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9036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16376.7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方法的主要功能是以配电网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一次系统为基础,通过构建分布式电源多点接入情况,生成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等效电路,以此为依据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并根据计算得到的短路电流进行过流保护的定值整定。当配电网的一次系统网架结构发生改变时,判断当前定值是否能否满足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是否需要重新调整定值。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克服分布式电源多点接入配电网对传统过流保护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计算短路电流的办法,以此为依据进行过流保护定值的整定,提高了保护动作的可靠性以及速动性。同时以过流I段保护能否保护线路全长的50%为依据,判断是否需要重新调整定值,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多点接入配电网对短路保护的定值方案,也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1353838.0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气的综合能源站规划方法及系统,其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待规划综合能源站的能源供给及需求信息;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气的综合能源站规划模型;分别建立计及不确定性的风电、光伏、电负荷以及天然气负荷的随机分布模型,建立规划约束条件,并确定规划问题,对上述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并输出求解结果,包括设备选型及其容量配置方案、该综合能源站的年综合费用。本发明利用天然气易于存储的特点,将富余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部转化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实现可再生发电的全额消纳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天然气等形式的清洁能源,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保障了能源的供给的多样性、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3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4920.2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储能结构制作加工系统及方法,包括定位装置与组装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组装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步进电机一、链轮一、齿链带一、支撑台、定位架,所述组装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固定板、电机二、齿轮一、环形圆板、支撑板与盛件筒板,本发明通过定位装置与组装装置相配合,对电池组成组件进行运输与定位,无需采用机械频繁往复运动,从而防止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且每次将组件放置在组装零件表面后,均对其进行定位,以保证电池各组件对齐。
-
公开(公告)号:CN1117384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14136.X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综合能源系统鲁棒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00、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区土地面积与功能需求信息,获取负荷需求数据、设备类型以及设备型号数据;S200、基于S100获取的数据,通过预先构建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规划模型消除负荷不确定性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S300、得到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区内设备的具体型号以及容量配置。本发明基于改进的能源集线器模型合理化表征综合能源系统的实际架构,并通过进一步考虑负荷的不确定性,构建内嵌经济性运行策略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规划模型。本发明有利于提升城市综合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建设成本与供能成本,促进城市能源互联网结构建设与规划技术的合理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17384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514136.X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综合能源系统鲁棒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00、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区土地面积与功能需求信息,获取负荷需求数据、设备类型以及设备型号数据;S200、基于S100获取的数据,通过预先构建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规划模型消除负荷不确定性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S300、得到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区内设备的具体型号以及容量配置。本发明基于改进的能源集线器模型合理化表征综合能源系统的实际架构,并通过进一步考虑负荷的不确定性,构建内嵌经济性运行策略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规划模型。本发明有利于提升城市综合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建设成本与供能成本,促进城市能源互联网结构建设与规划技术的合理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18609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79877.6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地区用户侧储能最优发展规模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地区电量、电价和储能指标数据;计算地区用户侧储能配置的最大潜力规模;计算地区用户侧储能配置对应的单位造价临界点;判断用户侧配置储能是否能获得预期收益;建立基于峰谷电价动态调整的地区用户侧储能配置净现值与用户侧储能配置规模动态关系方程;预测地区用户侧储能最优发展规模;计算与地区用户侧储能最优发展规模对应的调整后地区谷电价水平。本发明实现了科学预测地区用户侧储能最优发展规模,为政府能源与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地区储能发展与电价政策和电力行业分析人员预测地区用户侧储能最优发展规模,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712020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30821.0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微网和多元负荷的投入产出效益评估方法,首先,我们考虑固定资产折旧费、运行维护费以及购电费作为投入因素,配电服务收益以及售电收益作为产出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电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通过这些因素的物理意义来设计概率分布的函数,分析不确定因素对改造方案评价指标的影响,得出最敏感因素;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表明,该投入产出模型能较好反映改造方案的各项评价指标,为电网投资改造方案提供决策依据。该效益评估法响应新电改政策,提出一种全新的评价模型,能够将多元负荷以及分布式电源考虑在内,全面评价配网的投入产出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217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17161.0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台区电压快速估算方法,首先以负荷矩归一化系数统一线路型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节点负荷矩概念,建立了节点负荷矩与节点电压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BP神经网络实现了在少量训练样本条件下的电压估算全覆盖,收敛速度和精度均优于传统梯度下降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发明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电压计算结果,为工作人员掌握台区电压分布与低电压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90435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22683.4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1M8/04298 , H01M8/04746 , H01M8/0499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单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获取电网和/或热网的调峰需求并生成调峰信号;将所述调峰信号输入氢气压缩机的预测控制模型,确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信号并发送给所述空气压缩机,以便空气压缩机按照所述输出信号调节输出给氢燃料电池的氢气压强;根据调峰需求确定需要工作的氢燃料电池单体数量N;将氢燃料电池单体数量发送给氢燃料电池,以便氢燃料电池对所述N个氢燃料电池单体进行PID控制,PID控制的控制参数是预先确定的。本发明能够兼顾系统控制性能的同时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分单元PID控制可有效提升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的平均综合能源效率,从而整体上保证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70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53838.0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气的综合能源站规划方法及系统,其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待规划综合能源站的能源供给及需求信息;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气的综合能源站规划模型;分别建立计及不确定性的风电、光伏、电负荷以及天然气负荷的随机分布模型,建立规划约束条件,并确定规划问题,对上述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并输出求解结果,包括设备选型及其容量配置方案、该综合能源站的年综合费用。本发明利用天然气易于存储的特点,将富余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部转化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实现可再生发电的全额消纳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天然气等形式的清洁能源,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保障了能源的供给的多样性、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