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GIS设备的快速装配式基础

    公开(公告)号:CN217679238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21359890.7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GIS设备基础技术领域,为一种用于GIS设备的快速装配式基础,包括依次水平铺设于地下的第一基础及第二基础,第一基础及第二基础均为标准件,两个第二基础的侧边分别与第一基础的两个相邻侧边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基础的顶部与GIS设备固定连接,第一基础的顶部及第二基础的腰部均设有用于走线的线孔。各基础均是标准件,方便直接运输至现场后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在整体上安装GIS设备即可。整体具有更好的刚性和强度,可以避免局部差异化沉降。另外,通过在标准件上预留装配孔,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大大的节省了材料;由于是标准件在现场埋设安装,解决现场浇筑安装湿作业的难题,改善GIS设备安装环境,缩短了施工周期。

    一种GIS设备标准化预制工字型基础

    公开(公告)号:CN213625677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1257054.3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GIS设备标准化预制工字型基础,由服务于GIS设备基础十字形节点、T形节点和L形节点的模块化转角预制件以及服务于其他位置的直行预制件组成,所述转角预制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两块平面板和设置在两块平面板之间的两块竖向腹板,所述直行预制件包括由上下两块平面板和中间竖向腹板组成的工字型件,依据不同的GIS设备对基础的需求,通过对若干模块化预制件进行不同组合,得到所需工字形基础。本实用新型工字形基础,由模块化的转角工字型预制件和直形工字型预制件现场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具有标准化程度高、安装简单、节约材料、工期短和综合效益好等优势,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结构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78405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028902.8

    申请日:2010-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收到网关发送的时间同步包时,节点根据发送时间戳和接收时间戳调整本地时间,完成时间同步;当节点收到网关广播发送的预同步采集命令,并到达同步采集预设开始时间时,网关将同步采集预设开始时间作为同步采集开始的物理时间,各节点清零本地时间,开始数据采集,将采集的数据包中打入相对时间戳和数据包序号,发送数据包至网关;网关根据相对时间戳和数据包序号对每个节点的相对时间作柔性优化,将相对时间加上物理时间作为每个数据包的同步采集时间信息。本方法能实现采集过程中的时间同步和同步采集,保证采样点时间准确,避免丢包,确保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全域诊断的可靠性。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结构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系统。

    一种木制隔震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8647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43600.6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制隔震装置。它包括栌斗、泥道拱和华拱,所述栌斗底部设有槽口,栌斗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泥道拱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华拱扣于泥道拱上与第二安装槽相配合;泥道拱顶部两端分别安装第一散斗,所述第一散斗顶部设有贯穿的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散斗可沿与第一条形槽垂直的方向在泥道拱顶部限位移动;所述华拱顶部两端分别安装第二散斗,所述第二散斗顶部设有贯穿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散斗能够沿与第二条形槽垂直的方向在华拱顶部限位移动;所述第一条形槽的贯穿方向与第二条形槽的贯穿方向相互垂直。本发明结构简单、经济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安装在木-混凝土混合结构的过渡层中有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一种木制隔震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8647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543600.6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制隔震装置。它包括栌斗、泥道拱和华拱,所述栌斗底部设有槽口,栌斗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泥道拱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华拱扣于泥道拱上与第二安装槽相配合;泥道拱顶部两端分别安装第一散斗,所述第一散斗顶部设有贯穿的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散斗可沿与第一条形槽垂直的方向在泥道拱顶部限位移动;所述华拱顶部两端分别安装第二散斗,所述第二散斗顶部设有贯穿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散斗能够沿与第二条形槽垂直的方向在华拱顶部限位移动;所述第一条形槽的贯穿方向与第二条形槽的贯穿方向相互垂直。本发明结构简单、经济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安装在木‑混凝土混合结构的过渡层中有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