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136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99832.1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英静 , 王曦冉 , 李海疆 , 李天佑 , 章敏捷 , 杨翾 , 石国超 , 徐旸 , 李帆 , 沈淑仪 , 但扬清 , 乔永亮 , 王妤宁 , 张丽婧 , 毛安家 , 徐子涵 , 于湉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网评估指标体系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分辨度电网弹性评估方法。建立分层指标体系;通过直接统计计算或Monte‑Carlo抽样获得指标值,并对获取的指标值取对数运算以增加指标的区分度;通过评判对象的指标值矩阵A构造评判矩阵H=ATA,以H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后的各元素作为各指标的权重;对底层指标加权处理后得到上一层的指标值;重复该操作,直到得到评价对象的弹性指标,作为判别电网弹性的依据。在评判电网弹性时,采用的基本指标物理意义明确且易于获得;采用对数处理指标值,能有效增加指标区分度;采用赋权方法可以逐层拉开评判对象档次,增加评估方法分辨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1599832.1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英静 , 王曦冉 , 李海疆 , 李天佑 , 章敏捷 , 杨翾 , 石国超 , 徐旸 , 李帆 , 沈淑仪 , 但扬清 , 乔永亮 , 王妤宁 , 张丽婧 , 毛安家 , 徐子涵 , 于湉湉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网评估指标体系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分辨度电网弹性评估方法。建立分层指标体系;通过直接统计计算或Monte‑Carlo抽样获得指标值,并对获取的指标值取对数运算以增加指标的区分度;通过评判对象的指标值矩阵A构造评判矩阵H=ATA,以H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后的各元素作为各指标的权重;对底层指标加权处理后得到上一层的指标值;重复该操作,直到得到评价对象的弹性指标,作为判别电网弹性的依据。在评判电网弹性时,采用的基本指标物理意义明确且易于获得;采用对数处理指标值,能有效增加指标区分度;采用赋权方法可以逐层拉开评判对象档次,增加评估方法分辨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62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69185.8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英静 , 王曦冉 , 李海疆 , 李天佑 , 章敏捷 , 杨翾 , 石国超 , 徐旸 , 李帆 , 沈淑仪 , 但扬清 , 乔永亮 , 王妤宁 , 徐子涵 , 于湉湉 , 张丽婧 , 毛安家
IPC: G06F30/27 , G06N3/0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DG消纳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以配电网网损费用和可靠性费用(故障损失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上层模型,确定配网的最佳网架结构,为下层提供规划方案;以DG消纳能力最大为目标建立下层模型;将遗传算法中的交叉与变异引入到杜鹃搜索算法中,形成改进的杜鹃搜索算法,利用改进的杜鹃搜索算法对所建立的上层、下层模型进行求解;将求解结果反馈回上层模型中,再次对上层模型进行求解,经过反复迭代,最终输出最佳网架结构和DG接入位置与装机容量。该方法在不变的投资总量基础上实现网损最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6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0769185.8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英静 , 王曦冉 , 李海疆 , 李天佑 , 章敏捷 , 杨翾 , 石国超 , 徐旸 , 李帆 , 沈淑仪 , 但扬清 , 乔永亮 , 王妤宁 , 徐子涵 , 于湉湉 , 张丽婧 , 毛安家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DG消纳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以配电网网损费用和可靠性费用(故障损失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上层模型,确定配网的最佳网架结构,为下层提供规划方案;以DG消纳能力最大为目标建立下层模型;将遗传算法中的交叉与变异引入到杜鹃搜索算法中,形成改进的杜鹃搜索算法,利用改进的杜鹃搜索算法对所建立的上层、下层模型进行求解;将求解结果反馈回上层模型中,再次对上层模型进行求解,经过反复迭代,最终输出最佳网架结构和DG接入位置与装机容量。该方法在不变的投资总量基础上实现网损最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8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04224.X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期电力负荷混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CEEMDAN将原始电力负荷序列数据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对所得的新序列进行判断,针对高频序列,采用ILSTM进行预测,针对低频序列或余项,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进行预测;最后,将各个序列的预测结果累加得到最终负荷预测结果。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对日负荷的预测结果更准确,为短期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862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11077.