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6922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289607.6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电网多运行方式的多机PSS参数优化整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系统中各节点功率和PV节点电压的标准日运行曲线计算出系统中所有机电振荡模式的特征值的期望和方差;(2)在所有振荡模式的特征值满足正态分布假设条件下得出系统在多运行方式下具有足够阻尼的基本条件;(3)通过概率特征根灵敏度分析进行PSS选址;(4)考虑不同振荡模式的严重程度对不同振荡模式进行权重赋值,得出综合考虑不同振荡模式严重程度及多机协调的PSS参数优化整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本发明增加PSS的鲁棒性,避免因借阻尼现象导致系统稳定性恶化,适用于对具有多运行方式的多机系统中的PSS参数进行协调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769229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1289607.6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电网多运行方式的多机PSS参数优化整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系统中各节点功率和PV节点电压的标准日运行曲线计算出系统中所有机电振荡模式的特征值的期望和方差;(2)在所有振荡模式的特征值满足正态分布假设条件下得出系统在多运行方式下具有足够阻尼的基本条件;(3)通过概率特征根灵敏度分析进行PSS选址;(4)考虑不同振荡模式的严重程度对不同振荡模式进行权重赋值,得出综合考虑不同振荡模式严重程度及多机协调的PSS参数优化整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本发明增加PSS的鲁棒性,避免因借阻尼现象导致系统稳定性恶化,适用于对具有多运行方式的多机系统中的PSS参数进行协调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3893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089571.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调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场站频率高速响应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利用电力系统节点瞬时频率及相量测量单元提供的相角监测数据,计算节点频率越限并设定为启动频率响应判别条件,基于场站节点与扰动节点电气距离及相角,推导调频功率,配置响应策略表,新能源场站端构建可靠、低延时的网络切片装置控制发电单元进行有功输出。本发明利用电力现有的高速光纤通信网络及末端网络切片装置,利用监测数据快速计算触发条件及调节量,无需对现有电力监测通信及新能源场站进行大量改造,省去复杂的通信环节及控制设备,显著提高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速度,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工程应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5433.3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pmu类噪声分析的全网阻尼态势感知方法和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电力系统中的节点;利用节点并网点处的电源管理单元确定对应节点的电压电流幅值和相角;根据节点的电压电流幅值和相角确定节点的有功功率;根据节点的相角和节点的有功功率确定节点的阻尼系数;对节点的阻尼系数进行插值处理,生成电力系统网络的节点阻尼系数分布图。以此方式,能够优化配置,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和对新能源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42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68614.0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主要设备敏感指数的区域电能质量评估方法,根据用户主要设备敏感特性,建立区域电能质量服务水平指标体系,在区域电能质量评估中,根据用户主导设备的敏感性,对不同区域样本采用了差异权重向量,体现不同用户种类对电能质量服务水平的需求差异;评估模型包括建立样本矩阵,确定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初始值,建立样本敏感指标集与敏感指数计算,敏感指数修正权重向量,线性综合计算得到服务水平评价。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多种主导设备的电能指标水平敏感性,有针对性的开展电能质量专项研究与治理,在区域设备对电能质量指标水平方面掌握更准确,评估结果具备针对性且符合工程实际,在提升用户服务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61002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734909.2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SS参数阻尼效果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整定机组励磁系统的PSS电路模型确定该系统的PSS相频特性和PSS幅频特性;根据所述PSS相频特性和PSS幅频特性定义该系统的阻尼效果指标;根据所述阻尼效果指标建立PSS参数优化模型;根据所述PSS参数优化模型优化PSS参数的阻尼效果。本发明提供的PSS参数阻尼效果优化方法及装置能够机组能够在发生低频振荡时提供更多阻尼,提升电网的动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2162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1258433.9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功电压实时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该无功电压实时控制方法包括:基于支路潮流模型,构建配电网的初始无功电压控制模型;基于二阶锥松弛方法和初始无功电压控制模型,构建二阶锥规划无功电压控制模型;基于二阶锥规划无功电压控制模型,计算得到配电网的运行参数参考值,之后构建最终无功电压控制模型;基于最终无功电压控制模型,追踪计算得到无功电压控制参数的实时最优值;基于实时最优值对配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在对节点电压变化频率高的配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控制时的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89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89571.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调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场站频率高速响应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利用电力系统节点瞬时频率及相量测量单元提供的相角监测数据,计算节点频率越限并设定为启动频率响应判别条件,基于场站节点与扰动节点电气距离及相角,推导调频功率,配置响应策略表,新能源场站端构建可靠、低延时的网络切片装置控制发电单元进行有功输出。本发明利用电力现有的高速光纤通信网络及末端网络切片装置,利用监测数据快速计算触发条件及调节量,无需对现有电力监测通信及新能源场站进行大量改造,省去复杂的通信环节及控制设备,显著提高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速度,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工程应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421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58433.9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功电压实时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该无功电压实时控制方法包括:基于支路潮流模型,构建配电网的初始无功电压控制模型;基于二阶锥松弛方法和初始无功电压控制模型,构建二阶锥规划无功电压控制模型;基于二阶锥规划无功电压控制模型,计算得到配电网的运行参数参考值,之后构建最终无功电压控制模型;基于最终无功电压控制模型,追踪计算得到无功电压控制参数的实时最优值;基于实时最优值对配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在对节点电压变化频率高的配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控制时的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36903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53110.3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晕放电研究模型,包括绝缘支撑架、固定安装在绝缘支撑架中部的金属板、固定在金属板下方中心位置的电机定子、固定连接在电机定子的电机主轴上的旋转圆筒、固定连接在旋转圆筒侧面的旋转电极以及穿过旋转圆筒顶部中心与旋转电极相接触的第二铜棒;所述旋转圆筒为绝缘材质,并位于金属板上方。本发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改变电极旋转速度,通过旋转速度的差异探究空间电荷在电晕放电中的作用机理,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