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0257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66481.2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压缩空气储能的调峰发电系统及方法。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电网峰谷差日益加剧,承载能力也受到了限制。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电网处于用电低谷期时,使用燃煤机组所发功率将空气压缩后存入储存空间,在保证燃煤机组实际发电功率高于最低保证发电功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其上网功率,在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期时,将储存空间中的压缩空气送入燃气透平中发电,以降低主压气机功耗,提高燃机上网功率,进而减少天然气使用量。本发明既可为电网削峰填谷提供支撑,进而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亦可在系统上网功率满足电网调节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天然气等高品位能源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9340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115377.4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可快速响应的最大出力预测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基准煤荷曲线获取实时煤荷曲线,根据所述实时煤荷曲线预测燃煤机组可快速响应的最大出力,基准煤荷曲线和实时煤荷曲线动态更新;通过基准煤荷曲线获取实时煤荷曲线的方法为:基准煤荷曲线加上实时修正项,得到实时煤荷曲线。本发明能准确预测燃煤机组在当前运行条件下可快速响应的最大出力,预测方法简单,有助于实时确定燃煤机组对电力系统的最大调节能力,提高电源与电网的协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23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79746.5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煤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电机组低碳排放燃烧系统。针对煤电厂小型机组烧煤不达标低碳排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机组低碳排放燃烧系统实现低碳排放。本发明包括煤粉燃烧、烟气净化及生物质燃烧三个单元,煤粉燃烧单元和生物质燃烧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的烟气管道接烟气净化单元,烟气净化单元通过烟气总管接烟气回收罐,烟气回收罐通过管道接二氧化碳固定装置,二氧化碳固定装置通过管道接烟囱。本发明可对现有小型燃煤机组改造,通过煤粉燃烧和生物质燃烧结合减少煤粉燃烧用量,并降低煤粉燃烧排放,同时还能研究煤粉和生物质单一或合并燃烧以及空气氧气混合、烟气循环利用等各种不同燃烧模式对排放的影响,获取研究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932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70359.6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发电效率监测方法。目前很难对循环水运行参数进行准确测量,使计算得到的火电机组发电效率不准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测量含尘湿烟气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的含尘湿烟气运行参数计算含尘湿烟气热损失;测量循环水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的循环水运行参数计算循环水热损失;获取有功功率、机组散热损失和外加热量;根据所述的有功功率、含尘湿烟气热损失、循环水热损失、机组散热损失和外加热量,计算发电效率;所述的循环水运行参数包括冷循环水温度、热循环水温度和热循环水流量,循环水运行参数由循环水监测系统进行测量。本发明通过循环水监测系统准确测量循环水运行参数,有效提高了火电机组发电效率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57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566481.2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压缩空气储能的调峰发电系统及方法。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电网峰谷差日益加剧,承载能力也受到了限制。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电网处于用电低谷期时,使用燃煤机组所发功率将空气压缩后存入储存空间,在保证燃煤机组实际发电功率高于最低保证发电功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其上网功率,在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期时,将储存空间中的压缩空气送入燃气透平中发电,以降低主压气机功耗,提高燃机上网功率,进而减少天然气使用量。本发明既可为电网削峰填谷提供支撑,进而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亦可在系统上网功率满足电网调节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天然气等高品位能源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9340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115377.4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可快速响应的最大出力预测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基准煤荷曲线获取实时煤荷曲线,根据所述实时煤荷曲线预测燃煤机组可快速响应的最大出力,基准煤荷曲线和实时煤荷曲线动态更新;通过基准煤荷曲线获取实时煤荷曲线的方法为:基准煤荷曲线加上实时修正项,得到实时煤荷曲线。本发明能准确预测燃煤机组在当前运行条件下可快速响应的最大出力,预测方法简单,有助于实时确定燃煤机组对电力系统的最大调节能力,提高电源与电网的协调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3264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0170359.6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发电效率监测方法。目前很难对循环水运行参数进行准确测量,使计算得到的火电机组发电效率不准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测量含尘湿烟气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的含尘湿烟气运行参数计算含尘湿烟气热损失;测量循环水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的循环水运行参数计算循环水热损失;获取有功功率、机组散热损失和外加热量;根据所述的有功功率、含尘湿烟气热损失、循环水热损失、机组散热损失和外加热量,计算发电效率;所述的循环水运行参数包括冷循环水温度、热循环水温度和热循环水流量,循环水运行参数由循环水监测系统进行测量。本发明通过循环水监测系统准确测量循环水运行参数,有效提高了火电机组发电效率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486189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847796.X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蒸汽蓄能的火电机组负荷快速调节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蓄热罐、蓄热管路和放热管路,所述的蓄热罐通过蓄热管路连接主蒸汽管路,所述的蓄热罐通过放热管路连接再热蒸汽管路;所述的蓄热管路和放热管路上均设有减压装置,蓄热罐上设有压力测量装置,蓄热管路和放热管路上均设有流量控制装置和隔离阀。本实用新型在机组需要快速减少一定量的负荷时,将主蒸汽管道中的部分蒸汽送入蓄热罐中存储,可减少汽轮机中流通蒸汽,在机组需要快速增加一定量的负荷时,将蓄热罐中存储的蒸汽送入再热蒸汽管道,进而增加汽轮机中流通蒸汽,通过蓄热罐储放蒸汽可提高机组快速调节负荷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5486190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847797.4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蒸汽蓄能的火电机组低压蒸汽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蓄热罐、抽汽管路、蓄热管路和放热管路,蓄热管路连接第三抽汽管路和蓄热罐,第一放热管路连接蓄热罐和第六抽汽管路,第二放热管路连接蓄热罐和第七抽汽管路,第三放热管路连接蓄热罐和第八抽汽管路;本实用新型在机组需要快速减少出力时,将部分汽轮机中压抽汽送入蓄热罐中存储,可减少汽轮机中流通蒸汽,在机组需要快速增加出力时,将蓄热罐中存储的蒸汽送入低压加热器,可排挤部分汽轮机低压抽汽,进而增加汽轮机中流通蒸汽,通过蓄热罐储放蒸汽可提高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和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73450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951773.3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氢能的制‑储‑用一体化多能联供系统,包括用于将风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的光伏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所述光伏发电设备利用太阳能发出的电力送入低压直流网;所述风力发电设备所发电力通过变频器后送入低压交流网,低压交流网通过逆变器连接低压直流网,外部电网通过变压器连接低压交流网,低压直流网连接电制氢装置;所述电制氢装置利用电能制出的氢气输入氢气管道,通过氢气管道连接储氢装置、天然气管网和氢燃机。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可再生能源多余电量或者低价谷电制取和存储氢气,并通过氢能转化满足用户的冷热电多种用能需求,可起到电力削峰填谷的作用,并可有效减少可再生能源弃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