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0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117652.2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哈密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宽带载波的数据采集及其线损分析方法,包括:通过在主节点模块CCO中嵌入AI模块构建台区AI管理单元,将边缘计算下沉到集中器载波通讯模块中;利用宽带载波通讯的时钟同步性,对低压台区各个站点设备的电量、功率及负荷进行多元数据同步采集;利用AI模块与宽带载波信道建立通信,获取AI计算所需的精准小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基于上述数据分析,构建台区供电网络拓扑关系、台区精准线损分析及台区用电异常诊断;分析结果通过载波通信模块发送给集中器,并推送给主站展示;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台区各节点的线损进行准确监测和定位,提高了对户表进行异常诊断、窃电、计量设备异常的定位速度,减少人工排查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0012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011608013.9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6/215 , G06F16/2458
Abstract: 基于检测项目数据分布规律的变压器性能评价方法及系统,根据各检测项目数据对变压器性能的表征内容,确定变压器的关键评价参数试验项。通过分析同类型变压器关键评价参数试验项检测数据的分布规律,形成关键评价参数试验项的基础评价基数,并根据目标变压器对应检测项目的检测数据相对于基础评价基数的偏离程度,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变压器性能评价判定方法。该方法既可以表征目标变压器在当前数据背景下设备的整体性能状况,又可以有效表征设备的关键部件、制造工艺或环节等的基本状况,因此不仅可对入网设备采购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也有助于设备生产制造厂家发现自身设备的性能缺陷或技术短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99740.4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 ,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冬冬 , 杨威 , 刘景超 , 梁博韬 , 宋振宇 , 苏长江 , 苗立地 , 姚帅亮 , 刘宏勇 , 张文煜 , 寇建 , 赵雷庆 , 任杰 , 张镇浩 , 杨成东 , 王婧 , 王阳 , 臧鹏 , 赵彦飞 , 赵佳琪 , 齐骥 , 白永忠 , 赵博超 , 李旭 , 曹俊磊 , 屈晓娟 , 郝士航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供电方法及拓扑结构,涉及供电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数据中心供电的连续性和经济性。本发明主要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中心、ATS、交流‑直流变换器、光伏单元、配电网、交流母线、直流母线;所述数据中心通过ATS分别与所述交流母线和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交流母线和所述直流母线分别与所述交流‑直流变换器的交流侧和直流侧连接;所述光伏单元与所述交流‑直流变换器的直流侧连接;所述配电网与所述交流母线连接。本发明用于数据中心。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81831.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3/0455 , G06N3/0442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具体涉及电网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模式识别模块、风险评估与预警模块、边缘计算模块、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模块、智能决策支持模块、可视化与交互模块、优化控制模块、深度学习模块和预警服务器。本发明能够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实时性,缩短检测响应时间,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提升可视化效果和交互体验,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电网运行情况,交互式控制功能也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和操作便捷性,并能够智能推荐优化策略和控制措施,帮助管理者提前预防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443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64956.2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展放与更换装置及操作方法,直流电机与变速及切换齿轮箱连接,变速及切换齿轮箱端部的主动轴上设置主动滑轮,底座上设置固定滑轨及可动滑轨,固定滑轨及可动滑轨之间设置从动轴,从动轴上设置从动滑轮,从动轴上设置丝杠,丝杠与变速及切换齿轮箱连接,主动滑轮与从动滑轮之间安装电缆,可动滑轨上设置有电缆感应识别及自动喷涂机构。本发明可有效提高电缆展放及更换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避免电缆更换过程中误断运行电缆的风险;安装方便,应用灵活,可提高自动喷涂电缆标识,可有效提高电缆的可识别性,有助于电缆整理和维护。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141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471128.2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启发式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结合的供电系统负荷恢复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缺乏低电压等级尤其是场馆供电系统的终端负荷转供恢复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结合的场馆供电系统负荷恢复方法,保障大型场馆的终端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433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70342.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nventor: 王泽黎 , 徐剑 , 魏光涛 , 孟超 , 赵志华 , 杨威 , 张艾 , 任立志 , 刘泽宇 , 仇爽 , 赵相政 , 唐松浩 , 罗浩 , 贡晓旭 , 史梓男 , 王玉琢 , 李妍 , 郝城 , 马清钊 , 周奎
IPC: G06Q30/018 , G06Q30/02 , G06Q40/04 , G06Q50/26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属于碳资产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园区碳资产评估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包括:经济指标、健康指标、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将每个一级指标划分为若干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为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计算每个二级指标的分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给每个二级指标赋予权重;根据每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和每个二级指标的分数得到园区碳资产评估结果。本发明通过将一级指标划分为经济指标、健康指标、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既包括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碳配额、碳信用及其衍生品,也包括通过各类碳减排量,及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能够全面客观的对园区内的碳资产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82444.X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nventor: 徐剑 , 王泽黎 , 魏光涛 , 孟超 , 赵志华 , 杨威 , 张艾 , 任立志 , 刘泽宇 , 仇爽 , 王歌 , 吴欣 , 王玉琢 , 贡晓旭 , 史梓男 , 罗浩 , 周奎 , 郝城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碳不确定性的园区碳排放流分析的方法及系统,将所述输入因素的排放因子的分布,输入预设的基于园区用能系统结构的碳排放流计算模型,得到负荷碳流密度;所述输入因素的排放因子的分布和所述负荷碳流密度根据预设的不确定性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负荷碳流密度的分布;在考虑了不确定性后,有利于把握碳排放量、碳流率、碳流量、节点碳势等的真实分布特性。根据预设的灵敏度计算模型,计算所述输入因素的不确定参数对负荷碳流密度的分布的影响程度,得到输入因素的不确定参数和负荷碳流密度的分布之间的相关值,可以把握对于园区碳排放流不确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园区碳排放流分析的精确度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093246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1404547.7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因工程的无线传感网智能分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工作场景的不同对无线传感设备进行分簇,其中,将同一工作场景的各无线传感设备划分到同一簇中,根据人类的行为习惯确定同一簇中各无线传感设备的优先级,同时确定该簇的簇头,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各无线传感设备的优先级,依次开启同一簇中的各无线传感设备;根据人类的行为习惯对簇内的无线传感设备进行更新;当工作场景发生变化时,则根据工作场景的变化进行对应簇之间内的切换,该方法基于人因工程实现无线传感无线传感设备的智能分簇。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488944.4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负荷聚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变电站用户构成的负荷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变电站下属的用户负荷数据和变电站负荷数据为负荷数据,对变电站下属的用户负荷数据和变电站负荷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及数据降维,得到预处理后的用户负荷数据和变电站负荷数据;选择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利用基于MaxMin原则改进的K‑means算法对预处理后的用户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并对变电站下属用户的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变电站构成成分;利用权重自动更新的K‑means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变电站负荷数据进行聚类。本发明与传统聚类算法相比,修正聚类算法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均有明显优势,同时考虑多种数据对象,提高了聚类的可信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