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656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445942.5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工厂负荷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光伏、储能设备接入工厂负荷调度系统,采集光伏和储能的出力信息;预测工厂内负荷曲线;计算各时刻工厂各工序调节能力,形成负荷调节预案;以最大收益目标制定总体负荷调节预案。本发明通过分解用户电源及负荷资源,对工厂资源进行整合,以最大收益为目标制定需求响应预案,实现适应不同需求响应场景。本发明从综合考虑工厂负荷,高接入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设备,提出在有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存在下,获得最大参与需求响应收益的方法,实现工厂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增强电网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45954.8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企业参与需求响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需求响应指令单元、采集单元、信息录入单元、分析单元、负荷管理单元、控制单元、设备单元。通过分解用户负荷资源,对水泥工厂的需求响应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适应不同需求响应场景。本发明从水泥行业工厂负荷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基于预案计划的负荷控制方法,实现水泥行业负荷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增强电网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126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33494.2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窑烟气碳捕捉系统,包括水泥窑炉单元、二氧化碳捕捉单元、低温空气分离单元、压缩和净化单元、二氧化碳纯度检测单元、自动控制单元;所述二氧化碳捕捉单元,所述用于捕获二氧化碳,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泥窑炉单元进行连接,通过碳化和煅烧获得高纯度二氧化碳;所述低温空气分离单元,用于从空气中分离处氧气并和烟气一起送入二氧化碳捕捉单元中;所述压缩和净化单元,用于将分离的混合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净化和压缩;所述二氧化碳纯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二氧化碳纯度;所述自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二氧化碳的捕捉量。本发明优点是:消除水泥窑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对水泥窑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以实现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45942.5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工厂负荷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光伏、储能设备接入工厂负荷调度系统,采集光伏和储能的出力信息;预测工厂内负荷曲线;计算各时刻工厂各工序调节能力,形成负荷调节预案;以最大收益目标制定总体负荷调节预案。本发明通过分解用户电源及负荷资源,对工厂资源进行整合,以最大收益为目标制定需求响应预案,实现适应不同需求响应场景。本发明从综合考虑工厂负荷,高接入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设备,提出在有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存在下,获得最大参与需求响应收益的方法,实现工厂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增强电网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44883.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水泥生产企业直接碳排放实时监测计算;S2:对水泥生产企业开展碳排放核查;S3:对步骤S1和步骤S2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水泥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系统。本发明通过开展碳排放实时监测计算,并提供一种碳排放计量系统,实时计算出水泥厂的碳排放情况,采集计算直接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以及间接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并且根据取样系统获得的数据计算实际排放因子核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简单、可信的水泥企业碳排放计量和监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8499439U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21784722.7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捕捉设备控制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通讯单元、供电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通讯单元用于与外部交换及传输数据;所述通讯单元通过光纤与执行单元进行连接;所述执行单元通过通讯单元接收碳排放监测设备的检测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并对碳捕捉设备进行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柜供电;所述通讯单元、供电单元和执行单元设置于柜体内不同层高处并间隔开;所述柜门上设有至少两个旋钮开关以及至少四个指示灯,本实用新型实现碳监测和控制双重场景下的集监测和控制功能为一体;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碳捕捉设备控制柜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安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有效提升监测和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19408.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30/018
Abstract: 一种复杂用能园区的企业碳减排潜力评估方法及设备,获取企业细粒度用电行为数据、企业燃气数据及企业碳排放数据,以企业细粒度碳排放数据为基础,构建企业碳减排潜力分析模型,根据峰谷电价调节时刻前后1h内用电行为数据,构建企业峰谷电价敏感性计算模型,根据阶梯气价跳转时刻前后多日的相似日的燃气数据,分析企业阶梯气价敏感性;通过峰谷价格敏感性和阶梯价格敏感性,构建企业碳排放价格敏感性计算模型,计算企业综合碳减排潜力,最后结合企业GDP、建筑面积等基础信息,综合评估企业碳减排潜力等级。本发明综合考虑各个企业的碳排放、能源消耗、设备效率、供应链等因素,为碳减排策略和决策提供直观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611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40892.7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复旦大学
IPC: G06Q30/018 , G06Q50/26 , G06Q10/04
Abstract: 一种企业年碳排放量核算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基于企业本年度的理论碳排放量、模拟碳浓度及实测碳排放浓度,构造碳排优化因子,优化得到企业本年度碳排放量,具体步骤包括:通过IPCC算法计算得到高碳排企业本年度的理论碳排放数据;通过气象模拟获取高碳排企业的模拟碳浓度,通过碳卫星遥感监测,地面传感器监测获取企业内部实测碳浓度数据,以地面传感器碳监测数据为基准数据,将地面碳监测数据与碳卫星遥感监测数据融合得到更为准确的碳监测数据;基于上述数据,构造碳排优化因子,拟合模拟碳排放浓度与实测碳浓度,利用得出的碳排优化因子,优化理论碳排放量,得出企业年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88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63922.8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12 , G01R19/165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暂降检测及自适应感知的DVR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单相电压;步骤2:采用延迟小角度法和基于导数变换的单相瞬时电压αβ‑dq检测法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暂降电压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分量ud、uq;步骤3:将步骤2两种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分量ud、uq取算术平均值,再采用低通滤波器提取直流成分,推导出电压的幅值Us和相位角δ;步骤4:计算DVR的补偿电压Udvr与输出功率Pdvr。本发明能快速准确的实现电压暂降检测,以及能够自适应切换最合适的电压暂降补偿方法,更好地治理电压暂降问题,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80590.2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需求响应决策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电力系统需求响应任务和可调节资源;基于所述需求响应任务和可调节资源,在预设的约束条件下对预先构建的需求响应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需求响应优化方案;其中,所述需求响应优化模型是基于历史信用值和需求响应匹配度的综合成本的最小化为目标构建的。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负荷资源的需求响应匹配度和历史信用值的综合成本,使得建立的需求响应优化模型更加公平和可靠,并基于预设的约束条件对构建的需求响应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高效的需求响应优化方案,有利于实现任务指标公平经济分配的目标,达到更好的需求响应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