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116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11784.2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京德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IPC: G06Q10/00 , G06Q50/06 , G06F16/245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管理的电网管理策略系统,预设正常线损数据库和线损类型数据库,通过对应的历史信息为新测定的数据提供判断依据,具体为:获得实际线损偏差变化图,以对应测试区的负载元器件类型和数量为索引在正常线损数据库和线损类型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从而确定实际线损情况为正常还是异常,若为异常则可获得异常线损的情况并生成对应的待维修任务。本发明在确定实际线损情况的过程中无需进行繁杂的计算即可准确获得对应的数据,计算速度快且鲁棒性高。通过预设检修信息数据库,快速确定检修人员并通过检修结果反馈模块对检修结果进行监测,只有人机检测结果均为正常才会显示检修正常,提高电网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50879.9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京德电气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道友 , 康健 , 方登洲 , 程石 , 潘丽珠 , 仇茹嘉 , 倪静怡 , 郑国强 , 徐斌 , 王小明 , 毛荀 , 王桢 , 曹薇薇 , 赵瀚 , 张昌丽 , 沈攀 , 程兰芳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16/29 , G06F113/0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MS系统的配电网线路极限传输容量超标检测方法,涉及配电网线路运维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获通过总结目前各种配电线路接线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接线方式的自动布局算法、通过拓扑关系递推技术,从配电网末端向首端推断每条导线上所带的负荷容量、通过导线极限传输容量算法判断配电网线路是否超标、自动输出超标线路的汇总结果,为配网经济运行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本发明针在配网前期设计规划阶段以及经济运行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能够辅助配网运行人员从错综复杂的配电网系统中快速、准确定位当前潜在的极限传输容量超标导线,为后续的配网经济运行分析以及节能降损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11783.8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上海京德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测信息的线损信息规划系统,通过获得地形、海拔、当日气象信息和设置数量较少的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来模拟该地形的热能流动规律从而模拟获得热能流动模型。根据热能流动模型得到测试区的温度信息和按照现有技术计算得到的理论技术线损值与实际技术线损值的偏差建立得到温度‑线损模型。该温度‑线损模型可适应不同地区的电网,本发明系统考虑电网复杂的环境温度因素对线损产生的影响使得计算得到的理论技术线损值非常接近实际技术线损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116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211784.2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京德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6/245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管理的电网管理策略系统,预设正常线损数据库和线损类型数据库,通过对应的历史信息为新测定的数据提供判断依据,具体为:获得实际线损偏差变化图,以对应测试区的负载元器件类型和数量为索引在正常线损数据库和线损类型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从而确定实际线损情况为正常还是异常,若为异常则可获得异常线损的情况并生成对应的待维修任务。本发明在确定实际线损情况的过程中无需进行繁杂的计算即可准确获得对应的数据,计算速度快且鲁棒性高。通过预设检修信息数据库,快速确定检修人员并通过检修结果反馈模块对检修结果进行监测,只有人机检测结果均为正常才会显示检修正常,提高电网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41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95176.3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上海京德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配电变压器技术指标数据分析的智能立项方法及系统,该智能立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从各数据监测系统中获取配电变压器的身份标识数据及技术指标数据;步骤S2,基于身份标识数据将各技术指标数据进行关联及筛选,并生成立项依据数据列表;步骤S3,对立项依据数据列表中的技术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生成决策矩阵数据列表;步骤S4,基于决策矩阵数据列表,计算出各配电变压器的综合评分;步骤S5,对各配电变压器的综合评分进行排序,并按排序顺序生成立项优先次序列表;步骤S6,将立项优先次序列表进行可视化展示,用于指导配电变压器改造项目的立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83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55136.3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京德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负荷预测影响因素关联分析算法。