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481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97153.1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网栏杆,包括底座、固定杆、顶盖,所述底座连接于固定杆的底部,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折叠支脚组件,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杆,且固定杆的侧面设置有位于翻转杆两侧的连接组件,所述顶盖活动嵌套于固定杆、翻转杆的顶部外侧,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状态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栏杆各部件装配连接的状态。本发明通过设置可折叠收纳的折叠支脚组件及连接组件,可有效增强单个栏杆的稳定性及栏杆之间的整体强度,防护网的围设方便可靠,且整体的安装、拆卸及转移简单方便;且具备倾倒或生命体闯入时的远程报警功能,增强了围栏的防护效果,便于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的工作状态,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57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82771.3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施工人员智能视频跟踪算法,包括以下步骤:S1:摄像机采集室外现场施工场景的工作图像,并根据采集的工作图像对施工人员相对位置进行人工标定;S2: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Yolo目标检测算法对步骤S1标定完成的图像数据集进行机器训练;S3:通过采用训练完毕的算法模型,对室外施工场景中的给定区域进行检测,追踪给定区域的施工人员及其运动轨迹;S4:根据步骤S3获取的跟定区域施工人员的运动轨迹,计算施工人员是否在给定区域内,进而判断是否规范作业。本发明算法步骤简单,能够大大提高室外施工现场的监控精度和效率,对施工人员进行连续的监控保证能够实时追踪不会丢失目标,有效监控施工人员的作业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1910597153.1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网栏杆,包括底座、固定杆、顶盖,所述底座连接于固定杆的底部,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折叠支脚组件,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杆,且固定杆的侧面设置有位于翻转杆两侧的连接组件,所述顶盖活动嵌套于固定杆、翻转杆的顶部外侧,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状态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栏杆各部件装配连接的状态。本发明通过设置可折叠收纳的折叠支脚组件及连接组件,可有效增强单个栏杆的稳定性及栏杆之间的整体强度,防护网的围设方便可靠,且整体的安装、拆卸及转移简单方便;且具备倾倒或生命体闯入时的远程报警功能,增强了围栏的防护效果,便于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的工作状态,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5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811482771.3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施工人员智能视频跟踪算法,包括以下步骤:S1:摄像机采集室外现场施工场景的工作图像,并根据采集的工作图像对施工人员相对位置进行人工标定;S2: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Yolo目标检测算法对步骤S1标定完成的图像数据集进行机器训练;S3:通过采用训练完毕的算法模型,对室外施工场景中的给定区域进行检测,追踪给定区域的施工人员及其运动轨迹;S4:根据步骤S3获取的跟定区域施工人员的运动轨迹,计算施工人员是否在给定区域内,进而判断是否规范作业。本发明算法步骤简单,能够大大提高室外施工现场的监控精度和效率,对施工人员进行连续的监控保证能够实时追踪不会丢失目标,有效监控施工人员的作业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9758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68706.6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储贻道 , 江海升 , 熊泽群 , 郑晓琼 , 戚矛 , 占晓友 , 张超 , 王娣 , 石玮佳 , 孟梦 , 王守明 , 郑震 , 朱成婷 , 郝韩兵 , 李冀 , 汪太平 , 常文婧
IPC: B25B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运维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带电装拆导线ID卡的装置,包括绝缘杆、连接杆、卡钳、ID卡、弹片以及调节组件。连接杆水平设置于绝缘杆的顶部,所述卡钳设置有两个,两个卡钳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连接杆的两端,所述弹片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片的一端与分别与相对的卡钳连接,两个弹片的另一端分别穿过连接杆并与调节组件的左右两端连接。该装置将ID卡设置成C型卡扣,并通过卡钳以及弹片的相互配合,使得该装置能够实现不停电安装、拆卸ID卡,操作方便快捷,安装过程无成本、无风险、高速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210201556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0838077.4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压板投退状态在线监测装置,通过变电站压板的旋钮安装在变电站压板上,其主要包括基座、压板连接片、光校验装置;所述基座的一端与压板连接片的一端通过旋钮转动连接,基座的另一端与压板连接片的另一端通过旋钮卡接;所述压板连接片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磁铁的磁铁固定夹具;所述基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通过光纤导通判断压板投退状态的光校验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根据光纤信号的通断来判断压板在“投入”或“退出”位置,实现变电站压板投退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减少了变电站压板巡视维护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213512652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2111482.1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合肥聚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L55/1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油保护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回路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对合式半圆形的护套,所述护套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渗出或漏出的所述变压器油的凹槽,所述护套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回路的管道相匹配的通孔,两个护套闭合时,通过螺丝紧固,且完全密封渗油点或漏油点。该装置通过两个对合式的护套将管道容易漏油或渗油处进行密封,确保渗漏时只能渗漏到护套内部,防止对外界泄漏,避免泄漏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变压器站的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209259531U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21572164.1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检修用便于减少放置空间的起重装置,包括底座、滑动板、蜗杆、副支柱架、防护套、绳索、固定螺栓和通孔,所述底座一侧体壁开设有支腿槽,其中,所述支腿槽内部固定安装有支腿轴,所述底座通过支腿轴与支腿相连,所述底座一侧体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板安装在滑槽内部。该装置设置有支腿槽、支腿轴、支腿和固定螺栓,通过支腿轴可以转动该支腿,而支腿的宽度等于支腿槽的开槽深度,因此支腿可以移动并放置到支腿槽内部,从而减少了支腿的放置空间,同时,该支腿上表面开设有通孔,而通孔可以安装螺栓进行固定,且固定螺栓也会进行固定,双重固定增加了固定支撑点的数量,也保证固定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1038088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030050.9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网栏杆,包括底座、固定杆、顶盖,所述底座连接于固定杆的底部,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折叠支脚组件,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杆,且固定杆的侧面设置有位于翻转杆两侧的连接组件,所述顶盖活动嵌套于固定杆、翻转杆的顶部外侧,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状态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栏杆各部件装配连接的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折叠收纳的折叠支脚组件及连接组件,可有效增强单个栏杆的稳定性及栏杆之间的整体强度,防护网的围设方便可靠,且整体的安装、拆卸及转移简单方便;且具备倾倒或生命体闯入时的远程报警功能,增强了围栏的防护效果,便于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的工作状态,实用性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47029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21715240.X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运维管理用的穿戴装置,包括盔体、摄像机、成像机构、无线通讯模块、处理机构和照明机构,盔体顶部加强筋内安装有摄像机构;盔体顶部缓冲层内由前到后分别设有成像机构、无线通讯模块和处理机构;盔体两侧外壁均安装有壁腔,所述壁腔上、下两部分别安装有LED灯和拾音器;盔体帽檐处下方固定有护目镜;盔体两侧护耳处安装有骨传导耳机。本实用新型利用无线通讯模块将摄像机构和拾音器采集的信息传输到云端,而成像机构和骨传导耳机将外部信息传输给佩戴者,同时处理机构不仅能够控制各个机构、模块的工作,还可以通过内置的语音识别系统识别佩戴者的语音指令,处理机构根据指令可以控制各个机构、模块完成任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