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334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96560.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惯容复合式墙体加固与耗能装置及墙体,包括第一耗能装置和第二耗能装置,第一耗能装置包括小变形放大装置、摩擦阻尼器、内置耗能器、可伸缩弹簧套管,第二耗能装置包括伸缩块体和碟簧;拉索与第一耗能装置相连,实现了拉索、小变形放大装置、摩擦阻尼器和内置耗能器的联动,将墙体的微小变形转化为箱体结构中的机械运动,实现多级耗能的目的。摩擦阻尼器外设置可伸缩弹簧套管,可实现当摩擦阻尼器中板组之间不断挤压,发生摩擦滑动使得各板件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具有自复位的能力。杆件与第二耗能装置相连,实现了当墙体发生竖向变形时,带动墙体外部的杆件发生变形,从而压缩块体和碟簧,实现能量的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8980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7284.3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型的墙体加固与分级减振耗能装置,包括围墙加固板、抗老化橡胶垫、板间减振耗能装置、加固减振支座、连接杆;围墙加固板分为多段;抗老化橡胶垫通过胶结材料连接围墙加固板和围墙板;板间耗能减振装置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两段围墙加固板;所述加固减振支座由粘弹性阻尼器、钢管叠层粘弹性阻尼器、围墙加固板组成,围墙加固板插入所述的加固减振支座中部,与粘弹性阻尼器焊接,与钢管叠层粘弹性阻尼器螺栓连接;加固减振支座通过螺栓连接到柱与基础上;连接杆连接上端三段围墙加固板。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形式,将荷载传递到柱与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柱与基础的作用,并实现了围墙加固与分级减振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65334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396560.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惯容复合式墙体加固与耗能装置及墙体,包括第一耗能装置和第二耗能装置,第一耗能装置包括小变形放大装置、摩擦阻尼器、内置耗能器、可伸缩弹簧套管,第二耗能装置包括伸缩块体和碟簧;拉索与第一耗能装置相连,实现了拉索、小变形放大装置、摩擦阻尼器和内置耗能器的联动,将墙体的微小变形转化为箱体结构中的机械运动,实现多级耗能的目的。摩擦阻尼器外设置可伸缩弹簧套管,可实现当摩擦阻尼器中板组之间不断挤压,发生摩擦滑动使得各板件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具有自复位的能力。杆件与第二耗能装置相连,实现了当墙体发生竖向变形时,带动墙体外部的杆件发生变形,从而压缩块体和碟簧,实现能量的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124010.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6/22 , G06F16/2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GIM模型扩展实物ID的应用方法和系统,通过解析GIM模型及其存储结构,获取GIM模型及其属性信息;根据GIM模型及其属性信息,建立实物ID与所述GIM设备模型的关联关系;遍历GIM系统工程层级关系结构,获取目标节点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地址信息,添加实物ID信息;能够通过在GIM模型中扩展实物ID信息,为GIM模型附加一个实物ID的编码,使三维设计模型与“实物ID”相互关联,为施工、运维阶段使用三维设计成果打下数据基础。通过本申请,在电网施工阶段,可实现物资到货、施工进度等基于实物ID的快速信息管理,并模拟施工;在运维阶段,可实现运维应急演练,运维数据可视化监控等内容。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37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668219.1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模块化结构及多模式运行方式,属于微电网模块化设计及运行控制领域,将交直流混合微网分成六个模块,确定各模块内部分布式电源或储能的类型和控制方式;六个模块为:PCC模块、交流微网调节模块、交流微网不可调节模块、直流微网调节模块、直流微网不可调节模块及互联模块。本发明通过并网状态下的直流微网自控模式、互联模块调控模式和离网状态下的孤岛模式间的转换运行为并网型微网中相对“薄弱”的直流微网提供双重保障;将不同模块中可控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及互联变流器组合控制,使微网以一个可变功率的负荷或电源接入大电网;采用包括模块层和微网层的两层控制方法来减少MGCC对通讯系统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68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82058.4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异形HGIS设备,多个第一母线出口的排列方向、多个第二母线出口的排列方向均垂直于多个主变进线入口的排列方向,且第一母线出口和第二母线出口均设置在多个主变进线入口的排列方向同一侧。一种电气主接线,包括被配置为单母线接线的母线组、主变进线和出线回路,母线组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两条母线和用于连接两条母线的母线联络线,至少一条所述母线为分段母线,其中一条主变进线通过两组并联设置的隔离开关分别与分段母线的两段邻设母线段连接。它的连续性指标、充裕度指标十分接近双母线接线,其可靠性与双母线接线一致。一种应用前述的电气主接线的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电气设备分别设置在母线组的两侧。它的占地面积小,易于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09946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519300.0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配电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方法、存储有信道检测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获取初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径衰落指数和参考距离处的信号衰落在初始无线传感器网络增设一个无线节点,形成待确认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待确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径衰落指数和参考距离处的信号衰落修正路径衰落指数参考距离处的修正信号衰落根据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确定无线节点是否部署成功。通过应用环境实测数据的验证,可以降低配电网射频干扰、信道动态变化等制约因素的影响,提高部署的无线节点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1450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885576.4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F16L3/06 , H02G9/02 , C09D133/04 , C09D133/00 , C09D5/08 , C09D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06 , C08K2003/2241 , C08K2201/011 , C08L2205/03 , C09D5/08 , C09D143/04 , H02G9/02 , C08L33/00 , C08L97/005 , C08K13/02 , C08K3/36 , C08K3/22 , C08K3/34 , C08K5/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支架,属于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安装孔,所述底座中心固定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管,所述支撑杆内部插接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和支撑杆对应位置由上往下依次设置多个螺纹孔,所述活动杆和支撑杆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多组横向支架,所述每组横向支架都包括处于同一水平的两个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四周分别设置加强杆。该装置于电缆沟交叉处,采用本发明布置电缆,可使电缆排布更整齐有序,且能防止电缆脱落,同时满足各种高度及宽度的电缆沟使用,且电缆支架的底座、支撑杆、活动杆以及横向支架上均喷涂防水耐腐蚀涂料,耐酸碱、防水、耐盐,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54583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457332.8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力发电机组用低电压调控装置,包括固态开关、滤波电路、整流电路、有功消耗电路、第一大功率逆变器和第二大功率逆变器。本发明采用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器和固态开关安装在风机和电网之间,当电力系统发生临时短路故障而造成电网电压下降时,快速提供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支撑,以维持风机定子侧并网点电压恒定,从而保证风机不脱网且稳定并网运行。不仅解决了风力发电中存在的低电压穿越这一技术难题,而且起到稳定系统电压、抑制系统电压波动、提高电能质量的作用,同时降低网络损耗,增加风电厂发电,降低对风机设备的冲击,更能避免风电机组同时全部切除的情况;并且该系统三相完全独立控制,可有效应对对称和非对称故障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098074.7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碳排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电站的智能碳排放降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变电站参数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和预测优化设备,所述变电站参数收集包括:变电站的电力负荷和电网数据的收集,所述电力负荷为变电站的所有变压器、开关、母线、电容器等设备在通电状态下的运转状态、运转过程中的具体功率以及运转所需要的具体电流和电压等参数。该一种基于变电站的智能碳排放降低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利用变电站的数据和智能算法,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变电站的碳排放量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这意味着在变电站运行时,系统能够不断监测碳排放情况,并自动采取措施来减少排放,从而降低环境影响和改善空气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