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0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0520.X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址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站间联络区域拓扑结构及其方法,包括:两送端高压端换流站,其交流侧并联连接在第一交流母线上,两送端高压端换流站直流侧的高压端分别与正负极直流线路相连;两送端低压端换流站,其交流侧并联连接在第二交流母线上;两送端高压端换流站的直流侧的低压端分别经转换开关在中性线区域汇合后,接入接地极;两站间联络区域一端分别与两送端低压端换流站的直流侧相连;两站间联络区域另一端分别与两转换开关并联后接入中心线区域。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51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033487.7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多绕组耦合模型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建立变压器多绕组耦合模型自定义元件,并对自定义元件的端口名称及端口类型进行配置;通过计算得到变压器电感矩阵数据;根据变压器电感矩阵数据,利用MATLAB批量生成适用于PSCAD软件的DSDYN段代码和TRANSFORMER段代码;运行MATLAB,将批量生成的DSDYN段和TRANSFORMER段代码输入到变压器多绕组耦合模型自定义元件中,得到适配N档位有载分接开关的变压器多绕组耦合模型。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仿真建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19467.1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马为民 , 梁晨光 , 申笑林 , 李明 , 吴方劼 , 马玉龙 , 季一鸣 , 杜商安 , 王奥 , 王宇 , 晁阳 , 黄睿 , 孙修羽 , 孟肖戈 , 薛英林 , 王玲 , 尹健 , 王晓斌 , 廖孟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流站的无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换流站的换流变和换相换流器之间设置有三相链式MMC。本发明可以检测与换流站对应的交流母线电压;在确定交流母线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上限值的情况下,确定交流母线无功过剩并向三相链式MMC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三相链式MMC减少无功出力;在确定交流母线电压小于预设电压下限值的情况下,确定交流母线无功缺失并向三相链式MMC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三相链式MMC提升无功出力。本发明通过设置三相链式MMC以及控制其无功出力为LCC提供无功支撑,无需控制交流滤波器或并联电容器为LCC提供无功支撑,能避免对交流滤波器或并联电容器的频繁开断,可以有效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5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33487.7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多绕组耦合模型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建立变压器多绕组耦合模型自定义元件,并对自定义元件的端口名称及端口类型进行配置;通过计算得到变压器电感矩阵数据;根据变压器电感矩阵数据,利用MATLAB批量生成适用于PSCAD软件的DSDYN段代码和TRANSFORMER段代码;运行MATLAB,将批量生成的DSDYN段和TRANSFORMER段代码输入到变压器多绕组耦合模型自定义元件中,得到适配N档位有载分接开关的变压器多绕组耦合模型。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仿真建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3146.9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送端分址级联的多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包括受端换流站及多个送端换流站;送端换流站包括多个送端直流站控主机和多个送端极控主机;多个送端直流站控主机中的任意一个为主导机,其他为备用机;当主导机正常工作时用于接收主控系统下发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所有送端极控主机及受端换流站的运行;送端极控主机用于响应控制指令以启动送端换流站极控制层生成稳定运行的触发角指令,以及启动送端换流器控制层将触发角指令转换为触发脉冲。本发明能够实现送端级联三换流站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支持各可用运行方式的自由切换,并对包括三座换流站和两段不同电压等级直流线路在内的直流系统提供自适应可靠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4709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0890234.8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特高压直流工程减少分接开关频繁动作的方法及系统,其包括:选取直流电压上限和下限可能运行范围;根据交流系统电压的波动范围,设定直流电压分接开关死区下限,并将可能运行范围的下限设定为该直流电压分接开关死区下限;根据确定的直流电压上限和下限,设定改进分接开关控制模式的投切时间,减少分接开关频繁动作。本发明能大幅度降低受端分接开关动作频次,实现简单不需要改变换流站配置,能够大大提升分接开关运行可靠性。本发明可以广泛在输电系统技术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9395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223642.8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直换流阀交流连接线单相接地故障保护系统和方法,包括:1)根据柔直换流器保护或阀控检测接地故障;2)故障换流阀闭锁并将信息送至极控制;3)极控制将信息送至极保护,并综合判断保护动作情况;4)仅800kV极差动保护动作,立即闭锁停运整极;5)判断换流器保护或阀控不平衡保护是否早于400kV低端阀组差动保护;6)依靠柔直换流器保护或阀控不平衡保护动作信息,实现故障VSC换流阀先停运,非故障VSC换流阀延时停运;7)基于400kV低端阀组差动保护动作信息,实现故障VSC换流阀先停运,非故障VSC换流阀延时停运;8)保护动作过程结束。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网安全运行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91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84486.1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SLCC换相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介质,包括:用于提供交流电压的换流变压器和用于交直流变换的换流单元,换流变压器通过一电感与换流单元中各相串联,每相均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每个桥臂均包括一VSC阀,换流变压器和换流单元之间连接SVG支路,SVG支路与LCC换流阀并联;SVG支路包括串联的换流变压器和电抗器,电抗器的输出端与换流变压器和换流单元连接。其克服了传统LCC直流输电技术中对交流系统依赖程度高,在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场景下适应性差的问题,能有效抑制送端过电压、受端低电压,并降低换相失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53970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27496.7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特高压直流工程整流侧分接开关动作的方法及系统,其包括:选取新的整流侧触发角控制范围;根据所述新的整流侧触发角控制范围的上限,在换流器充电后至解锁前,将整流侧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设置在预先设定的档位;设定整流侧触发角控制范围的上限切换条件,以减少特高压直流工程整流侧分接开关动作次数。本发明能够大幅减少整流侧分接开关动作次数,方法的实施不需要额外增加硬件设备或对现有的硬件设计进行改造,可广泛应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37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47054.4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测直流电流变化趋势的动态参数控制方法及系统,其包括:根据直流电流当前值和过去值,预测直流电流的变化趋势;根据直流电流的变化趋势及实测电流与预设电流指令的相对关系,分阶段动态调整电流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p和积分常数Ti。本发明保证了在特高压直流换相失败初期,加快增大触发角,抑制故障电流的上升;在调节过程中,电流控制器的调节更加合理,有效避免了直流电流中断。由此改善了换相失败期间送端系统的低电压和过电压现象,减小了功率冲击,维护了交直流系统的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