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5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11729.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绍兴大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陆晓东 , 罗鹏 , 章立宗 , 应剑烈 , 汪磊 , 秦建松 , 王雨辰 , 杨城晟 , 赵凌霄 , 李超 , 陈建平 , 金建舟 , 傅力帅 , 张梁 , 许海霄 , 章琦 , 胡欣 , 冯新江 , 张健 , 林泽科 , 吴一飞 , 车艳红 , 周明 , 谢永海 , 金钢 , 张硕彬 , 俞佳涛 , 陈岳贤 , 牛纯春 , 王宇川 , 袁振 , 郭子慧 , 王少华 , 张海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防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表箱的气相阻锈吸潮保护装置。一种用于电表箱的气相阻锈吸潮保护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气相阻锈材料和吸潮材料;所述气相阻锈材料包括:环己烷基氨、苯并三唑、醇胺盐、脂肪酸和载体,所述环己烷基氨的重量占气相阻锈材料总重量的5%‑15%,所述苯并三唑的重量占气相阻锈材料总重量的2%‑10%,所述醇胺盐的重量占气相阻锈材料总重量的1%‑5%,所述脂肪酸的重量占气相阻锈材料总重量的3%‑8%。
-
公开(公告)号:CN118282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44346.4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G06F18/2433 , G06Q50/06 , G06F18/21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异常监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力监控设备,包括: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特征数据,所述特征数据包括多个电力设备的用电特征;根据采集到的用电信息和所述特征数据,识别当前用电的目标电力设备;向所述服务器请求所述目标电力设备的异常用电判断信息;基于所述异常用电判断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力设备的用电情况进行异常监控。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及时对电力设备的用电进行监控,从而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用电异常情况,从而避免用电异常引起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2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9019.6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承载能力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电网技术领域,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熵权法确定所述指标的客观权重;基于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确定所述指标的综合权重;基于所述综合权重,对评估区域的指标的指标值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第一矩阵,并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所述第一矩阵进行处理,确定评估区域与正负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所述相对贴近度越大,所述评估区域的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承载能力越优。如此能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法科学客观地衡量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通过逼近理想排序法充分利用多种指标的指标值的信息,完成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88003.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8 , G01R31/389 , G01R31/367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电池的历史运行数据,确定目标电池的健康因子,健康因子包括:电池容量趋势、欧姆内阻、温度变化速率和等压降放电时间;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电池容量趋势进行分解,得到单调趋势分量;将单调趋势分量、欧姆内阻、温度变化速率和等压降放电时间输入至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中,以获得电池剩余寿命,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基于改进小生境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光滑因子。本发明可以基于历史运行数据准确提取健康因子,并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和改进小生境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组合预测目标电池的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结果比较精准且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58665.8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北方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电网供电的集装箱式供电装置及供电装置防护方法,属于供电系统领域,供电装置包括底座和装配在底座上侧的发电机组,底座的上侧且位于发电机组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包括有两个端壳、两个侧壳板和顶壳板,两个端壳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两侧,端壳和底座之间的间距可调,两个侧壳板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两端,侧壳板和底座之间的间距可调,两个端壳和两个侧壳板的上侧装配有顶壳板,顶壳板和底座之间的间距可调,端壳外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X轴间距调节结构,X轴间距调节结构的输出端和底座的侧边相连;它可以实现,在日常使用时保持较小的占用空间,在对发电机组进行操作时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46067.1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光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接收光伏发电设备发送的输入电压电流信息和输出电压电流信息;根据输出电压电流信息,确定光伏发电设备的配置输出功率;根据型号信息,获取目标输出功率;基于配置输出功率和目标输出功率,确定光伏发电设备的目标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信息;基于目标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信息和输入电压电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向光伏发电设备返回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对光伏发电设备的实际输出功率进行控制。通过上述方法,服务器能够及时更新光伏发电设备所使用的目标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从而能够提高光伏设备的输出功率,降低光伏发电设备的计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8174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0382.2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瑞霆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67/101 , H04L67/1008 , H04L43/08 , H04L43/0852 , H04L41/147 , H02J13/00 , G16Y10/35 , G16Y40/10 , G16Y10/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物联全景监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通过基于本体‑场景历史信息驱动的节点重要度评估以及基于电力物联全景监测增益的数据传输优化,提高电力物联网数据节点重要度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进而通过预测电力物联网全景监测增益优化传输节点选择策略,保证边缘计算网关数据的高效传输。实现电力物联网的高效边端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4358.7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电池簇控制设备,包括:通过预先建立的无线连接,接收与所述电池簇控制设备相连的各个电池包控制设备发送的电池包信息,所述电池包信息由所述电池包控制设备根据单体电池上报的信息得到,每个所述电池包控制设备与多个所述单体电池通过无线连接进行通信;对接收到的各个所述电池包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电池簇信息;将所述电池簇信息上报至电池管理设备,所述电池管理设备与多个所述电池簇控制设备通过无线连接进行通信。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减少电池系统中的有线电束,便于进行电池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13210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911272528.3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点阵智能书写数据回传用户的方法及装置,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回传标记和分享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控制将哪些点阵智能书写数据分享给哪些用户,提高了用户体验。该方法包括:当点阵智能书写系统检测到预设回传标记时,获取待回传的点阵智能书写数据,同时获取该点阵智能书写系统的分享账户的信息,进而可以根据预设回传标记与分享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待回传的点阵智能书写数据自动回传至不同的分享账户所属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9461.2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电易科创发展(江苏)有限公司 , 武汉时代电测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志森 , 刘亮 , 王康 , 罗鹏 , 张宾 , 郑洁 , 刘宸菘 , 苏婷婷 , 宋鑫 , 王浩 , 李超 , 王升 , 李凤海 , 吴丹 , 龚先权 , 徐季才 , 刘延东 , 李林兵 , 张勇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红外测温仪测温精度提升的方法,涉及监测分析技术领域,其包括确认红外测温仪对应的目标反射率;对各采集时间节点对应的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确认红外测温仪对应的环境调节情况;对间距信息与面积信息进行分析,进而确认红外测温仪对应的距离调节情况;对待测目标对应的表面特性进行分析,确认红外测温仪对应的表面特性调节情况;对红外测温仪对应的环境调节情况、距离调节情况和表面特性调节情况进行分析,确认红外测温仪对应的综合调节系数,基于红外测温仪对应的综合调节系数对红外测温仪的测温精度进行提升。本申请具有减少红外测温仪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测温精度不高的情况发生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