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515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07023.7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赋存形态的纳米粒子改性绝缘油制备方法,属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中绝缘油处理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油酸乙醇溶液、六亚甲基四胺乙醇溶液,然后与绝缘油混合均匀,加入十六烯在搅拌、恒温水浴条件下持续反应。本发明方法有效消除了铁的不同赋存形态对绝缘油老化及电气性能的影响,成功解决了不同赋存形态发生的团聚、沉淀等行为;铁的不同赋存形态都可以形成改性纳米粒子,显著提高绝缘油的绝缘性能及导热性能;形成的纳米粒子可捕获绝缘油老化过程产生的氧分子及吸附金属离子,延缓绝缘油的老化;本发明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515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307023.7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赋存形态的纳米粒子改性绝缘油制备方法,属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中绝缘油处理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油酸乙醇溶液、六亚甲基四胺乙醇溶液,然后与绝缘油混合均匀,加入十六烯在搅拌、恒温水浴条件下持续反应。本发明方法有效消除了铁的不同赋存形态对绝缘油老化及电气性能的影响,成功解决了不同赋存形态发生的团聚、沉淀等行为;铁的不同赋存形态都可以形成改性纳米粒子,显著提高绝缘油的绝缘性能及导热性能;形成的纳米粒子可捕获绝缘油老化过程产生的氧分子及吸附金属离子,延缓绝缘油的老化;本发明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09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07202.0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中铁赋存形态提取及其测定方法,属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中变压器油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去离子水对油样中自由离子态铁进行萃取,通过硝酸对萃取后的油样进行提取,得到无机络合态铁;利用乙腈萃取有机络合态铁,油样中剩余的为残渣态铁。本发明方法基于连续提取技术,将铁赋存形态分为自由离子态、无机络合态、有机络合态、残渣态,对于评估变压器油电气及化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变压器油中铁赋存形态分析,为变压器油中铁含量作为变压器故障诊断的信息载体提供理论依据;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394631.7
申请日:2022-11-0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负荷波动频率特性的三相不平衡负荷换相控制方法,属于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治理技术领域。构建含负荷波动频率特性的换相式负荷自动均衡控制系统,含负荷波动频率特性的换相式负荷自动均衡控制方法,并进行验证。优点是详细分析了考虑负荷波动频率特性的换相式不平衡负荷自动均衡控制系统的结构,并设计了其换相流程及控制策略,系统性地说明了基于复合式开关的换相单元的断路器和晶闸管的控制流程。通过构建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模型,证明了本发明能够高效地实现三相不平衡治理,通过考虑负荷波动频率特性的负载自动平衡方法进行换相后,有效降低了三相不平衡程度,低压配电网能够以较为优良的状态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381335.3
申请日:2022-11-0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换相重叠的三相负荷无间断换相控制方法,属于智能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换相技术领域。采用基于晶闸管的无缝换相装置,该装置采用反向并联的晶闸管与机械开关并联的复合开关,减小装置损耗的同时降低了装置成本。优点是采用的无缝换相控制方法可实现负载的0ms相别切换,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换相过程对负荷的冲击,在带电情况下实时进行负荷的调整,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可使供电质量得到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10941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0307202.0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中铁赋存形态提取及其测定方法,属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中变压器油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去离子水对油样中自由离子态铁进行萃取,通过硝酸对萃取后的油样进行提取,得到无机络合态铁;利用乙腈萃取有机络合态铁,油样中剩余的为残渣态铁。本发明方法基于连续提取技术,将铁赋存形态分为自由离子态、无机络合态、有机络合态、残渣态,对于评估变压器油电气及化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变压器油中铁赋存形态分析,为变压器油中铁含量作为变压器故障诊断的信息载体提供理论依据;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17107.1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26 , H02J3/14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K‑Means和RBF的三相不平衡附加损耗计算方法,属于涉及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附加损耗计算领域。提取台区电气特征参数,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改进的K‑means聚类方法将数据聚类,将聚类结果三相不平衡损耗归一化处理,利用RBF神经网络算法计算三相不平衡附加损耗。有益效果是,通过分析RBF神经网算法在线路损耗计算中的应用,同时针对配电网样本数据多样性的问题,采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对低压配电网更为精准的附加损耗计算分析和进一步的降低损耗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29903.7
申请日:2022-12-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度和动作次数的三相负荷平衡优化方法,属于三相负荷平衡优化控制方法。在低压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度的计算中考虑了功率因素的影响,能够更为准确和全面的判断三相不平衡状态,优化控制方法以三相不平衡度和换相开关动作次数最小为多目标函数,并使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所建立的优化模型,从而得到智能换相开关组的最优调控方法。有益效果是针对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度的判断标准更为精确和全面,使配电台区三相负荷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以达到改善三相不平衡的目的,能够全面和准确的对配电台区的三相不平衡程度进行判断,在保证三相不平衡改善效果的同时减小换相开关的投切次数,提高了设备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4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54653.4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物资抽检结果综合评价方法属于物资质量评估技术领域。相比于传统的物资抽检试验结果仅由合格与不合格作为物资评价结果,本发明以历史检测数据的概率指标作为评分标准,对其中的考核项目检测结果进行评分,最终得到检测样品的综合评分,对抽检样品的质量和性能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通过评分可以量化各项指标,能有效反映各个样品的质量差别,客观体现出被检测样品的性能指标在整体行业中所处于何种位置,实现产品对质量的维度刻画与体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33220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710680794.4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智能化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短路故障时继电器保护方法,属于分布式电源故障保护技术领域,包括三相短路状态保护、两相短路状态保护及单项短路状态保护。本发明通过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短路故障进行判断并智能自动开启相应的保护命令,分别相应进行三相短路状态保护、两相短路状态保护或单项短路状态保护,通过对继电器进行保护,从而保障了整个电网线路的安全。判断时间短、快速有效,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电网中其他电力设备因为电路故障造成损坏的几率,适合在电网中普及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