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产运行模拟的可中断负荷容量效益计算方法,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可中断负荷容量效益计算方法采用机组简化等效的方式,将一个地区努力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全部发电机组,包括全部的火电机组、水电机组和风电机组进行简化处理,分别等效成一个火电机组、水电机组和风电机组;在机组等效后,建立不同类型机组和可中断负荷与所在电力系统协调运行的数学模型,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基础,分别在有无可中断负荷加入系统的情况下,对火电机组的出力和装机容量进行求解,最终以可中断负荷加入电力系统运行前后火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变化体现可中断负荷的容量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01175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21552.2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电力市场发展的柔性负荷需求响应结算和激励分配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需求响应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考虑偏差率的结算模型与考虑市场主体服务质量的结算激励分配方法,摆脱了传统方法中不足以体现柔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市场价值的弊端,刻画了市场主体提供需求响应服务的准确性,采用偏差费与补偿激励的方式鼓励市场酌情提供更多的需求响应服务。该方法有利于激励市场参与者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应对能力,其他主体的偏差给整个电力系统运行造成的损失可能减少。根据市场选择适当参数,提升了偏差费与市场实际运行情况的一致性,有效反映其市场价值,与传统市场结算体系相比更适用于未来电力市场。
-
公开(公告)号:CN11418703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35579.0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30/0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负荷率优化的工商业分时电价定价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解决电价制定与电力系统优化的衔接问题。首先,基于两部制定价的原理测算供电容量成本与电量成本。其次,建立用户价格弹性数据库,并根据用户行为特征变化动态迭代更新弹性数据。再次,以负荷率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分时电价机制为决策变量,以平均电价水平为约束条件,确定工商业用户优化分时电价模型。最后,设计分时电价定价系统。本申请用分时电价来调日内不同时段用电量,实现电量的削峰填谷,同时降低综合供电成本,在不影响用户平均价格水平的情况下优化电力市场资源配置,增加供电的生产者剩余。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5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27729.0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碳‑电协同市场的可中断负荷价值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电力潮流的碳潮流追踪模型,将一个地区电力系统中电源侧的碳责任随碳潮流分摊至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常规负荷与可中断负荷;在碳责任分摊后,建立包括可中断负荷在内的市场出清模型,负荷侧以报量不报价的方式参与市场,发电侧以报量报价的方式参与市场;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基础,分别在可中断负荷运行和中断的两种情况下,计算电力系统中各部分所分摊的碳排放,来分析可中断负荷在减少系统碳排放方面的价值。本发明为数据驱动方法,不需要详细的物理参数,且将电源侧和负荷侧均进行了简化处理,节约了计算资源,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3902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1358703.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曦冉 , 王蕾 , 叶承晋 , 章姝俊 , 沈梁 , 姜巍 , 杨翾 , 陈致远 , 徐旸 , 谷纪亭 , 李黎 , 杨恺 , 陈佳玺 , 王鹏 , 朱宇豪 , 周林 , 杨黎 , 朱鹏 , 叶珺歆 , 高倩 , 戴小伟 , 郑航 , 侯健生 , 文洪君 , 来聪 , 王妤宁
IPC: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76 , G06T7/62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N20/0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屋顶光伏潜力评估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屋顶识别方式单一,容易存在误差与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卫星或航拍获取建筑物顶部视角的立体遥感影像数据;S2:一份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识别模型中,识别屋顶区域;一份数据按额定的长宽尺寸进行矩阵式分割;S3:分别对每一个矩阵单元数据进行边界识别,复原组合后获得封闭的边界曲线,确定屋顶区域;S4:根据识别模型识别的屋顶区域以及由封闭的边界曲线确定的屋顶区域耦合计算屋顶面积,结合建筑所处台区的耗能以及环境信息评估屋顶光伏潜力。通过识别模型与分割识别组合,从两种方式识别结果组合判定屋顶面积,识别方式多样,提高识别结果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