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755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6665.2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春工程学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7/10 , H02J3/38 , G06F113/04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评估源网荷储协同接纳新能源能力的方法,属于新能源电力系统技术领域,首先,建立多灵活性资源灵活互动特性的刻画方法,兼顾配电网新能源消纳水平与经济运行,构建考虑多灵活性资源协调调度的新能源优化消纳模型;然后,为寻找优化消纳模型非支配解的可行域,建立多目标优化求解方法,并提出一种复合型线性化策略,将复杂的多目标非线性非凸优化消纳模型转换为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优化问题,并采用含线性递减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所建模型。本发明从整体上协调调度多灵活性资源,最大化利用多环节灵活互动特性消除限制新能源消纳的制约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69755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82979.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F18/00 , G06F18/10 , G06F17/16 , G06F123/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最优模态分解的机电振荡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从环境激励下即含有噪声信号的量测数据中提取机电振荡模态的最优模态分解(OMD)方法,本发明采用基于Grassman流形的迭代优化过程来增强对测量噪声的鲁棒性,使得本发明不需要DMD算法,使用适当的正交分解(POD)来固定低维子空间。本发明利用多通道广域测量数据更加可靠地提取频率、阻尼比和振型,与原始DMD和Prony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更好的提取精度和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实用价值更高。本发明旨在从含噪声的同步相量数据集中提取可靠的机电模式,以评估小信号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3420.3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风光互补特性的容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基于目标时刻的风电理论出力、风电机组风速、风电场等效平均风速和光伏出力,确定风电出力率和光伏出力率;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对风电出力率和光伏出力率进行计算,得到风光出力率的联合概率分布;基于风光出力率的联合概率分布,确定风光出力的相关性系数;基于对风光出力的相关性系数的分析,建立风光联合出力的负荷匹配度目标函数、平均度电成本函数,以及风光互补约束条件,采用改进型非劣分类遗传算法对负荷匹配度目标函数和平均度电成本函数求解,并基于分类策略对求解得到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排序,将最优结果作为最终的容量配置。本发明可以提高风光容量配置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7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6255.0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HHT的风电场内部机组聚合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基于尔伯特黄变换HHT提取直驱风电机组振荡模式,进而采用相似理论定义直驱风机同调机组划分指标,即通过确定直驱风机间振荡模式相似度,应用相似振荡模式中的频率、阻尼、幅值确定同调机群,以直驱风机输出有功功率为权重计算等值机的暂态内电势等参数。本发明可有效提取直驱风机动态振荡特性,所提定量指标不受观察人员经验准确性及视觉误差的影响,分群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反应风电场中直驱风机动态变化;同调机组确定所需特征量获取较容易,且原理和算法简单,可以满足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需求,适用于直驱风机保护、暂态控制等的研究和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07788.5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网侧套管的故障检测装置,变压器网侧套管与变压器连接,变压器网侧套管设有油头活口;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油气检测机构和控制单元,壳体与油头活口之间连接有油气分离阀,油气分离阀的进油口和进气口分别连接有导油管和导气管;本发明采用下安装座和上安装座对透视仓的两端进行封闭,由活塞板将透视仓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并通过油气分离阀将导油管和导气管分别连通活塞板下方和上方的空腔,通过电机驱动活塞板竖直滑动,进行油液和气体的抽取和泵送,同时由油液探头和气体探头对抽取的油液和气体进行检测,更加便于实时检测套管内的油液状态和气体数据,能够实时监测变压器网侧套管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6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199978.4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压器振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两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和连接装置,当设备使用时,反作用力迫使活动杆回缩至滑块的内部,调节板倾斜转动一定角度,进一步卡死,抵消电线杆与卡套内部的间隙,增大摩擦力,防止掉落,加强筋提高结构强度,底座与连接板连接,顶板和侧板将变压器的压力水平均匀分摊,减小局部压强,防止脆性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415668.3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源荷互动的分布式能源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配电网互动模式建立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的源荷互动相应模型;建立基于计及源荷互动相应的主动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基于改进粒子群双层规划求解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本发明对主动配电网的电源与用户的互动模式进行分析详细分析,提出了计及源荷互动响应的分布式电源双层规划模型和基于改进粒子群双层规划求解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在考虑需求响应资源对规划的影响下,充分发挥用户侧资源以实现电源‑用户的有效互动,为配电网运营商提供了成本更低的可调度资源,大大地降低了配电网的运行成本,使配电网的配置效果达到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096644.6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王志伟 , 杨晶莹 , 李德鑫 , 吕项羽 , 刘畅 , 张家郡 , 张海锋 , 董鹏旭 , 陈锡昌 , 苗文强 , 王永利 , 刘浩 , 栗奕博 , 延子昕 , 许苗苗 , 王佳蕊 , 庄冠群 , 孟祥东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能量转换设备和储电设备的设备参数,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成本模型和设备约束模型;基于运行成本模型和设备约束模型建立RL智能体模型;将综合能源系统的实时能源购买价格、实时能源负荷和实时新能源出力输入RL智能体模型,得到储电设备的动作;基于储电设备的动作、运行成本模型和设备约束模型,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计算能量转换设备的动作。本发明将储电设备的动作作为远视动作,先通过RL智能体模型确定远视动作使得储电设备的累积效果最大化,再在远视动作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短时动作,避免了无效探索,从而提高对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的效果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89815.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灵活性储能的激励措施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动汽车调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动汽车及电网的基础数据;对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基础数据;将电动汽车作为可调控负荷,基于激励需求响应机制建立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管理模型;将预处理后的基础数据输入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管理模型,对电动汽车的灵活性储能进行调控。本发明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32613.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多主体协同规划优化技术领域,提供了多主体配电网协同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多主体配电网协同规划方法包括:分别构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源侧、网侧、荷侧和储侧的收益模型;基于源侧、网侧、荷侧和储侧的收益模型,构建以参与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配电网源‑网‑储协同规划模型;求解配电网源‑网‑储协同规划模型,得到计及源、网、储三方的协同规划方案。本申请考虑源‑网‑荷‑储四方主体的利益诉求,有助于调动各方主体参与电网规划的积极性,在保证配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有效促进配电网新能源消纳,提升配电网整体规划运行水平,且提供的配电网源‑网‑储协同规划模型兼顾了参与规划的多方主体的利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