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66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74096.4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安全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第一客户端根据第一客户端的私钥和预设主题对应的公钥,生成第一独占公钥;第一客户端利用第一独占公钥对第一会话密钥进行加密,得到第二会话密钥;认证中心根据客户端的会话密钥,生成过程密钥;认证中心利用独占私钥对第二客户端的第三会话密钥进行加密,得到第四会话密钥;代理服务器利用过程密钥对第一消息密文进行加密,得到第二消息密文;第二客户端根据第二客户端的私钥和预设主题对应的公钥,生成第二独占公钥;第二客户端利用第二独占公钥、第四会话密钥和过程密钥对第二消息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目标消息。实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66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73311.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L9/40 , H04L67/1001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电力物联网系统的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介质、设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电力物联网系统的系统构架,将电力物联网系统的安全防护划分为多个目标安全层面;对各目标安全层面匹配相应的目标安防策略;利用各目标安全层面对应的目标安防策略对电力物联网系统进行安全防护。本发明实现了多方面、全方位角度来解决电力物联网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保障电力物联网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913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74072.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钥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合法通信节点双方利用预设通信信道协议对预设通信信道进行信道探测,得到第一探测信号数据和第二探测信号数据;基于LS算法分别利用第一探测信号数据和第二探测信号数据计算初始密钥,得到第一初始密钥和第二初始密钥;利用二维循环量化方法对第一初始密钥和第二初始密钥进行参数量化及循环编码处理,得到第一量化编码序列和第二量化编码序列;合法通信节点双方利用序列奇偶校验技术对第一量化编码序列和第二量化编码序列进行一致性处理,得到一致的会话密钥序列。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密钥生成方法不适用于非互易性信道和邻近攻击以及密钥生成速率低、一致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1413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346283.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L47/62 , H04L47/56 , H04L47/2425 , H04L41/5025 , H04L67/01 , G16Y10/7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物联网服务质量的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方法包括:构建消息队列模型和虚拟队列模型;根据消息队列模型和虚拟队列模型,构建物联网服务系统的消息处理时延约束模型;在满足消息处理时延约束模型的条件下,构建李雅普诺夫漂移加罚函数并设置物联网服务系统的系统稳定阈值;基于设置的系统稳定阈值和李雅普诺夫漂移加罚函数,确定目标时间槽的系统状态;基于目标时间槽的系统状态,对物联网消息服务质量等级进行调整。本申请通过构建李雅普诺夫漂移加罚函数,设置系统稳定阈值,确定物联网服务系统状态并基于系统状态,调整系统的消息服务质量等级,从而兼顾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的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13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47552.0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电力物联网系统的系统构架,将针对电力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安全防护划分为多个目标安全层面;目标安全层面包括感知安全层面、网络安全层面、平台安全层面及应用安全层面中至少之一;对各目标安全层面匹配相应的目标安防策略;利用各目标安全层面对应的目标安防策略对电力物联网系统进行数据安全防护。本发明实现了多方面、全方位角度来解决电网智慧物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数据安全风险,最大限度的保障电网智慧物联体系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914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46283.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L47/62 , H04L47/56 , H04L47/2425 , H04L41/5025 , H04L67/01 , G16Y10/7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物联网服务质量的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方法包括:构建消息队列模型和虚拟队列模型;根据消息队列模型和虚拟队列模型,构建物联网服务系统的消息处理时延约束模型;在满足消息处理时延约束模型的条件下,构建李雅普诺夫漂移加罚函数并设置物联网服务系统的系统稳定阈值;基于设置的系统稳定阈值和李雅普诺夫漂移加罚函数,确定目标时间槽的系统状态;基于目标时间槽的系统状态,对物联网消息服务质量等级进行调整。本申请通过构建李雅普诺夫漂移加罚函数,设置系统稳定阈值,确定物联网服务系统状态并基于系统状态,调整系统的消息服务质量等级,从而兼顾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的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51386.5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信任架构SPA技术的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接受访问终端发送的业务访问请求,可信控制台进行身份验证;基于所述访问终端的访问行为数据获取该访问终端的访问控制策略;基于访问控制策略,可信控制台与访问终端建立SPA单包认证,可信代理网关根据SPA认证包计算访问信任值建立数据交互通道;可信环境感知中心实时采集访问环境信息,动态更新访问信任值以调整所述访问控制策略,控制访问终端与业务数据端的数据交互过程。本方法通过用户行为的风险评估结合实时的环境感知与动态策略控制,实时调整可访问的业务数据,并结合基于SPA单包访问技术有效做到业务数据交互的事前预警处置,最大程度减少风险侵入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1614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010593647.5
申请日:2020-06-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电力线传输的多网络交换机管理系统,属于以太网信号的多网络交换机管理领域;提出一种通过电力线进行通讯且能确保多局域网之间物理隔离的管理系统;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电力线传输的多网络交换机管理系统,包括:以太网连接端子、局域网物理连接端、电力猫适配器发送端和电力猫适配器接收端;多个所述以太网连接端子均与局域网物理连接端连接,所述局域网物理连接端与电力猫适配器发送端以太网络连接,所述电力猫适配器发送端安装于电网插座上,所述电力猫适配器接收端安装于另一个与上述电网导通的插座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7939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18858.2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W7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5G电力物联网资源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信道的被选择次数;判断所述信道在预设时刻是否接收到数据包,生成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并通过所述被选择次数计算奖励置信项和目标时间之前获得的经验平均估计量;根据所述奖励置信项和所述经验平均估计量生成置信区间;将所述置信区间添加至信道的平均值生成最优信道。通过计算奖励置信项以得到置信区间,以使UCB的方法在成功传输概率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进而改善电力物联网设备对网络的访问和自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2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73150.1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电运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9B9/00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成攻防演练学习的虚拟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涉及虚拟仿真技术领域,对虚拟拓扑网进行预处理划分,输出虚拟子拓扑结构及虚拟子拓扑之间的连接关系,对虚拟子拓扑结构及虚拟子拓扑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最优化,得到虚拟子拓扑的最终划分结果,按照所述最终划分结果,进行虚拟拓扑网到底层物理拓扑网的映射;基于数据流分布密度函数,进行映射数据流部署;基于逆分布概率函数,进行虚拟子拓扑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优化数据的部署,提高了虚拟仿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