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Z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室温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7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1994.2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LZ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室温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纳米级LLZO颗粒提供的大比表面积,促进PTFE的附着,随后施加的适当压力所产生的垂直分力因LLZO细小的粒径会促进LLZO复合固态电解质更致密,反过来也可减少粘结剂PTFE的使用量;如此,在这种协同的作用下,采用简单的工艺就可促进离子传导制备出兼具柔性和优良离子电导率的LLZO复合固态电解质。

    微米棒状铌钨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618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210241.9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米棒状铌钨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米棒状铌钨氧化物具有一维离子通道,可供电解质中的离子定向扩散。本发明通过将NbC在800~1100℃的空气氛围中高温煅烧,然后与WO3按预设摩尔比混合球磨,再以预设升温速率在空气氛围中升温至1100~1300℃,进行高温煅烧,取出冷却即得到所述微米棒状铌钨氧化物。如此得到的铌钨氧化物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较为规整排列的通道,这个结构可以限制锂离子在材料中的异向传输,形成了一个一维离子通道。锂离子在材料一维离子通道中的快速扩散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大倍率特性,从而有利于组装高功率储能器件。

    微米棒状铌钨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61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10241.9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米棒状铌钨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米棒状铌钨氧化物具有一维离子通道,可供电解质中的离子定向扩散。本发明通过将NbC在800~1100℃的空气氛围中高温煅烧,然后与WO3按预设摩尔比混合球磨,再以预设升温速率在空气氛围中升温至1100~1300℃,进行高温煅烧,取出冷却即得到所述微米棒状铌钨氧化物。如此得到的铌钨氧化物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较为规整排列的通道,这个结构可以限制锂离子在材料中的异向传输,形成了一个一维离子通道。锂离子在材料一维离子通道中的快速扩散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大倍率特性,从而有利于组装高功率储能器件。

    储能锂电池单体安全状态过程多信号演化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66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374890.2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锂电池单体安全状态过程多信号演化检测装置及方法,待测电池固定在夹具的夹持空间内,通过调节夹具对待测电池施加的力,进而真实的模拟出电池在装配过程中遇到的预紧力;在夹具对电池施加预紧力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期后,将电压检测装置连接至待测电池的电极,并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待测电池,使得电池表面的温度按照一定速率提升,直至待测电池触发热失控;在此过程中通过膨胀力检测装置、气体检测装置、电压检测装置和电池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待测电池的表面温度、电压、电池膨胀力和电池喷出来气体的浓度和温度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数据传递至计算机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能够综合全面探测电池安全失效多信号。

    基于厚度和宽度多维度联合监测的电池模组异常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37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74909.3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厚度和宽度多维度联合监测的电池模组异常检测装置,包括:横向夹具、第一膨胀力检测装置、纵向夹具和第二膨胀力检测装置,通过横向夹具和纵向夹具分别沿待测电池模组的厚度方向和待测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同时夹持待测电池模组的大面和侧面,并对待测电池模组的大面和侧面同时施加力,在待测电池模组热失控后,通过第一膨胀力检测装置和第二膨胀力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电池模组厚度方向上的大面膨胀力和对电池模组宽度方向上的侧面膨胀力的精准测量,实现了对电池模组不同方向上力信号的原位精准感知,通过对待测电池模组厚度和宽度多维度力信号的联合监测,进而通过所检测到的力信号来实现对电池运行状态的监测。

    宽温自愈型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346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55372.3

    申请日:2021-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温自愈型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该宽温自愈型电解质由甘油链段、异氰酸酯封端的聚醚多元醇链段以及至少包含两个端羟基和一个二硫键的链段组成的三维交联网络结构。本发明在含有自互补氢键结构的电解质基底材料分子中引入大量重复的二硫键基团和自互补氢键结构,形成三维交联网络结构,利用二硫键的分子间交换反应实现电解质的跨尺度(分子尺度、微米尺度、宏观尺度)的损伤感知响应和材料快速自愈合,进而实现多层次(分子‑组件‑器件‑系统)的自愈修复功能。该宽温自愈型电解质高弹性模量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

    一体化工作平台大规模制备柔性薄膜电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7043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124781.4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化工作平台大规模制备柔性薄膜电极的方法,首先称取预定质量比例的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加入预定溶剂中,通过球磨或磁力搅拌,配制成预定固含量的电极浆料;然后将所述电极浆料注入到一体化工作平台中,进行涂布、分段控温干燥、剥离收卷,实现柔性薄膜电极的大规模连续制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利用涂布法进行大规模制备无需集流体就能满足独立自支撑的柔性薄膜电极,制备过程一体化完成,且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制备的柔性薄膜电极既具备良好的柔性,可反复对折,也消除了传统通过集流体负载活性物质制备电极的方法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掉粉现象产生,且电化学性能优异,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