首先,构建负荷预测的影响因子集合,集合中包含5大要素,温度,湿度,日类型,天气和降雨量;其次,将影响因素和负荷进行区间划分;接着,构建负荷与影响因素的样本集合,每一个样本包含6大要素{温度所属区间、湿度所属区间、日类型、天气类型、降雨量所属区间、负荷所属区间};然后,基于实测数据,计算每一种样本的发生概率;最后,基于样本概率分析出影响负荷的因素。本发明采用的算法在大数据样本中分析影响因素对负荷产生影响的概率,无论影响因素对负荷产生线性影响还是非线性影响,都可以有效进行分析。本发明考虑的负荷预测影响因素丰富。
-
公开(公告)号:CN120013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869059.4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50/04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方案审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AI大模型的保电方案合规性审核的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包括当前时间点以及之前共n个连续时间点的一号综合信息和二号综合信息;将一号综合信息编码为一号图结构数据,将二号综合信息编码为二号图结构数据;将一号图结构数据和二号图结构数据输入方案审核模型,方案审核模型包括第一隐藏层、第二隐藏层、第三隐藏层、第四隐藏层、第一特征融合层、第一输出层和第二输出层,方案审核模型输出表示审核结果;将方案审核模型的输出结果解码得到存在的不合规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一些特殊药品生产过程中,考虑到发酵过程对电力的影响,防止误判,从而让保电方案的合规性审核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27369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14828.0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84 , G06N3/096 , G06N3/098
Abstract: 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多变电站设备缺陷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解决变电站设备缺陷识别过程中客户端数据不可见导致特征偏移的问题;本发明在联邦学习过程中,本地端和服务器端之间不需要传递CLIP模型的视觉分支和文本分支,仅需要传递文本提示词、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参数即可实现不同服务器端的知识学习与知识融合,相比于具有大参数量的CLIP模型,极大降低了传输参数量,通过多次的本地端和服务器端的循环训练,最终得到效果最优的服务器端的全局模型,对于本地端模型,能够生成任意类别尤其是未见类别的视觉特征,减少变电站设备缺陷识别过程中服务器端数据不可见导致特征偏移的现象,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55047.8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Inventor: 胡啸宇 , 项治国 , 陈睿杰 , 徐承森 , 丁国成 , 赵昊然 , 杨海涛 , 张晨晨 , 方登洲 , 康健 , 李中 , 范澜 , 侯川 , 赵海洋 , 江涛 , 陆晓坤 , 刘华喜 , 胡彦斐 , 王淑芳 , 汪燕 , 安培 , 刘书剑 , 朱世忠 , 葛厚磊 , 英剑超 , 孙明柱 , 柏同杨
IPC: G06Q50/26 , G06Q50/06 ,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碳回收的光伏电站碳排放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光伏电站组件在生成过程中的第一碳排放量、光伏电站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第二碳排放量、光伏电站组件在运维过程中的第三碳排放量、光伏电站组件在回收处置过程中的第四碳排放量;根据第一碳排放量、第二碳排放量、第三碳排放量和第四碳排放量的和,获取光伏电站组件的总碳排放量;基于总碳排放量,通过获取光伏电站投运年上网电量及区域年均电网碳排放因子,计算光伏电站碳回收时间,对光伏电站的碳排放进行评估。本发明在核算其碳排放的同时,有效直接对光伏电站发电减碳贡献评估,提升碳排放核算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142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0780052.0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台区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装置和日负荷曲线计算方法,该台区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台区配变出口单日的三相电流数据;对三相电流数据的各相电流数据分别进行曲线标准化处理,生成台区配变出口各相位的日负荷曲线;获取台区中用户的日电量数据,利用所述日电量数据和各相位的所述日负荷曲线获得所述用户各相位的日功率曲线;获取台区的潮流计算表,利用潮流计算表、台区中各用户的日功率曲线进行前推回代法的潮流计算,获得台区的理论线损。本发明的台区理论线损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日负荷曲线,以便用于观察分析用户用电的用电情况,并且还便于用来还原该台区中各时刻点潮流分布以及潮流变化,使台区理论线损的计算精确度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