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875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66599.1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接地网状导体状态无损检测系统与方法,信号发射系统向接地网注入一定频率和一定电流强度的正弦波信号,信号接收系统的遥控无人机携带的信号探测采集装置,在接地网地表面快速巡航进行数据采集,完成对接地网支路导体在地表面邻近空间区域激发磁场的探测。由遥控无人机携带的北斗BDS、GPS双模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磁场探测单元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将空间坐标数据信息和同步采集到的磁场数据信息一同无线发射至由无线接收单元、电脑及软件组成的终端上位机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实时接收、存储、汇总和分析,快速获得接地网地表面磁场分布,输出接地网状态和接地网安全性能评估结果。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诊断准确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445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82620.5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接地网阻抗变频检测系统与方法,利用变频信号发射系统和阻抗测量系统测量接地网在不同频率下的视在接地总阻抗,并与理论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由于接地网导体和土壤分布参数的影响,接地网在不同频率下的接地阻抗随频率的增加而升高,且接地网导体腐蚀越严重,同一频率下的接地阻抗越高的特征规律,获得接地网大面积腐蚀程度的信息。本发明操作简便,不受土壤参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在不需要接地网体图纸、不需跟踪测量对比以及不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得到接地网腐蚀状态信息。本发明不仅可用于电力系统,也可用于通信、石化、雷达站等部门接地网的腐蚀检测和性能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00819.8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循环降噪变压器,包括机壳、换热组件以及缓冲冷却座,机壳的内部设有铁芯及线圈;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座和第二换热座,第一换热座和第二换热座的内部分别设有用于容纳冷媒的空腔;缓冲冷却座承托于换热组件、铁芯以及线圈的下方,缓冲冷却座包括座体及缓冲组件。本发明提供的冷却循环降噪变压器,机壳内部设有包覆于线圈外周两侧、且能对线圈进行水冷降温的第一换热座和第二换热座,机壳的底部设置有换热组件,能够对铁芯和线圈的底面进行风冷降温,采用水冷循环和风冷循环结合的降温方式,可将变压器内部热量及时带出,避免变压器因温度过高造成的烧毁甚至爆炸,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7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7589.4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噪声检测方法,属于噪声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多个变压器所在位置为多个检测点,设置多个辅助分布环形线,任意相邻的两个检测点上的辅助分布环形线不相交;辅助分布环形线上安装多个第一噪声监测仪,相邻的两个检测点外侧的辅助环形分布线之间设有第二噪声监测仪,相邻的三个检测点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中心设有第三噪声监测仪,记录噪声数据,标记噪声数据大于环境噪声标准的第一噪声监测仪、第二噪声监测仪及第三噪声监测仪为标记噪声监测仪。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噪声检测方法,借助围绕检测点设置多层第一噪声监测仪、第二噪声监测仪和第三噪声监测仪填充待检测区域,提高了噪声监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2699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243554.X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敷设电缆用支撑架及电缆敷设方法,敷设电缆用支撑架包括设有升降板和固定板的安装座、设有锁止件的偏转板和传动组件;升降板上设有围板;传动组件包括承压杆和传动板,承压杆向下移动时,传动板能够带动偏转板以其下端为中心摆动至锁止件与围板相连,令偏转板、围板和升降板围成用于放置电缆的空间,由于锁止件和围板相连,因此电缆无法脱离此空间。一种电缆敷设方法包括将上述一种敷设电缆用支撑架间隔排布并安装在敷设通道内,将电缆牵引至升降板上,使围板和锁止件相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敷设电缆用支撑架及电缆敷设方法能够限制电缆移动,免除人工绑紧电缆,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91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1123.0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变压器散热降温的防护装置,包括基框以及降温单元。基框围设在变压器的底部,具有四个分别与变压器的四个外侧壁一一对应的安装部。降温单元设有四个,各降温单元与各安装部一一对应。每个降温单元均包括多个散热组件及冷却水循环组件。各散热组件均平行且间隔的设置在对应的安装部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散热组件之间形成供各波纹片放置的容置空间,每个散热组件均具有走水腔。冷却水循环组件与各走水腔连通,以呈循环式向各走水腔中通入冷却水。本发明提供的便于变压器散热降温的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在基框上的降温单元,能够对变压器进行防护,同时能够保证散热效果,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78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236510.4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存储平台,属于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包括框架;存储条,设于框架内,且每三个所述存储条呈三角形状排布;金属壳体,套设于所述存储条外;半导体制冷块,与金属壳体表面接触,且可沿所述金属壳体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半导体制冷块用于对金属壳体降温;以及操控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块在所述金属壳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存储介质存在的情况下,无法达到很好地散热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2699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43554.X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敷设电缆用支撑架及电缆敷设方法,敷设电缆用支撑架包括设有升降板和固定板的安装座、设有锁止件的偏转板和传动组件;升降板上设有围板;传动组件包括承压杆和传动板,承压杆向下移动时,传动板能够带动偏转板以其下端为中心摆动至锁止件与围板相连,令偏转板、围板和升降板围成用于放置电缆的空间,由于锁止件和围板相连,因此电缆无法脱离此空间。一种电缆敷设方法包括将上述一种敷设电缆用支撑架间隔排布并安装在敷设通道内,将电缆牵引至升降板上,使围板和锁止件相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敷设电缆用支撑架及电缆敷设方法能够限制电缆移动,免除人工绑紧电缆,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6138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36060.9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1F2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及电力变压器,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包括冷却管道和引风罩,冷却管道用于穿过油箱并与所述油箱连接;引风罩与所述冷却管道的端部连接,并设有与所述冷却管道连通的引风通道,用于引导自然风进入并穿过所述冷却管道、以冷却所述油箱内的油;通过冷却管道和引风罩的配合,在存在自然风时,自然风能够经引风罩的引风通道后进入到冷却管道内,带走冷却管道内的热量并从冷却管道的另一端脱离;自然风带走冷却管道内的热量,进而减少冷却管道上的热量;由于冷却管道与油箱中的油进行热交换,从而便于对降低油箱中油液的温度,减少发生火灾的情况,降低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910427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14941.5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力数据的加密方法、系统以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数据传输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信息,根据数据传输请求获取待传输电力数据,将待传输电力数据分为普通电力数据和重要电力数据,获取对称密钥,并利用对称密钥分别对普通电力数据和重要电力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获取目标终端的公钥,并利用公钥对第二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将第一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实现了电力数据的自动安全地传输,无需利用人工进行传输,提高了电力数据的传输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