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51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1620.6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利辛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潮流分析的电源并网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电源并网后,对目标电网区域进行潮流计算;基于潮流计算结果识别所述目标电网区域内线路状态;根据所述线路状态确定并网控制策略;按照所述并网控制策略对所述目标电网区域执行相应的控制。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电源并网基于线路的状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进行相应的控制,提升了并网控制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51628.2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涡阳县供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站域备自投一体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参数信息和开关运行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电气参数信息和所述开关运行状态信息确定故障类型;在所述故障类型为主进线故障时,执行进线备自投逻辑,以自动切换到备用进线,并通过所述备用进线继续供电;在所述故障类型为主变压器故障时,执行主变备自投逻辑,以自动切换到备用变压器,并通过所述备用变压器继续供电,所述进线备自投逻辑和所述主变备自投逻辑之间可相互切换。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通过一体化装置同时实现进线备自投与主变备自投功能,无需额外增加屏柜数量、设备台数,节约了屏位资源,降低了施工难度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36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1023054.6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站用光源优化的光纤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光谱仪、光纤光栅、耦合器、衰减器。耦合器连接多个衰减器,每一个衰减器连接一个光纤光栅,n个光纤光栅支路连接光谱仪。光源发射的光通过耦合器进入n个光纤光栅支路,再通过光纤光栅反射回来,衰减器用于调节经光纤光栅反射的反射光的峰值,最终在光谱仪中形成反射光谱。本发明光纤测试系统能够产生不同频谱的光源;光纤测试方法通过对光纤测试系统的光源以及光源频谱进行优化选择和控制,以达到对光纤衰耗进行精确测试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22997.5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朋宇 , 马战磊 , 闫帅 , 王高洁 , 荆林远 , 谭勇 , 张奥 , 苏猛猛 , 李强 , 戴明明 , 王康 , 唐翱 , 陈新宇 , 杨光辉 , 王亚坤 , 蒋冬 , 王朋飞 , 李艳秋 , 陈静 , 张艳 , 丁亚楠 , 刘鑫 , 曹昊 , 李博
Abstract: 涉及电力设备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耐压试验接线辅助设备,包括绝缘杆、设置在所述绝缘杆上部的安装框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框上部的顶架,还包括:动力件,设置在所述绝缘杆相近所述安装框的一侧;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内部,所述限位框相应所述卡块为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卡块的卡槽,另一个所述转动杆通过第二套环与所述卡块相连,本发明可以避免准备绝缘梯具、升降车或斗臂车等辅助工具,避免登高带来的工作复杂、坠落风险和高电压风险,以及避免由于风力过大等原因导致固定不稳带来的施压点脱落进而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而且提高了试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9683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663037.8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基于信息特征识别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在光电复合电缆两端安装的行波检测装置;依据光电复合电缆的光纤链路是否损坏,分两种情况计算故障测距。采用该方法后在光电复合电缆两端不再需要加装GPS等对时同步装置,而只需要在光电复合电缆两端设置信息特征识别模块,信息特征识别模块为软件模态,不需要额外硬件装置。在光电复合电缆发生故障时,光电复合电缆两端安装的行波检测装置会检测到行波信号,依据光电复合电缆光纤链路是否损坏,分两种情况讨论计算故障测距。光电复合电缆基于本发明测距方法,具有不需要额外加装高精度GPS硬件装置、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提高光电复合电缆测距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74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528919.4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站用光纤流量传输速率预测方法,单位时间内在光纤始端发送标记好的原始信息类数据,在光纤对端接收得到原始信息类数据序列;对原始信息类数据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多组具有不同特征的数据序列,通过计算获得各组数据的权重系数;对多组具有不同特征的数据序列进行预测;将多组具有不同特征的数据序列所得到的预测结果按照计算出来的权重系数进行线性叠加,叠加后的结果作为下一时刻的流量传输速率的预测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站用光纤流量传输速率预测系统。本发明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分解后的各子分量分别预测,使得预测效果有明显的提升,最后叠加得出预测结果,具有高预测精度、更好的鲁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3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23054.6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站用光源优化的光纤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光谱仪、光纤光栅、耦合器、衰减器。耦合器连接多个衰减器,每一个衰减器连接一个光纤光栅,n个光纤光栅支路连接光谱仪。光源发射的光通过耦合器进入n个光纤光栅支路,再通过光纤光栅反射回来,衰减器用于调节经光纤光栅反射的反射光的峰值,最终在光谱仪中形成反射光谱。本发明光纤测试系统能够产生不同频谱的光源;光纤测试方法通过对光纤测试系统的光源以及光源频谱进行优化选择和控制,以达到对光纤衰耗进行精确测试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831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3499.3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10L25/51 , G10L19/02 , G10L19/022 , G10L25/18 , G01S3/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多源异常声音信号的定向方法,其包括步骤:采用声音传感器阵列采集变电站的声音信号;基于所述声音信号,采用基于随机矩阵的GMUSIC方法,构建变电站声音阵列的空间谱函数;对所述空间谱函数进行谱峰搜索,将获得的若干个谱峰对应的若干个角度作为多源异常声音信号的定向结果。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多源异常声音信号的定向系统。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多目标声源进行定向,并且可以更好地分辨出相邻声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8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80116.3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安徽耐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隐患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供电系统电能隐患监测终端,终端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上位机基于LabVIEW和MATLAB,且上位机包括数据分析模块、显示模块、电网供电系统综合数据库、网络传输模块和预警模块;下位机工业级微处理器为核心,包括电流信号采集模块和网络传输模块;通过终端实时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过电压、过电流,评估过电压、过电流对线路绝缘造成的影响;同时实时监测线路的局部放电,评估线路中的薄弱点,配合管理人员开展精准检修,强化隐患预控,将电网运行风险将至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60030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636238.9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域全站备自投装置策略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梳理典型变电站备自投接线方式、备自投运行方式在线辨识、站内不同备自投之间的配合与闭锁、重载变电站备自投自动投退策略、站域备自投装置一体化集成策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变电站多套备自投对应多套装置的成本较高、信息交互性差的缺陷,优化了站内备自投之间的实时性配合,保证变电站主变故障不会造成局部失电,并将备自投动作导致重载情况下的处理策略应用于其中,应用电网拓扑分析、在线辨识、备自投逻辑判断、光纤通讯与电力电子装置应用技术,将传统变电站内独立的各套备自投集中到一套装置中实现,形成一种站域全站备自投装置,为提高智能电网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