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2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43812.5
申请日:2024-11-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覆冰导地线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覆冰情况下导地线间短路的风险评估方法。所述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导地线间短路的风险评估模型;S2、确定导地线间短路风险值计算公式;S3、计算出评估对象导地线间短路故障发生的概率L值;S4、评估人员根据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导地线间短路故障发生的频率E取值;S5、计算出评估对象导地线间短路故障发生的后果影响C值;S6、通过步骤S3‑S6计算出的L、E和C值结合步骤S2计算出评估对象导地线间短路风险值R;S7、根据导地线间短路风险值R将评估对象的导地线间短路风险等级划分。本发明的评估方法实施操作简单且能针对特定的某条线路某一档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7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0940.9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运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冰闪风险评估方法,属于冰闪风险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LEC风险评估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在运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冰闪风险评估模型,首先,确定覆冰冰闪故障发生的概率影响因素并进行分级量化,确定覆冰冰闪故障发生的后果影响因素并进行分级量化,然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认发生的概率影响因素和发生后果影响因素的权重,再采用LEC的风险评估方法。评估人员可通过查阅线路的基本设计条件和线路运行资料即可完成评估,操作简单,将该技术用于在运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冰闪风险评估工作,能有效减小评估工作的人力和时间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45794.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及其维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除冰成效分析方法,包括:确定输电线路除冰方式,所述除冰方式包括人工、无人机、空炮弹除冰;根据所述除冰方式,确定除冰作业投入费用、除冰作业人员投入量和设备投入量的计算公式;基于预设条件、通过调研分析测算得出三种除冰方式的除冰作业人员基准投入量A和除冰设备基准投入量B;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的除冰作业投入量F和除冰设备投入量Q,计算出除冰作业投入费用M;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除冰成效分析方法,通过利用基准投入量和调整系数,能够精准计算出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除冰所需的资源和费用,从而优化除冰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5960.3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触头手动地线融冰接地刀闸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接地刀闸包括底座,底座一端设置第一支柱绝缘子,第一支柱绝缘子上端设置静触头,静触头上设置支撑座;底座另一端设置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置第二支柱绝缘子,第二支柱绝缘子上设置动触头;底座上靠近第一支撑架一端设置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接地触头;支撑座上转动连接触刀,触刀上设置有拉环板,触刀另一端与接地触头或者动触头配合。本发明通过刀闸的闭合实现融冰电源的接入,通过刀闸的断开实现绝缘地线的接地,只需要一次倒闸操作,同时融冰电源线接入时或者拆线时也能实现与融冰地线侧的电气断开,避免操作人员承受地线感应电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312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802685.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电线风荷载积分算法,根据高度计算档内每个点的风压,然后进行积分。本发明可精确计算杆塔风荷载,为杆塔的精确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可广泛应用于所有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应用场景广泛。由于风荷载的精确计算,杆塔也可进行更加精确的设计,可节省大量杆塔基础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243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32851.6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双联双挂点自平衡耐张串,包括双挂点耐张串,双挂点耐张串设置为第一耐张串、第二耐张串,第一耐张串上端连接第一挂点,第一耐张串下端设置有第一挂板和第一联板,第一联板上设置有耐张线夹和屏蔽环;第二耐张串上端连接第二挂点,第二耐张串下端设置有第二挂板和第二联板,第二联板上设置有耐张线夹和屏蔽环;第一挂板通过第三挂板连接第二挂板。本发明解决了工程中双联双挂点耐张串受力不均的缺点,无需调整金具就能实现两联串荷载均衡,增强了耐张串的安全性,降低了施工难度,适用于所有双联双挂点耐张塔,在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2178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50564.8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重张力弧垂算法,所述算法在基于实际参数的基础上进行,所述算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各个工况下允许的水平应力;计算任意两种工况的临界档距Lcr;计算各个工况下对应的档距范围;计算代表档距L;获得代表档距对应的工况和水平应力;计算其它工况下的水平应力;计算各个工况下的三段悬链线档距和高程;计算各个工况下三段悬链线的弧垂曲线。本发明基于悬链线模型,考虑耐张串的长度和重量的情况下,提出一种串重张力弧垂计算方法,能对各种工况条件下(考虑风速影响)的张力弧垂进行精确计算,用于输电线路中含有导线耐张串档的张力弧垂计算,串重弧垂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8021785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711350564.8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重张力弧垂算法,所述算法在基于实际参数的基础上进行,所述算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各个工况下允许的水平应力;计算任意两种工况的临界档距Lcr;计算各个工况下对应的档距范围;计算代表档距L;获得代表档距对应的工况和水平应力;计算其它工况下的水平应力;计算各个工况下的三段悬链线档距和高程;计算各个工况下三段悬链线的弧垂曲线。本发明基于悬链线模型,考虑耐张串的长度和重量的情况下,提出一种串重张力弧垂计算方法,能对各种工况条件下(考虑风速影响)的张力弧垂进行精确计算,用于输电线路中含有导线耐张串档的张力弧垂计算,串重弧垂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924372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1132851.6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双联双挂点自平衡耐张串,包括双挂点耐张串,双挂点耐张串设置为第一耐张串、第二耐张串,第一耐张串上端连接第一挂点,第一耐张串下端设置有第一挂板和第一联板,第一联板上设置有耐张线夹和屏蔽环;第二耐张串上端连接第二挂点,第二耐张串下端设置有第二挂板和第二联板,第二联板上设置有耐张线夹和屏蔽环;第一挂板通过第三挂板连接第二挂板。本发明解决了工程中双联双挂点耐张串受力不均的缺点,无需调整金具就能实现两联串荷载均衡,增强了耐张串的安全性,降低了施工难度,适用于所有双联双挂点耐张塔,在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19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780284.0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一种基于实验塑性伸长模型的架空导线张力‑弧垂计算方法,1)、计算导线各工况水平、垂直和综合荷载;上述计算步骤为现有技术;2)、假定导线蠕变工况初始张力,计算导线内/外层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系数和蠕变曲线调整后系数,推导导线无应力线长;3)、计算导线初始状态各工况张力、弧垂,并确定极端荷载对应工况;4)、计算导线经历极端荷载工况后其他各工况张力、弧垂;5)、计算导线经历10年蠕变后各工况张力、弧垂;6)、判断计算完成的所有工况导线张力是否满足设计限值要求,若不满足,调整蠕变工况假定初始张力,再次推导其他各工况导线张力,直到所有工况导线张力满足设计限值要求。本发明弥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空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