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6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29078.8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非平滑动态特性的风机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及参数整定方法,所述方法对电网故障进行分类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设计相应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采用分阶段的方法对控制策略的参数进行整定,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直驱风机故障电流控制模型;步骤S2、获取直驱风机故障期间暂态特性实测数据;步骤S3、进行直驱风机故障电流控制方式辨识;步骤S4、进行故障电流控制方式参数辨识;本发明在进行直驱风电机组建模时可以提高其非平滑动态特性的建模精确度,使得带有直驱风电机组的电网稳定性分析结果更能反应实际运行情况,提高电网运行分析的准确性和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2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02464.9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苏清梅 , 张慧瑜 , 汪寅乔 , 曾志杰 , 吴璐阳 , 黄霆 , 张健 , 弋子渊 , 李凌斐 , 鲍国俊 , 李可文 , 陆颖铨 , 陈宁 , 曲立楠 , 高丙团 , 方锦源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块化直驱风机控制模型结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直驱风机的控制功能划分为若干个控制模块,包括有功功率控制模块、无功出力限幅模块、无功功率控制模块和电流限幅模块;步骤二、构建直驱风机控制模型,调节输入的电流,辨识电流限幅模块的电流限幅环节;调节无功功率,辨识无功出力限幅模块的无功限幅环节;步骤三、利用MSVC准则对有功功率控制模块和无功功率控制模块的阶数进行辨识,采用N4SID准则分别对有功功率控制模块和无功功率控制模块进行参数辨识;步骤四、对辨识得到的有功功率控制模型和无功功率控制模型依次进行验证;本发明能准确可靠辨识出直驱风机各控制模块阶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774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25958.3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J3/38 , H02J3/32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弱联型风光储微电网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构建模型所需数据;以运行周期内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包括功率平衡约束、新能源运行约束、储能运行约束、联络线传输约束的约束条件,建立风光储微电网并网运行优化模型;以故障保供期内供电损失最小为目标,考虑包括功率平衡约束、新能源运行约束、储能运行约束、负荷约束的约束条件,考虑新能源预测偏差,建立风光储微电网离网运行优化模型;结合以上两个模型,构建考虑故障保障的风光储微电网运行模型;基于构建的风光储微电网运行模型计算运行周期内运行决策,并执行首点决策结果。该方法及系统结合了并网运行模型和离网运行模型,有利于兼顾微电网运行成本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1997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525972.3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微电网离网运行的源荷储协调控制方法,控制对象包括储能系统、新能源机组和各台区负荷开关,控制架构包括设备就地控制层、微网协调控制层和配网主站控制层;所述设备就地控制层采用基于储能动态补偿的功率平衡策略,通过储能变流器动态补偿新能源机组与负荷的功率差额,实现瞬时功率平衡;所述微网协调控制层采用基于源储协同控制的短期电量平衡策略,通过微网控制器调节新能源机组出力,实现短期电量平衡;所述配网主站控制层采用基于负荷调节的长时电量平衡策略,通过配电主站调节负荷,实现长时电量平衡。该方法及系统有利于实现微电网的离网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02464.9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苏清梅 , 张慧瑜 , 汪寅乔 , 曾志杰 , 吴璐阳 , 黄霆 , 张健 , 弋子渊 , 李凌斐 , 鲍国俊 , 李可文 , 陆颖铨 , 陈宁 , 曲立楠 , 高丙团 , 方锦源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块化直驱风机控制模型结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直驱风机的控制功能划分为若干个控制模块,包括有功功率控制模块、无功出力限幅模块、无功功率控制模块和电流限幅模块;步骤二、构建直驱风机控制模型,调节输入的电流,辨识电流限幅模块的电流限幅环节;调节无功功率,辨识无功出力限幅模块的无功限幅环节;步骤三、利用MSVC准则对有功功率控制模块和无功功率控制模块的阶数进行辨识,采用N4SID准则分别对有功功率控制模块和无功功率控制模块进行参数辨识;步骤四、对辨识得到的有功功率控制模型和无功功率控制模型依次进行验证;本发明能准确可靠辨识出直驱风机各控制模块阶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71904.6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J3/38 , H02J3/24 , H02J3/36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硬件在环的海上风电机组并网仿真试验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实时仿真器、海上风电机组控制器、电网模拟装置控制器;其中,实时仿真器用于构建海上风电机组、电网模拟装置、典型电网拓扑的一次模型;海上风电机组控制器为投运机组的同型号、同软硬件版本变流控制器;电网模拟装置控制器为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电网模拟装置的同型号、同软硬件版本控制器。本发明能够服务于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构建的关键性能指标验证、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运行的预试验评估,以保障试验的准确、高效、经济、安全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00944.8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H02J3/00 , G06F30/20 , H02J3/24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监测装置配置方法。首先,构造各节点的对不同振荡模式下的可观度和可控度指标;其次,基于,构建能够描述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电网各节点参与宽频振荡的关键度;然后,根据节点关键度指标,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监测装置的优化配置模型。本发明基于不同振荡模式下系统节点可控度和可观度定义了可以描述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各节点宽频振荡关键度,以此提出了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监测装置配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13048.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并网稳定性分析的系统参数标幺化方法,应用于多电力形态互联、电力电子化的电力系统,扩展了标幺化方法的应用范围。包括:步骤1:根据新能源变流器开关器件的最大应力选定电压、电流基准值;步骤2:基于电压、电流基准值获取功率基准值和阻抗基准值;步骤3:计算各级电压、电流、阻抗基准值;步骤4:计算关键节点电压、电流、功率标幺值和关键元件阻抗标幺值;步骤5:根据频域阻抗模型获取变流器控制参数基准值;步骤6:计算各变流器控制参数标幺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0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2832.0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恶劣天气下工业园区微电网高可靠性优化调度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优化技术领域。该方法面向台风等恶劣天气下风电、光伏、负荷功率变化及受影响时段不确定性,修正风电、光伏及负荷预测功率,并结合微电网运行状态,分别构建工业园区微电网并网运行鲁棒优化模型、离网运行鲁棒优化模型,求解运行策略。本发明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未考虑恶劣天气影响的问题,实现工业园区微电网高经济性、高可靠性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07285.3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20/20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集成式风光发电出力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IC分析多源历史信息序列与待预测风光发电出力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对待预测风光发电出力贡献度更高的输入序列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其次,采用LSTM模型作为基预测器,构造高效的集成学习框架,通过集成不同结构的LSTM模型,不仅能减少对LSTM结构参数寻优的时间,又能充分发挥不同结构LSTM模型的优势,提高风光发电出力预测过程的可靠性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