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61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69795.4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F24D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5/04 , F24D2200/123 , F24D220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热源热泵‑太阳能联合供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双热源热泵机组、太阳能系统以及用户侧装置;所述太阳能系统与用户侧装置相连,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加热水源,向用户侧装置提供热能;所述双热源热泵机组与用户侧装置相连,具有双热源热泵,用于辅助上述太阳能系统,为用户侧装置提供热能。本发明通过采用双热源热泵与太阳能联合供暖的方式解决了空气源热泵在供暖工程中容易结露,换热效率低的难题,使得煤改电的策略得以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207019166U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20728016.3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F24D1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热源热泵-太阳能联合供暖系统,系统包括双热源热泵机组、太阳能系统以及用户侧装置;所述太阳能系统与用户侧装置相连,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加热水源,向用户侧装置提供热能;所述双热源热泵机组与用户侧装置相连,具有双热源热泵,用于辅助上述太阳能系统,为用户侧装置提供热能。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热源热泵与太阳能联合供暖的方式解决了空气源热泵在供暖工程中容易结露,换热效率低的难题,使得煤改电的策略得以顺利进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18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612086.9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负荷监控与能耗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测试监测单元、接口电路和处理中心;其中,测试监测单元,用于完成电力负荷参数测试监测,包括信号传感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变送器和控制模块,信号传感单元采集电力负荷的各项参数,进行滤波后通过变送器转化为可识别信号后,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接口电路,用于传递信号;连接测试监测单元与处理中心;处理中心,连接接口电路,用于综合分析数据;本发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负荷能耗,提高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对电力系统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稳定电网电压,提高输电网的传输能力,提高功率因数,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小网络有功功率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15156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148409.6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卞峰 , 牛蔚然 , 马俊迪 , 朱国梁 , 樊相臣 , 魏姗姗 , 陈书祥 , 刘建文 , 张雪缘 , 吕雯 , 李燕 , 王永彬 , 李宏 , 刘宗杰 , 周建全 , 董文秀 , 李维 , 秦贞依 , 李一真 , 冷学礼 , 邱燕 , 田茂诚 , 张冠敏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通管管径变化的热管蓄热换热器,包括重力热管,所述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设置在蓄热器中,所述蓄热器设置在热源中,所述冷凝端设置在冷源的容器中,所述蒸发端包括多个端部,相邻的端部之间设置多个连通管,从蓄热器的中心向蓄热器的外壁方向,连通管管径不断增加。本发明通过连通管管径的变化,能够保证在流体受热过程中尽快的达到压力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815156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148409.6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卞峰 , 牛蔚然 , 马俊迪 , 朱国梁 , 樊相臣 , 魏姗姗 , 陈书祥 , 刘建文 , 张雪缘 , 吕雯 , 李燕 , 王永彬 , 李宏 , 刘宗杰 , 周建全 , 董文秀 , 李维 , 秦贞依 , 李一真 , 冷学礼 , 邱燕 , 田茂诚 , 张冠敏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通管管径变化的热管蓄热换热器,包括重力热管,所述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设置在蓄热器中,所述蓄热器设置在热源中,所述冷凝端设置在冷源的容器中,所述蒸发端包括多个端部,相邻的端部之间设置多个连通管,从蓄热器的中心向蓄热器的外壁方向,连通管管径不断增加。本发明通过连通管管径的变化,能够保证在流体受热过程中尽快的达到压力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367893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310719741.0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精确量测负荷数据的变电站覆盖区域能效评估方法,收集变电站基础资料,对于评估变电站一定周期的负荷数据采用同步向量测量装置(PMU)以及SCADA进行采集,采用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结合的方法进行估计,根据给出的不同型号变电站内各电气设备运行年限以及综合成本、年运行维护成本,给出预期的节能降损效果及技术经济分析;该体系构建了一整套全过程的变电站综合能效评价方法,该评估体系能比较科学、完整地综合反映变电站能源消耗的各属性要素;全面地应用现有的综合评价方法,该体系理论清晰,更加剧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为变电站的能效评估和节能改造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3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10342.2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风电场风速与功率预测方法,包括:采集整个风电场预设时间内的风速和功率历史数据,得到风电场的历史风速时间序列和历史功率时间序列;利用小波包分解技术对历史风速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历史风速时间序列的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分量;利用灰色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历史风速时间序列各分量进行预测,然后利用小波包重构得到短期风速预测数据;利用历史风电功率数据和数值天气预报风速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灰色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风电功率的一次预测;对得到的风速预测数据、风电功率预测数据,通过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得到风电功率最终预测值。预测准确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67893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19741.0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精确量测负荷数据的变电站覆盖区域能效评估方法,收集变电站基础资料,对于评估变电站一定周期的负荷数据采用同步向量测量装置(PMU)以及SCADA进行采集,采用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结合的方法进行估计,根据给出的不同型号变电站内各电气设备运行年限以及综合成本、年运行维护成本,给出预期的节能降损效果及技术经济分析;该体系构建了一整套全过程的变电站综合能效评价方法,该评估体系能比较科学、完整地综合反映变电站能源消耗的各属性要素;全面地应用现有的综合评价方法,该体系理论清晰,更加剧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为变电站的能效评估和节能改造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18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12086.9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负荷监控与能耗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测试监测单元、接口电路和处理中心;其中,测试监测单元,用于完成电力负荷参数测试监测,包括信号传感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变送器和控制模块,信号传感单元采集电力负荷的各项参数,进行滤波后通过变送器转化为可识别信号后,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接口电路,用于传递信号;连接测试监测单元与处理中心;处理中心,连接接口电路,用于综合分析数据;本发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负荷能耗,提高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对电力系统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稳定电网电压,提高输电网的传输能力,提高功率因数,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小网络有功功率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39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510510342.2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风电场风速与功率预测方法,包括:采集整个风电场预设时间内的风速和功率历史数据,得到风电场的历史风速时间序列和历史功率时间序列;利用小波包分解技术对历史风速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历史风速时间序列的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分量;利用灰色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历史风速时间序列各分量进行预测,然后利用小波包重构得到短期风速预测数据;利用历史风电功率数据和数值天气预报风速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灰色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风电功率的一次预测;对得到的风速预测数据、风电功率预测数据,通过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得到风电功率最终预测值。预测准确率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