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16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62043.3
申请日:2023-04-03
申请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38 , H02J3/00 , G06Q10/0635 , G06Q50/06
摘要: 一种分布式电源频繁并离网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未考虑在保护装置作用下的分布式电源频繁并离网对电网造成影响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电网的拓扑结构、各节点的用电功率和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计算电网潮流以及节点电压偏移,根据预设的电压上限值、下限值,循环判断并入节点的分布式电源是否存在频繁并离网情况,从而对分布式电源频繁并离网的风险进行评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析过程清晰、效率高,对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结构的电网具有普遍适用性,并且能准确反映实际工程中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10453.8
申请日:2023-05-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分区用能管控方法,其步骤包括:1基于分布式发电和负荷一天内24小时的预测值,确定每小时储能充放电功率;2计算配电网各分区的负荷和分布式发电预测总功率;3在实际运行阶段,根据每小时的实际负荷功率和实际分布式发电功率,根据相邻分区的相关信息,计算各分区需求响应负荷。本发明采用两阶段控制框架,实现储能和需求响应的分区域协调调度,从而能解决含分布式发电、储能和需求响应负荷的配电网分区用能管控问题,有助于提升分布式发电的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10466.5
申请日:2023-05-08
IPC分类号: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3/126 , G06N3/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储能的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方法,包括:1、获取虚拟储能系统可调有功、无功功率范围,建立虚拟储能出力的数学模型;2、构建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上层模型,确定上层目标函数,获取上层控制模型约束;3、构建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下层模型,确定下层目标函数,获取下层控制模型约束;4、采用NSGA‑II算法和引入人工蜂群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分别对上下层控制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迭代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博弈,以迭代更新的方式实现上下层决策变量的传递,得到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模型的Nash均衡解。本发明能有效解决新能源参与下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问题,并提高分布式资源消纳能力,从而保障配电网安全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298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62047.1
申请日:2023-04-03
申请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泛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考虑光伏电站接入的电力系统最大短路容量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分析技术领域,解决光伏电站并网对短路电流计算的影响问题,本发明在不考虑光伏电站的接入时,采用节点注入电流法计算系统内各点电压和故障点三相短路电流;考虑光伏电站接入时,根据短路时刻相位角与光伏电站提供的最大短路电流之间的约束关系分别计算各光伏电站提供的短路电流,再累加至不考虑光伏电站的接入时计算的短路电流之上,再通过修正故障支路短路电流,最后输出短路容量计算结果;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理论求解短路电流步骤中的迭代计算过程,计算速度快,可实现性强且不存在收敛性问题,根据实际电力系统进行带入计算,具有较高的短路容量计算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34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78554.4
申请日:2022-09-05
申请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寨县供电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浩 , 余修成 , 王海超 , 胡武炎 , 马俊杰 , 李周 , 韩学民 , 卓文合 , 宋华茂 , 邓启兵 , 刘俊 , 曾光 , 刘兴贵 , 李爽 , 王从春 , 姚涛 , 吴锐 , 陈志 , 陈浩 , 吴思奇 , 汪春燕 , 吴立刚 , 汪舒 , 孙飞 , 范叶平 , 李杨月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换相装置的考虑用户侧光伏接入的降损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1.通过负荷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负荷信息,并将采集的负荷信息通过通信模块传递到主机控制模块;2.主机控制模块接收负荷信息,使用实时线损率优化方法进行优化,得到需要调整的用户以及调整后相序;3.将调整方案通过通信模块传递到换相模块,通过换相模块完成负荷的相序调整;4.再次通过负荷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负荷信息,实时监控配电网线损率和三相负荷不平衡度。本发明能通过自动换相装置优化换相,为因三相负荷不平衡带来的高损耗配电网进行实时自动换相,从而实现配电网的节能降损。
-
公开(公告)号:CN11022359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14029.1
申请日:2019-07-09
IPC分类号: G09F7/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高位标示牌固定装置,包括标示牌安装座和标示牌插拔件。标示牌安装座包括基座和导航座。基座包括基座主体、空腔一和若干卡槽。导航座包括导航座主体和空腔二。标示牌插拔件包括衬板、两块外板和弹簧卡扣。衬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衬板上孔和衬板下孔。弹簧卡扣包括左卡扣、右卡扣和中间卡扣。左卡扣和右卡扣均包括卡扣主体、设置在卡扣主体中上段且向外侧凸出的若干卡齿以及设置在卡扣主体底部的钩子。弹簧卡扣穿过空腔二后伸入至空腔一内,且其卡齿卡在相应的卡槽中。本发明在标示牌更换时可以避免登杆作业,在满足监护条件下,还可以完成不停电更换高位标示牌,使变电班组能够及时方便地进行标示牌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22359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13847.X
申请日:2019-07-09
IPC分类号: G09F7/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高位标示牌安装机构,包括标示牌安装座和标示牌插拔件。标示牌安装座包括基座和导航座。基座包括基座主体、空腔一和卡槽。导航座包括导航座主体和空腔二。标示牌插拔件包括钳形卡扣、衬板和两块外板。钳形卡扣包括收缩件和牵引件。收缩件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包括第一纵向连接部、第一卡齿和第一倾斜连接部。第二卡扣包括第二纵向连接部、第二卡齿和第二倾斜连接部。第一倾斜连接部和第二倾斜连接部通过中心轴相连。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倾斜连接部相连。钳形卡扣的上端伸入至空腔一内,其卡齿卡在相应的卡槽中。本发明在标示牌更换时可以避免登杆作业,使变电班组能及时方便地进行标示牌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223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0614029.1
申请日:2019-07-09
IPC分类号: G09F7/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高位标示牌固定装置,包括标示牌安装座和标示牌插拔件。标示牌安装座包括基座和导航座。基座包括基座主体、空腔一和若干卡槽。导航座包括导航座主体和空腔二。标示牌插拔件包括衬板、两块外板和弹簧卡扣。衬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衬板上孔和衬板下孔。弹簧卡扣包括左卡扣、右卡扣和中间卡扣。左卡扣和右卡扣均包括卡扣主体、设置在卡扣主体中上段且向外侧凸出的若干卡齿以及设置在卡扣主体底部的钩子。弹簧卡扣穿过空腔二后伸入至空腔一内,且其卡齿卡在相应的卡槽中。本发明在标示牌更换时可以避免登杆作业,在满足监护条件下,还可以完成不停电更换高位标示牌,使变电班组能够及时方便地进行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223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0613847.X
申请日:2019-07-09
IPC分类号: G09F7/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高位标示牌安装机构,包括标示牌安装座和标示牌插拔件。标示牌安装座包括基座和导航座。基座包括基座主体、空腔一和卡槽。导航座包括导航座主体和空腔二。标示牌插拔件包括钳形卡扣、衬板和两块外板。钳形卡扣包括收缩件和牵引件。收缩件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包括第一纵向连接部、第一卡齿和第一倾斜连接部。第二卡扣包括第二纵向连接部、第二卡齿和第二倾斜连接部。第一倾斜连接部和第二倾斜连接部通过中心轴相连。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倾斜连接部相连。钳形卡扣的上端伸入至空腔一内,其卡齿卡在相应的卡槽中。本发明在标示牌更换时可以避免登杆作业,使变电班组能及时方便地进行标示牌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8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910058815.8
申请日:2019-01-22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寨县供电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获取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的经济成本和容量可信度代入预设的优化模型,计算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最优装机容量方案;基于所述最优装机容量方案配置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装机容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选取适当的优化目标并利用NSGA‑II算法,协调了各优化目标之间的平衡关系,有利于完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评价体系,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