI调节器、第二PI调节器和静态负荷,其中,所述理论功率计算模块的两个功率输出端口分别与第一减法器和第二减法器的减数输入端口连接,有功和无功功率测量值分别输入第一减法器和第二减法器,两个减法器的输出端口分别与对应的PI调节器相连,第一减法器的输出端口与第一PI调节器的输入端口连接,两个调节器的输出值用于控制静态负荷和返回输入理论功率计算模块,静态负荷为受控电压源。本发明提供的电路和方法,实现了静态负荷建模的灵活可控,且数值稳定性远高于传统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0790549.5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压灵敏度指数的调相机选址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选取任一母线,添加预设值的无功功率,确定所有母线的电压变化过程,并计算电压敏感度指数;重复上述选取任一母线,添加预设值的无功功率,以及计算电压敏感度指数的过程,直至变遍历所有母线;选取电压敏感度指数最大的母线,作为调相机的选址结果。该方法通过电压敏感度指数最大化作为同步调相机的选址参考指标,可以保证该选址具有优秀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可以找到最适合于新建调相机的母线位置,为系统的无功电压支撑提供优化的策略方案。同时结合电磁暂态仿真,可实现快速而准确的电压敏感度指数计算,提高调相机选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38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791950.0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故障严重程度最小化的调相机选址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任一线路发生故障条件下,确定每一母线的故障程度,根据所有母线故障程度,确定总故障程度,并确定所有线路中总故障程度最大的线路;对于总故障程度最大的线路,在每一母线处分别添加调相机且线路发生故障条件下,确定所有母线的故障程度,根据所有母线故障程度,确定添加调相机母线对应的总故障程度;将添加调相机时使总故障程度最小的母线,作为调相机的选址结果。该方法通过故障严重程度最小化的调相机选址作为同步调相机的选址参考指标,可以找到最适合新建调相机的母线位置,为系统无功电压支撑提供优化策略方案。同时结合电磁暂态仿真,可提高调相机选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90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790549.5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压灵敏度指数的调相机选址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选取任一母线,添加预设值的无功功率,确定所有母线的电压变化过程,并计算电压敏感度指数;重复上述选取任一母线,添加预设值的无功功率,以及计算电压敏感度指数的过程,直至变遍历所有母线;选取电压敏感度指数最大的母线,作为调相机的选址结果。该方法通过电压敏感度指数最大化作为同步调相机的选址参考指标,可以保证该选址具有优秀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可以找到最适合于新建调相机的母线位置,为系统的无功电压支撑提供优化的策略方案。同时结合电磁暂态仿真,可实现快速而准确的电压敏感度指数计算,提高调相机选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74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95282.X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受控电压源的静态负荷电磁暂态建模电路和建模仿真方法,电路包括:理论功率计算模块、第一减法器、第二减法器、第一PI调节器、第二PI调节器和静态负荷,其中,所述理论功率计算模块的两个功率输出端口分别与第一减法器和第二减法器的减数输入端口连接,有功和无功功率测量值分别输入第一减法器和第二减法器,两个减法器的输出端口分别与对应的PI调节器相连,第一减法器的输出端口与第一PI调节器的输入端口连接,两个调节器的输出值用于控制静态负荷和返回输入理论功率计算模块,静态负荷为受控电压源。本发明提供的电路和方法,实现了静态负荷建模的灵活可控,且数值稳定性远高于传统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0791950.0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故障严重程度最小化的调相机选址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任一线路发生故障条件下,确定每一母线的故障程度,根据所有母线故障程度,确定总故障程度,并确定所有线路中总故障程度最大的线路;对于总故障程度最大的线路,在每一母线处分别添加调相机且线路发生故障条件下,确定所有母线的故障程度,根据所有母线故障程度,确定添加调相机母线对应的总故障程度;将添加调相机时使总故障程度最小的母线,作为调相机的选址结果。该方法通过故障严重程度最小化的调相机选址作为同步调相机的选址参考指标,可以找到最适合新建调相机的母线位置,为系统无功电压支撑提供优化策略方案。同时结合电磁暂态仿真,可提高调相机选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8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47582.8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电力系统数字孪生体交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大语言模型接入电力系统的仿真平台,以执行仿真平台的基础元件生成任务;根据数字孪生体的仿真模型,使用大语言模型生成基于拓扑关系的元件代码;数字孪生体包括多个基础元件;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多智能体系统,以使用多智能体系统进行数字孪生体的仿真模型的交互。本发明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孪生体的仿真交互中,利用大语言模型的自然语言文本的处理能力,依托仿真平台进行基础元件生成、拓扑关系代码生成、智能交互操作,能够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76049.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韧性供电资源统一建模的配电系统韧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网中节点存活期望、节点负荷损失期望和韧性资源;基于所述节点存活期望和节点负荷损失期望通过韧性资源统一模型计算韧性资源支撑能力,其中所述韧性资源统一模型是基于所述韧性资源及其预设的相关约束构建的;基于所述韧性资源支撑能力计算配电系统韧性指标,完成配电系统韧性评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配电系统韧性评估复杂度高、难度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