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5088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458175.2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信计算沙盒的隐私处理方法及平台,属于多方共享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可信计算沙盒的隐私处理方法,根据数据共享方发布的计算任务请求,在可信计算沙盒中创建机密容器;机密容器生成一对容器公私钥,并将容器公钥传至区块链上;可信计算沙盒通过用户公钥进行验签,并用容器私钥解密数据与计算模型,进行分布式数据计算,得到分布式计算结果,进而获得本次计算请求任务的结果;任务结束后,区块链销毁执行本次任务的机密容器,机密容器同步清除本次任务的隐私数据与计算模型,实现数据多方共享过程的隐私处理,方案科学、合理、详尽,切实可行,利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8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58175.2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信计算沙盒的隐私处理方法及平台,属于多方共享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可信计算沙盒的隐私处理方法,根据数据共享方发布的计算任务请求,在可信计算沙盒中创建机密容器;机密容器生成一对容器公私钥,并将容器公钥传至区块链上;可信计算沙盒通过用户公钥进行验签,并用容器私钥解密数据与计算模型,进行分布式数据计算,得到分布式计算结果,进而获得本次计算请求任务的结果;任务结束后,区块链销毁执行本次任务的机密容器,机密容器同步清除本次任务的隐私数据与计算模型,实现数据多方共享过程的隐私处理,方案科学、合理、详尽,切实可行,利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3937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528283.7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请求方法及装置,所述共享方法基于区块链发布待分享数据信息的数据目录和指纹,而不直接上传待分享数据,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极大节约了存储空间。在共享过程中,共享双方依靠区块链网络沟通达成共享合约并记录共享结果,再依靠通信网络传输数据,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链上数据无法篡改、可追溯等特点,保证数据共享双方权责清晰,消除了数据孤岛和数据寡头。进一步的,利用密码学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保证共享的数据正确,使共享的文件安全可靠地实现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7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24931.5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的纵向联邦学习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每一个参与方利用该参与方的所述非重叠数据集对所述表示层进行训练,并通过训练后的所述表示层对该参与方的所述重叠数据集中的重叠数据进行编码,将得到的编码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利用融合后的来自于所有参与方的编码数据完成对所述推理层的训练。本发明实现了非重叠数据的利用,释放了数据潜力,减少了数据资源的浪费;并将编码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中,从而将梯度回传截断在服务器内部,减少了参与方通过梯度反推标签的可能,同时通过减少参与方与服务器之间频繁的梯度传输,也减少了因梯度回传导致的梯度泄露或被篡改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89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53338.X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可信计算与区块链的数据可信处理方法及系统,属于能源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融合可信计算与区块链的数据可信处理方法及系统,主要用于解决当前区块链应用过程中能源数据上链前的能源数据信任问题以及业务计算的环境可信问题。针对上链能源数据可信问题,从物联网采集端或者是物联网能源数据采集平台两方面出发,采用可信计算技术与区块链技术融合的方法,通过可信计算嵌入物联网采集设备、预言机、链上链下能源数据可信校验模型,实现对能源数据收集、传输、存储过程的可信,结合可信计算的安全监控,确保能源数据采集可信。针对业务计算环境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合可信计算和状态通道的计算架构,实现能源数据在隐私保护的情况下开展业务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04521.7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信誉反向拍卖的联邦学习激励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属于联邦学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信誉机制和反向拍卖的联邦学习激励方法,通过构建信誉评估模型、反向拍卖学习模型、联邦学习服务器,对若干客户端的信誉数据进行评估,进而筛选出一个或多个客户端作为候选客户端;然后对候选客户端的密封投标数据进行求解,筛选出一个或多个最佳客户端;并根据交互信息,对最佳客户端进行信誉评估,得到信誉激励值;再对最佳客户端的信誉数据进行更新,从而完成基于信誉机制和反向拍卖的联邦学习激励,能够有效保证整个激励机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激励更多具有高质量数据和高信誉值的客户端参与联邦学习。
-
公开(公告)号:CN11336460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431064.7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浙江大学
IPC: H04L41/0894 , H04L69/16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的分布式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的分布式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将区块链共识机制引入到分布式协同优化控制中,进而在分布式协同优化控制架构中融入代表选举与决策验证环节,借助智能合约技术,依托区块链去中心化协同管理机制,建立基于共识机制的分布式协同控制优化模型,使得区块链上的信息能被其他节点查询并验证,让不同节点之间达成共识,实现不同节点在互不信任的环境下得到一致的并难以被篡改伪造的数据信息,以消除分布式协同优化控制系统中易被恶意主体篡改信息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36483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457131.2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67/1074 , G06Q4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域异构算网资源可信协同方法,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数据服务提供商DSS发送的资源共享请求,并通过智能合约对所述共享请求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时根据预设算法,向若干虚拟节点分配资源分配任务,得到所述DSS所需资源,并将资源信息在区块链中进行更新;接收所述DSS发送的服务反馈,根据所述服务反馈对所述虚拟节点按贡献度进行激励。本发明通过对虚拟节点的方式进行资源任务分配,结合激励机制,进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
公开(公告)号:CN11323937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28283.7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请求方法及装置,所述共享方法基于区块链发布待分享数据信息的数据目录和指纹,而不直接上传待分享数据,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极大节约了存储空间。在共享过程中,共享双方依靠区块链网络沟通达成共享合约并记录共享结果,再依靠通信网络传输数据,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链上数据无法篡改、可追溯等特点,保证数据共享双方权责清晰,消除了数据孤岛和数据寡头。进一步的,利用密码学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保证共享的数据正确,使共享的文件安全可靠地实现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360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16223.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信计算的多任务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多任务调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可信计算沙盒的联邦学习多任务调度方法,通过构建参与方节点、区块链调度模型以及训练节点,建立计算沙盒状态通道;在计算沙盒状态通道中,训练节点对相关参数进行全局模型聚合与参数的计算,得到联邦学习任务的训练结果和状态信息;将训练结果和状态信息传输至区块链调度模型,并关闭计算沙盒状态通道,以释放所占有的算力资源;区块链调度模型将训练结果发送给参与方节点,更新算力资源的状态信息,完成联邦学习多任务的调度,实现对联邦学习模型训练和聚合过程中的可信监管,并且能够避免隐私泄露,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