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2799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46659.6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宜春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N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7/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包括前端设备、通过通信设备与前端设备连接的后端设备,前端设备包括摄像机、报警探测器、云台镜头控制器、拾音器、前端监控主机,摄像机和报警探测器通过线缆与云台镜头控制器连接,云台镜头控制器和拾音器通过线缆与前端监控主机连接;后端设备包括视频监控服务器、通过局域网与视频监控服务器连接的若干个后端监控主机。该监控系统能把多个监控点的监控信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给不同地点的监控者,且占用信道资源少、图像清晰、抗干扰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82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188093.X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调度会议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以及与其相连的桌面PC终端、数据中心BI服务器、若干个智能终端;所述的应用服务器包括应用服务器连接建立模块以及与其相连的会议管理模块和资料管理模块;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智能终端连接建立模块以及与其相连的资料显示模块、投票模块、权限传递模块以及在线批注模块。本发明改善现有电力调度会议采用纸质资料浪费资源等问题,支持会议参与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
公开(公告)号:CN10699756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165398.8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H04L41/06 , H04L43/045 , H04L67/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通信静态资源自动识别系统,利用AutoCAD ActiveX技术和AutoCAD.NET技术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生成标准图元,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工程图纸(AutoCAD格式)资料智能解析并导入数据库,将图纸数字化保存在数据库中,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到电力通信静态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取消人工输入数据的工序,大大减少工作量,缩短工程周期,降低出错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电力行业的“五大三集”管理,推进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3560930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28311.0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性能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包括由若干分布式网络测试点和一中心节点组成的测试包环回单元、中央测试控制单元、流量发生接收装置、数据采集单元、性能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处理单元、MySQL关系数据库、与网管系统接口单元、实时显示单元以及数据查询单元;本发明部署方便、简单,可以实现对在运网络长期有效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187314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326350.1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12/7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层网络路由的发现备用链路的实现方法,步骤S1:根据三层网络路由的发现服务采集设备的端口信息,形成集合P1;步骤S2:根据第一规则从集合P1中过滤出将可能具有链接关系的端口信息,形成集合P2;步骤S3:依次分析集合P2中端口IP是否满足第二规则;若满足则将端口IP生成链路信息,形成一新链路并进入步骤S4,若不满足则进入步骤S5;步骤S4:在现有链路表中判断是否存在生成的所述新链路,将该新链路标记为备用链路并进入步骤S5;步骤S5:判断集合P2中所有的端口IP是否是均通过第二规则进行分析。本发明弥补了基于三层网络路由表拓扑发现不了备用链路的缺陷,为完整的网络拓扑发现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95163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66123.6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30312 , G06F17/30595 , H04L41/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utoCAD的电力通信静态资源自动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对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TMS和AutoCAD ActiveX进行分析,将通信设备作为图元打包成块,并制定相应的通信工程静态资源图纸规范,对符合规范的图纸根据需要设定选择集,选择集中图元自动遍历,识别图元属性和图元间的关系。具有对设计单位的图纸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加快了电力通信静态资源管理系统的入库进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4474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74963.2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C9/000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进站身份认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一电力运维通信管控系统,采集并存储运维人员的身份信息,生成一条身份标识信息;步骤S2:所述系统将身份标识信息加密,生成密文;步骤S3:所述系统将密文转换成二维码图像,并发送至运维人员的移动终端;步骤S4:提供一二维码扫描设备,当运维人员进站检修时出示移动终端上的二维码图像,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图像并解析运维人员的身份信息,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将解析出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系统进行验证;步骤S5:二维码扫描设备接收系统的验证结果。本发明基于二维码的进站身份认证方法采用二维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对运维人员的身份验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4085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59915.0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烟台市福山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5kV线路普通铁塔T接电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圆弧形扁钢(3)为四分之一圆弧形扁钢,且两端各自水平延伸,圆弧形扁钢(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孔及螺栓活动连接支架主体的水平角钢支架(1)及垂直角钢支架(2),电缆抱箍(4)由中部的半圆弧形抱箍(4-1)和半圆弧形抱箍(4-1)两端的直线连接板(4-2)连为一体构成,直线连接板(4-2)通过螺栓孔、螺栓与水平角钢支架(1)活动连接,本发明经济实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将现有铁塔更换为新塔,减少了新建杆塔数量,施工简单、周期短,降低施工难度和人工费用,减少停电时间,降低了基础工程量,节约了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04922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83496.2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0636 , H02J13/00 , H04L4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通信网缺陷故障处理决策辅助分析方法,通过电力通信设备预警模块实时监测电力通信设备处的运行情况,并将产生的警情发送至电力通信网调度模块;集中数据处理模块配合电力通信网调度模块根据预警信息经各个功能数据库对应查询相应的关联信息,生成电力通信设备现场运维处置信息,并下发至现场运维处理模块,提醒现场运维人员,并为现场运维人员提供参考信息。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电力通信网缺陷故障处理决策辅助分析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电力通信设备缺陷故障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规范性,并为相关的功能数据库中数据的积累和丰富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821900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83170.X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平台应用的电力通信网应急抢修全程管控系统,包括设置在电力通信设备处的预警模块,设置于电力通信网调度端的集中数据处理模块、电力通信网调度模块以及第一信息推送模块,设置于现场运维处的一应急执行处理模块。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移动平台应用的电力通信网应急抢修全程管控系统,极大的方便了电力通信网中调度端和现场维护端对设备端的实时监测,并通过调度端、现场维护端以及设备端的配合,有效的实现了对设备端应急事故的及时处理,进一步改善了对电力通信网中设备的应急处理机制,保障电力通信网中电力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