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4490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59574.4
申请日:2015-10-14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微网系统,包括多种分布式电源,每种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端依次通过DC/DC变换器和分布式电源侧直流断路器接入直流母线;直流母线通过电网并网侧直流断路器连接双向AC/DC变流器,双向AC/DC变流器依次通过变压器和并网点开关接入大电网;直流母线依次通过负载侧直流断路器和负载DC/DC变换器连接智能家居负载,为智能家居负载提供电能;还包括智能管理器,智能管理器分别连接双向AC/DC变流器、每个分布式电源、与每个分布式电源相连的DC/DC变换器和分布式电源侧直流断路器;所述的智能管理器包括能量管理系统和运行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37253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80356.3
申请日:2015-12-04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00
CPC分类号: G01R3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多参量信息智能融合系统,包括信息融合部和多源异构信息协同决策单元,信息融合部的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多源异构传感器节点模型,信息融合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多源异构信息协同决策单元;信息融合部包括协同管理单元、故障诊断单元、信息判断单元、信息推理单元、信息融合单元和感知学习单元;本发明经信息融合各单元的组合及协同,实现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分析、智能辅助决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3643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6980.6
申请日:2014-06-24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影响配电网效果类指标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对配电网供电可靠率响最大的指标;B:分别确定步骤A中各个指标的计算公式;C:利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经过数学计算分别求取步骤A中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权重;D:通过步骤C的求解,分别得到各个指标权重;D:通过步骤C的求解,分别得到各个指标权重。本发明通过对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估,丰富配电网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我国配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7277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704718.4
申请日:2013-12-19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13/00
CPC分类号: Y02B70/3266 , Y04S20/24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线模式的不同供电区域的馈线自动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结合不同供电分区,采用不同接线模式以及馈线在采用不同水平的自动化配置方案后带来的可靠性提升水平进行计算;(2)结合该馈线所属的供电分区电价水平,计算可靠性提升后增供电量带来的经济效益水平;(3)通过地区单位电量GDP产值水平,分析增供电量带来的社会效益;(4)计算每种馈线自动化配置方式下投资效益比;(5)得出哪种馈线自动化配置方式最适合该类供电分区,然后对每类供电分区进行最适合的馈线自动化配置。本发明是结合不同的馈线接线模式提出有层次感的配置方式,可有效提高馈线可靠性、经济性,有利于通过自动化的低投入实现薄弱电网可靠性的较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76663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1546784.X
申请日:2020-12-23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河南九域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牛荣泽 , 孙芊 , 王磊 , 彭磊 , 徐恒博 , 谭磊 , 李丰君 , 徐铭铭 , 张治明 , 冯光 , 张建宾 , 赵健 , 谢芮芮 , 董轩 , 王倩 , 黄伟 , 邹会权 , 韩菲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电气量信息的配变停电判断方法,包括:获取设备台账数据、线路与线下配变对应关系以及电网拓扑信息;根据配变电气量中断信息进行配变疑似停电事件鉴别;采集疑似停电配变所属线路的电流跌落情况、线下所有配变疑似停电占比情况、报送停电信息以及疑似停电配变的电能示值;根据采集的信息,对配变疑似停电事件进行配变停电确认及分类判断;根据配变停电信息,计算停电指标,开展配变针对性治理工作。本发明基于大数据分析,采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提高配变停电监测的准确性,有利于针对性开展频繁停电配变及超时停电配变治理工作,减少频繁停电投诉,提高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5962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16126.8
申请日:2017-06-29
申请人: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分类号: H02J3/26 , H02J3/18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糊PI控制的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包括正序补偿网络、负序补偿网络和控制模块;正序补偿网络,将逆变器交流测电压源uc0(1)通过逆变器等效电阻R和串联电抗器L与系统侧电压源us相连;负序补偿网络,将逆变器交流测电压源uc0(2)与逆变器等效电阻R和串联电抗器L相连;采用正序控制与负序控制叠加控制,正序控制采用 电流间接法控制正序控制,负序控制采用 相位与调制比来控制负序电流和相位,其中PI控制模块采用模糊规则与模糊推理模块进行控制,实现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和三相负荷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32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68834.2
申请日:2022-04-08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九域博大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基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基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包括探测杆和管口固定单元;所述管口固定单元包括管口套环;所述管口套环外部转动套接有第二转环;所述管口套环内设有套环内腔,所述套环内腔的底部内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底滑槽;所述底滑槽两端分别向套环内腔的两侧内壁延伸;所述底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测斜管限位机构,所述管口套环一端安装有上套环,所述管口套环和上套环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关口套环和上套环均活动套接在探测杆上;所述上套环的内壁上活动卡接有电缆推动单元。本发明可以在任何尺寸的测斜管上实现固定效果,提高了其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32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68834.2
申请日:2022-04-08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九域博大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基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基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包括探测杆和管口固定单元;所述管口固定单元包括管口套环;所述管口套环外部转动套接有第二转环;所述管口套环内设有套环内腔,所述套环内腔的底部内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底滑槽;所述底滑槽两端分别向套环内腔的两侧内壁延伸;所述底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测斜管限位机构,所述管口套环一端安装有上套环,所述管口套环和上套环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关口套环和上套环均活动套接在探测杆上;所述上套环的内壁上活动卡接有电缆推动单元。本发明可以在任何尺寸的测斜管上实现固定效果,提高了其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66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546784.X
申请日:2020-12-23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河南九域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牛荣泽 , 孙芊 , 王磊 , 彭磊 , 徐恒博 , 谭磊 , 李丰君 , 徐铭铭 , 张治明 , 冯光 , 张建宾 , 赵健 , 谢芮芮 , 董轩 , 王倩 , 黄伟 , 邹会权 , 韩菲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电气量信息的配变停电判断方法,包括:获取设备台账数据、线路与线下配变对应关系以及电网拓扑信息;根据配变电气量中断信息进行配变疑似停电事件鉴别;采集疑似停电配变所属线路的电流跌落情况、线下所有配变疑似停电占比情况、报送停电信息以及疑似停电配变的电能示值;根据采集的信息,对配变疑似停电事件进行配变停电确认及分类判断;根据配变停电信息,计算停电指标,开展配变针对性治理工作。本发明基于大数据分析,采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提高配变停电监测的准确性,有利于针对性开展频繁停电配变及超时停电配变治理工作,减少频繁停电投诉,提高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92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368967.X
申请日:2022-04-08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九域博大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基坑安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基坑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控制器、支护机构和监测机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若干组支护机构和若干组监测机构信号连接;若干组支护机构呈线性阵列;所述支护机构包括底盘组件、第一支护组件、调节组件和第二支护组件;所述底盘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护组件底部下方;所述调节组件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护组件底部上方;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移动卡接在第一支护组件上;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护组件与第二支护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护组件位于第一支护组件远离调节组件的一侧;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支护强度,及时弥补变形区段的应力损失,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