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7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66345.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G06F21/33 , G06F21/60 , G06F21/62 , G06F21/64 , G06F40/146 , H04L9/32 , H04L9/00 , H04L9/4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信隐私计算的转供电用户绿电消费认证方法和系统,属于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技术领域。现有的转供电用户绿电消费认证方法,存在用电数据信任难、数据获取难、数据隐私容易泄露、绿色电力消费分配难等问题,无法实现转供电绿色电力消费的精确计算和可信认证。本发明的基于可信隐私计算的转供电用户绿电消费认证方法,利用可信采集算法获取用户用电数据,以解决用户数据信任难的问题;采用隐私计算来计算用户绿电使用量,解决转供电用户的用电数据隐私问题,避免用户数据泄露;通过用户绿电使用量,确定用户绿电使用情况,从而解决用户使用绿电计算不准难题,进而可以为转供电用户提供精确可信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2323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7378.9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轻量级身份认证方法,涉及量子加密技术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新型电力系统计算开销大、认证加密安全系数不够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量子密码服务平台向若干新型电力终端充注量子密钥;充注共享一个身份密钥池,并进行身份认证;认证通过,充注共享加解密密钥池,同时新型电力终端发起和电力主控平台的加密业务数据动态协商,得到数据加密密钥和数据签名密钥;通过数据签名密钥进行原始数据签名,通过数据加密密钥对原始数据及签名后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密传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轻量级身份认证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动态数据加密密钥协商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31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46660.5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云边端架构的被动量子密钥分发方法,涉及量子密钥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量子密钥分发相位跟踪和锁相实现较困难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发送端和第二发送端通过被动诱骗态装置进行量子光脉冲的随机选择;测量端测量接收到的量子光脉冲后,宣布测量结果;发送信号态量子光脉冲至测量端,将两个成功事件的轮次作为配对;筛选出符合预设强度值的数据对;根据筛选出的数据对制备出初始量子密钥;对初始量子密钥进行纠错和隐私放大,得到安全量子密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被动诱骗态的量子密钥分发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引入被动诱骗态装置,在局部相位波动较小的情况下,无需全局锁相。
-
公开(公告)号:CN118337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9585.X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威胁响应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属于电力物联网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电力物联网威胁响应方法,通过构建强化学习模型、运行监控模型、强化学习模型,生成三次处置脚本,对所述威胁信息进行有效响应,从而使得待处置物联网终端能够进行响应操作,因而能够帮助域内的所有电力物联网终端清理了主机上存在的恶意软件,实现对电力物联网威胁的自适应响应。并且本发明可以根据物联网终端执行处置脚本的情况自适应地调整脚本内容,从而使得生成的脚本更加契合物联网终端的系统环境,大大提高处置脚本的执行通过率,从而提高电力物联网自动化威胁响应的效率,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307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1045558.3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滑坡检测的SAR与光学影像融合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SAR和光学影像进行预处理;步骤2、对光学影像做HIS变换,得到三个分量I、H和S;步骤3、对SAR图像与光学影像的I分量进行平稳小波变换及高频分量能量取大融合;步骤4、将SAR图像的低频、高频分量与图像本身灰度信息分别进行显著性检测,建立SAR显著目标检测区域指导函数,并将SAR影像分区;步骤5、建立显著区域融合规则,并依据分区域融合策略实现影像融合;步骤6、基于融合影像识别提取滑坡灾害信息。本发明对于面向滑坡检测的SAR和光学影像融合有较好的适应性,在结构保持、去除噪声、光谱保留上均采取了相关处理措施并获得了优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2666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911237592.8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知识库的渗透测试方法,属于渗透测试技术领域。现有的渗透过程中渗透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人力成本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渗透知识库,通过将渗透专家的渗透经验存储在数据库中,从而将行为化的渗透数据转换成为数字向量的形式存储在渗透知识库的数据库中,进而成为机器所能识别的渗透规则;通过使用渗透知识库中的渗透知识,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目标站点、服务器所具有的特征或某个特定的渗透环境中,能够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来达成最终的目的,而不是通过穷举遍历渗透方法的方式去完成渗透工作;进而能够有效减少漏洞挖掘的工作量,提高渗透测试准确率,降低人力成本,缩短测试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319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0631.9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物联网安全环境构建方法,涉及可信计算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缺少适配配电物联网安全防护方法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配电物联网中各终端应用可信度,并根据所述可信度划分业务类型;根据不同的所述业务类型,基于逐级度量验证进行隔离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物联网安全环境系统架构、构建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对不同业务类型的终端进行隔离控制,进而保证物联网的系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733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253430.5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物联网传感数据的可信度量方法及系统,属于可信计算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配电物联网传感数据的可信度量方法,通过构建轮询函数模型、静态可信度量计算模型、外部可信度量计算模型、内部可信度量计算模型、耦合可信度量计算模型,得到静态可信度量值、外部可信度量值、内部可信度量值,并将外部可信度量值和内部可信度量值,进行耦合计算,得到全局可信度,实现配电物联网传感数据的可信度量,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进而本发明利用传感器数据阈值和传感器硬件属性进行可信度量,将可信度量适配于配电物联网环境下,为配电物联网可信度量提供依据,保证了配电物联网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4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05472.7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糊测试用例生成方法,涉及深度生成网络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不能控制输入向量特征,无法生成特定测试用例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原始测试用例,得到训练数据集;构建差分自编码器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将所述训练数据集输入所述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将所述训练数据集输入训练好的所述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生成测试用例。本发明通过构建差分自编码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而使生成对抗网络更易收敛、所生成的测试用例更多样化,能够提高模糊测试的代码覆盖率和异常发现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84853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810551828.4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共享模式的雾计算环境资源分配方法。如何为终端产品合理分配通信带宽资源,使终端信息可以实时上传方便用户查询,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面向共享业务构建三层F‑RAN网络架构,分别为共享终端层ST、AP层以及FN层;分别利用微分博弈和二分图多重匹配实现ST‑AP以及AP‑FN两组对应关系间的资源分配策略制定;通过实时更新场景数据信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本发明基于F‑RAN制定合理的资源分配策略,缓解由于资源紧张带来的共享模式信息更新和传输滞后,能够通过实时更新场景数据信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本发明提出的资源分配策略可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最大程度满足共享终端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