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5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10496.1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0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5 , G06N3/096
Abstract: 一种基于ResNet‑SA‑LUBE的短期光伏功率区间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1:以设定采样间隔采集历史光伏功率数据以及该采样时刻下的气象数据,并基于遗传算法确定最优特征组合;步骤2:将最优特征组合作为输入特征、将光伏功率特征矩阵作为预测目标输入到深度残差网络中进行训练预测,得到短期光伏功率点预测模型;步骤3:构建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LUBE的短期光伏功率区间预测模型,将点预测模型中的特征提取层的参数迁移至期光伏功率区间预测模型;步骤4:对模型进行多次训练及初始化,将模型输出的区间预测上下限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区间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获得可靠的预测区间,准确描述光伏功率预测的不确定性,保障光伏并网时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169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19340.3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平稳消纳的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分布式储能的优化配置问题在规划层与运行层方面进行建模,得到考虑运行场景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基于机会约束理论,对确定性优化模型中的节点电压约束条件进行修正,得到考虑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优化模型;最后,基于传统粒子群算法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交叉变异与基于密集距离的非支配解排序方法,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分布式储能的优化配置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储能的配置方案与相应的典型运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75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109490.X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6 , H02J3/00
Abstract: 综合能源系统综合需求响应特性的学习辨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综合能源系统的外部历史运行数据,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建立等值封装模型;对等值封装模型进行测试验证,以外部历史运行数据对等值封装模型预测结果的综合边际效益最优且等值封装模型预测结果误差最小为目标,更新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利用等值封装模型对综合能源系统综合需求响应特性进行学习辨识。本发明解决传统固定参数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在动态变化场景下的适应性不足问题,更有效计及多能之间的耦合交互关系以及各类负荷需求的时序关系,实现对综合能源系统动态时变、相互耦合交织的需求响应特性及调控潜力的深度挖掘,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优化运行等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5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19358.3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层数据驱动的园区综合能源日前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综合能源园区划分内部区域,以基于划分出的内部区域构建双层目标函数,其中,所述双层目标函数是基于所述综合能源园区中多种能源的决策状态获得的;步骤2,采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历史出力数据、冷热电负荷的状态数据,以综合生成所述双层目标函数的输入变量;步骤3,将所述输入变量输入至所述目标函数中,并基于凸的二阶锥松弛对所述双层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以获取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的日前调度目标。本发明运算过程简便,结果误差小,有助于提升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的多能耦合性、系统稳定性、成本合理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46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52667.7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需求响应量隐私保护计算方法,该方法针对区块链环境下现有的用户需求响应量计量存在的用电负荷信息隐私泄露问题,通过搭载区块链网关的需求侧智能量测终端随机生成负荷数据扰动因子,利用基于数据失真的隐私保护方式防止用户原始负荷信息泄露,实现用户需求响应量计算;进一步,为应对市场主体对需求响应补贴或响应量计量存在异议的情况,通过基于密钥分享的多方安全计算方法实现用户需求响应量的校核。本发明能够与区块链环境下的需求响应交易有效结合,解决需求响应计量过程中用户负荷信息隐私泄露问题,有效提高需求响应计量效率,同时可保持多市场主体对需求响应交易的信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