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1110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480688.7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易于重复反应的高效类芬顿工艺。本发明利用复合氧化物颗粒作为催化剂,将催化剂颗粒通过热喷涂法喷涂在涡轮表面,在涡轮的搅拌作用下,使得涡轮表面的催化剂可以充分与废水中的过氧化氢接触,并促进容器内水流的流动,从而可以极大提高类芬顿工艺的效率,并且方便催化剂与体系的分离。该工艺极大提高了过氧化氢的利用效率,从而显著提高了类芬顿工艺的效率,并且催化剂负载在涡轮表面,方便反应后催化剂的分离,同时有避免了涡轮与催化剂的摩擦,保证了类芬顿工艺的高效性,方便反应体系与催化剂的分离,由于避免了摩擦,从而延长了催化剂和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65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82204.5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东地区绝缘子污秽水溶性阴离子成分测定方法,以高效阴离子交换分离柱IonPac AS18,在KOH梯度淋洗条件下,准确快速地对污秽样品中的水溶阴离子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定量精确,重现性好,能够满足对山东地区绝缘子实际污秽度准确评估的要求。本方法简便、稳定,线性范围内相关性好,准确度高,受其它因素干扰小,样品用量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944017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0179420.4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2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明胶复合吸附剂的高效水体中重金属脱除工艺,利用明胶复合物为吸附剂,可以在不额外添加分离设备的条件下,实现多个电厂的脱硫废水的高效处理,可以实现对脱硫废水中各类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去除。且吸附剂制备过程简易,制备材料廉价易得,同时分离过程简易,十分易于废水中重金属分离。该工艺在充分保证各类重金属分离的同时,降低吸附剂分离过程的难度,提高重金属分离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4203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569995.2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污秽中可溶性盐的配制方法。分析自然污秽样品成分,确定盐的组成,排序、将含量最高的阴、阳离子作为一类特征离子;将污秽中存在的其他离子与一类特征离子分别进行组合、配制成相应的可溶性盐;将剩余离子配制成可溶性盐,根据“上述可溶性盐中来源唯一的离子在所述污秽样品中的百分含量”、“一类特征离子含量与分析实验结果一致,其他阴阳离子含量顺序与检测结果一致”的原则调整溶液的配比,即得可溶性盐;通过特征离子的选择和可溶盐类接近程度的确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然污秽的还原与等价的同时,大幅提高了配制效率和准确度。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5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50312.9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N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污秽中可溶性盐的配制方法。分析自然污秽样品成分,确定盐的组成,排序、将Ca2+和SO42-进行配对,剩余的Ca2+或SO42-待用;将NH4+与NO3-进行配对,剩余的NH4+或NO3-待用;将污秽中其余离子及剩余离子,按照“配制可溶性盐及保证其离子含量顺序基本不变”的原则进行配对;根据上述的配对结果配置可溶性盐,即得。本发明不仅包含了自然污秽中可溶性阴阳离子,且可溶性阴阳离子在污秽中的质量含量顺序与检测结果一致。相比于现有人工污秽-试验方法,不仅更接近于自然积污后的污秽成分,而且简便易得,易于操作。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11110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80688.7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002 , B01J23/04 , B01J35/023 , B01J2523/00 , C02F1/722 , C02F1/725 , C02F2209/08 , C02F2209/20 , C02F2305/026 , B01J2523/22 , B01J2523/31 , B01J2523/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易于重复反应的高效类芬顿工艺。本发明利用复合氧化物颗粒作为催化剂,将催化剂颗粒通过热喷涂法喷涂在涡轮表面,在涡轮的搅拌作用下,使得涡轮表面的催化剂可以充分与废水中的过氧化氢接触,并促进容器内水流的流动,从而可以极大提高类芬顿工艺的效率,并且方便催化剂与体系的分离。该工艺极大提高了过氧化氢的利用效率,从而显著提高了类芬顿工艺的效率,并且催化剂负载在涡轮表面,方便反应后催化剂的分离,同时有避免了涡轮与催化剂的摩擦,保证了类芬顿工艺的高效性,方便反应体系与催化剂的分离,由于避免了摩擦,从而延长了催化剂和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89514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9416.6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E03B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雾水收集装置与方法。装置部分包括:位于底座上的左、右两个冷却腔体;两个冷却腔体之间形成雾水收集所需要的雾气下沉区;所述雾气下沉区内具有倾斜设置的滤网,滤网的一端与雾水收集器相连通;所述左、右两个冷却腔体内部均具有冷却介质;左侧冷却腔体内设有连通管,连通管将经过滤网的进行一次凝结后的雾气导向冷凝管,雾气经冷凝管二次冷凝后被抽气机抽走;二次冷凝过程中产生的雾水经连通管和导流管后流向雾水收集器,雾水收集器与雾水收集瓶相连通。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实现了雾水的高效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0683025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0237449.3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C02F1/52 , C02F1/56 , C02F9/04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处理脱硫废水的复合壳聚糖絮凝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壳聚糖加入至乙酸溶液中混合均匀后,然后在加入搅拌和加热的条件下加入硫酸铁和硫酸镁,搅拌均匀后烘干获得的粉末即为复合壳聚糖絮凝剂,其中,所述壳聚糖、硫酸铁和硫酸镁的投入质量比为100:0.4~0.6:0.4~0.6。采用该絮凝剂替代原有三联箱中的有机硫处理工艺和铁絮凝剂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悬浮物的处理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石灰的投加量,在保证对脱硫废水提标改造的同时,减少药品的投加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94401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79420.4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20 , C02F1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B01J20/261 , B01J20/28047 , C02F1/285 , C02F1/286 , C02F2101/20 , C02F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明胶复合吸附剂的高效水体中重金属脱除工艺,利用明胶复合物为吸附剂,可以在不额外添加分离设备的条件下,实现多个电厂的脱硫废水的高效处理,可以实现对脱硫废水中各类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去除。且吸附剂制备过程简易,制备材料廉价易得,同时分离过程简易,十分易于废水中重金属分离。该工艺在充分保证各类重金属分离的同时,降低吸附剂分离过程的难度,提高重金属分离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0692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480670.7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复合氧化物的高效催化臭氧水处理工艺,利用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并将复合氧化物喷固定在填料表面,实现反应过程高效,易操作分离的催化臭氧氧化过程。该工艺不仅极大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催化臭氧氧化的效果,并且催化剂固定在填料表面,使得催化剂在保持高效性的同时可以方便与反应体系分离。该工艺充分保证了催化剂的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催化剂更加适合应用于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减少了催化剂的损失,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