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65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48543.8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零序导纳方向保护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小电流接地系统经消弧线圈并联动态小电阻接地,发生接地故障时,投入消弧线圈补偿接地电容电流至剩余电流小于10A,若8s后接地故障仍存在,投入小电阻运行,对电源侧系统零序导纳相位角进行移相;开关配置零序电压互感器测量零序电压U0,配置零序电流互感器测零序电流I0,配置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测量零序导纳相位;开关零序导纳相位保护动作阀值设置为10°。本发明采用电源侧零序导纳相位保护,不受电流幅值影响,反向测量系统导纳角与短路介质阻抗无关,且不受安装方向影响,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高阻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幅值小难以测量、动作选择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7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48864.8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保护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变电站内将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经消弧线圈并联动态小电阻接地,消弧线圈容量按照线路电流电容校核,使消弧线圈补偿处于过补偿状态;监测母线零序电压,当母线零序电压达到30V,投入消弧线圈补偿,当母线零序电压低于30V,退出消弧线圈补偿;零序电压未消失投入动态小电阻并合理控制切除接地故障。本发明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在站内进行接地方式改造并合理控制,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检测不准确、处理耗时耗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78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148857.8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H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零序保护整定配置方法,包括:将配电网从主变端到负荷端分为网源层、主干层、分支层、接入层,分别对应变电站出线开关、分段开关、分支开关和分界开关,并分别配置两段式零序过流保护;变电站出线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延时3.0s,分段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在2.0至2.9s内以0.2s级差配合,分支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在1.0至1.9s内以0.2s级差配合,分界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延时0.6s;接地变压器间隔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按照变电站出线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定值整定,延时3.2s。本发明采用零序分层分级保护整定方案,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保护动作选择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78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48857.8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H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零序保护整定配置方法,包括:将配电网从主变端到负荷端分为网源层、主干层、分支层、接入层,分别对应变电站出线开关、分段开关、分支开关和分界开关,并分别配置两段式零序过流保护;变电站出线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延时3.0s,分段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在2.0至2.9s内以0.2s级差配合,分支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在1.0至1.9s内以0.2s级差配合,分界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延时0.6s;接地变压器间隔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按照变电站出线开关零序过流I段保护定值整定,延时3.2s。本发明采用零序分层分级保护整定方案,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保护动作选择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48860.X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保护的站外接地配置方法,包括在小电流接地系统变电站两段母线的站外10kV馈线上通过接地变压器引出系统的中性点并经电阻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电阻退出,检测到零序电压超过30V时延时自动投入电阻;电阻阻值选择30欧姆,接地变压器的容量按照电阻容量的十分之一配置,接入接地变压器的馈线其出线开关的零序保护退出。本发明通过在站外10kV线路上引出系统中性点并经动态小电阻接地,解决了因早期农网线路没有消弧线圈接地变间隔的短板,无需站内间隔,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保护提供零序回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78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48542.3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H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分层分级保护整定计算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功能将配电网从主变端到负荷端分为网源层、主干层、分支层、接入层,分别对应变电站出线开关、分段开关、分支开关和分界开关;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配置三段式过流保护,分段开关、分支开关、分界开关保护配置两段式过流保护;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II段延时0.3s,分段开关、分支开关、分界开关保护I段与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II段依次采用100ms级差进行配合;同层保护发生同跳时采用重合闸及后加速对选择性进行补救。本发明采用分层分级保护整定方案,解决了配电网保护难以整定、保护动作选择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0148543.8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零序导纳方向保护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小电流接地系统经消弧线圈并联动态小电阻接地,发生接地故障时,投入消弧线圈补偿接地电容电流至剩余电流小于10A,若8s后接地故障仍存在,投入小电阻运行,对电源侧系统零序导纳相位角进行移相;开关配置零序电压互感器测量零序电压U0,配置零序电流互感器测零序电流I0,配置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测量零序导纳相位;开关零序导纳相位保护动作阀值设置为10°。本发明采用电源侧零序导纳相位保护,不受电流幅值影响,反向测量系统导纳角与短路介质阻抗无关,且不受安装方向影响,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高阻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幅值小难以测量、动作选择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97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743103.7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就地隔离单相接地故障的阻性相位检测方法,涉及配电系统保护技术领域。该就地隔离单相接地故障的阻性相位检测方法利用二次装置对接地故障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之间的相位判别,实现接地故障检测和保护动作切除。装置自动研判方向的正确性,保证零序相位方向的可靠运作。依据保护原理,可实现千欧级接地故障的检测的突破,彻底解决零序过流保护的百欧级的困扰,实现接地故障由顺序拉路到自动跳闸重大变革。阻性相位检测技术能够做到保护的最简化整定,避免复杂的人工整定计算,大大降低了保护应用门槛,适用性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97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743103.7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就地隔离单相接地故障的阻性相位检测方法,涉及配电系统保护技术领域。该就地隔离单相接地故障的阻性相位检测方法利用二次装置对接地故障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之间的相位判别,实现接地故障检测和保护动作切除。装置自动研判方向的正确性,保证零序相位方向的可靠运作。依据保护原理,可实现千欧级接地故障的检测的突破,彻底解决零序过流保护的百欧级的困扰,实现接地故障由顺序拉路到自动跳闸重大变革。阻性相位检测技术能够做到保护的最简化整定,避免复杂的人工整定计算,大大降低了保护应用门槛,适用性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2751439U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21778604.6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解式变电站户外GIS设备防护装置,涉及变电设备运维检修领域,为解决GIS设备需设置在户外,但没有较方便的可拆解式防护装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固定安装在框架上端的顶棚和多个百叶栅板墙面,框架的四边和四个竖直的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支撑架,相邻的支撑架之间自下至上可拆卸安装有若干个百叶栅板墙面;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变电站户外GIS设备隔阳、阻雨、通风等环境要求,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迅速实现拆解,不影响主设备检修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