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区域配电网的光伏储能联合运行单元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560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1202396.3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一种接入区域配电网的光伏储能联合运行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其运用小波包‑模糊平抑策略将电池储能配置在光伏侧以平抑其输出,建立以电压各母线电压偏差之和、总有功网损、储能寿命损耗、储能容量利用率考核指标为基础的优化模型以综合考核光伏输出间歇性对系统及储能的影响,以储能容量和最大充放电功率为优化变量,采用量子编码的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小波包将光伏发电波动性特征进行分离,增加储能电池对高频随机性波动的抑制能力,通过模糊控制降低了储能电池动作的频度,兼顾了抑制效果与储能电池寿命,降低了储能电池使用成本。对于滤除高频分量后的低频功率波动进行优化处理,可避免在未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后的波动加剧。

    一种接入新能源的地区电网可灵活调节电源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5266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1214864.9

    申请日:2016-12-26

    Abstract: 一种接入新能源的地区电网可灵活调节电源配置方法。其包括采集电气状态监测数据;生成相关系数矩阵;利用FCM算法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聚区;然后在每一分区中按隶属度大小分别选出最大、最小及中间相关节点;在需要接入新能源的电源节点分区内,分别在上述最大、最小及中间相关节点处按可选方案虚拟配置作为新能源的可调节电源等步骤。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了电网SCADA系统的电网历史数据来进行电网规划的扩展,采用多元数理统计方法,有效利用历史数据,无需潮流计算,通过节点电压相关性分析表征节点间电气距离,无需迭代计算,模型更为精确,更能反映实际负荷特性与电网网架结构,便于间歇性电源的大量灵活接入和电网的稳定控制。

    一种接入新能源的地区电网可灵活调节电源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52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14864.9

    申请日:2016-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2 H02J3/382 H02J3/00 H02J2003/007

    Abstract: 一种接入新能源的地区电网可灵活调节电源配置方法。其包括采集电气状态监测数据;生成相关系数矩阵;利用FCM算法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聚区;然后在每一分区中按隶属度大小分别选出最大、最小及中间相关节点;在需要接入新能源的电源节点分区内,分别在上述最大、最小及中间相关节点处按可选方案虚拟配置作为新能源的可调节电源等步骤。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了电网SCADA系统的电网历史数据来进行电网规划的扩展,采用多元数理统计方法,有效利用历史数据,无需潮流计算,通过节点电压相关性分析表征节点间电气距离,无需迭代计算,模型更为精确,更能反映实际负荷特性与电网网架结构,便于间歇性电源的大量灵活接入和电网的稳定控制。

    接入区域配电网的光伏储能联合运行单元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5604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202396.3

    申请日:2016-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10/566 Y02E70/30 H02J3/32 H02J3/383

    Abstract: 一种接入区域配电网的光伏储能联合运行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其运用小波包-模糊平抑策略将电池储能配置在光伏侧以平抑其输出,建立以电压各母线电压偏差之和、总有功网损、储能寿命损耗、储能容量利用率考核指标为基础的优化模型以综合考核光伏输出间歇性对系统及储能的影响,以储能容量和最大充放电功率为优化变量,采用量子编码的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小波包将光伏发电波动性特征进行分离,增加储能电池对高频随机性波动的抑制能力,通过模糊控制降低了储能电池动作的频度,兼顾了抑制效果与储能电池寿命,降低了储能电池使用成本。对于滤除高频分量后的低频功率波动进行优化处理,可避免在未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后的波动加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