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56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99810.X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L43/08 , H04L43/50 , H04L67/104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链桥评价方法、装置和设备,在确定不同目标发送规则对应的N个测试用例后,基于源链信息、目标链信息、目标跨链智能合约以及各个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发送规则,将测试用例发送至目标链,以触发跨链事件;通过监听目标链的响应事件,得到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响应信息,再基于各次测试用例对应的响应信息计算得到测试用例对应的基础业务性能指标;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不同变量组合环境下的各个基础业务性能指标的评分值,基于基础业务性能指标的评分值计算N个测试用例对应综合评分,对综合评分结果进行排序,得到性能评分最优的跨链桥方案,为跨链桥设计开发者优化方案提供更全面、更客观的参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5155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689400.8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6F16/33 , G06F40/211 , G06F40/284 , G06F40/29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威胁情报文档实体关系提取方法及装置,获取目标文档和目标实体集合;对目标文档进行句子拆分,得到目标文档对应的句子序列;分别将句子序列中的每N个连续的句子构建成每N个连续的句子对应的句子集合;基于目标实体集合,确定每个句子集合对应的各个目标实体;针对每个句子集合,对句子集合对应的各个目标实体进行两两组合,生成至少一个实体组合;针对每个实体组合,利用预先构建的实体关系提取模型,对实体组合和所述实体组合对应的句子集合进行处理,得到实体组合对应的实体关系结果,实现了网络威胁情报文档级别的实体关系提取,解决了威胁情报文本过长而无法有效提取关键关系问题,提升了区块链网络威胁分析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41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55559.3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联盟链的充电交易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管理模块、区块链模块,该区块链模块中包括至少一个可以用于存储相应数据的目标区块;其中,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当目标充电装置存在充电交易时,获取该目标充电桩的充电交易数据;区块链模块,用于在目标区块上存储该目标充电桩的充电交易数据。可见,由于存储于区块链上的数据具有不可伪造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因此,管理部门所获取的充电交易数据的准确性以可靠性可以得到保证,通常可以避免存在虚假的充电交易数据,而且,由于区块链上的充电交易数据的可信度较高,因此,管理部门也可以无需再执行繁琐的审核以及确认过程,简化管理部门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1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48881.2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信用值的数据共享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分析目标主体对目标类型文件的历史数据访问行为,能够量化评估目标主体在目标类型文件下的信用值,进而根据信用值所在的信用等级来确定目标主体在目标类型文件下的访问文件,进一步基于该访问权限对目标主体在目标类型文件下的权限进行控制。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信用值的数据共享控制,在保证数据共享安全的同时,提高不同主体的数据访问效率、以及数据访问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24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370723.6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21/6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与标识技术的金融数据溯源方法,可以将金融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中用于数据溯源,由于区块链中的数据不可篡改,因此,有效提高了溯源数据和流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具体地,第二设备可以将第一加密数据发送给第一设备,由第一设备将第一加密数据存储至区块链中。第一设备将第一加密数据存储至区块链中时,可以获取第一标识,将第一标识和第一加密数据对应存储至区块链中。第一设备将第一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一标识对应存储至区块链中之后,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标识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已成功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该第一标识可以作为第一加密数据的索引,以便于对第一加密数据进行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7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781573.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侧链技术的智慧能源多微网系统,建立了“主‑侧”链为核心的联盟链式结构,以能源主链为基础,按照业务应用生成至少一条侧链,能源主链用于实现跨链交易的可靠性验证,不存储具体跨链交易数据,对能源主链的存储能力和算例要求比常规存储数据型区块链低,侧链则用于执行具体跨链交易,有效降低了能源主链的存储压力,间接扩大了系统存储容量。因此,本发明有效满足了微网数据交互和业务协同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存储量、吞吐量、实时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50550.9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链上反窃电管理方法及装置,接收用电数据,判断用电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要素存证规则以及是否完整;在用电数据满足预设的要素存证规则且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将用电数据上传至区块链;基于共识算法验证用电数据是否被篡改,若未被篡改,依照智能合约验证用电数据对应的用电用户是否为窃电用户;若为窃电用户,基于用电数据生成电子诉讼数据证据包,以令电力公司基于电子诉讼数据证据包提出诉讼请求。上述过程,将用电数据基于区块链进行存储,并基于用电数据生成对应的电子诉讼包,全过程均基于区块链进行,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的特性,避免了在解纷或庭审过程中容易遭受对方质疑,不利于整体案件处理和举证工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3281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84367.8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应用于区块链。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需求信息与供给信息;通过智能合约获得所述需求信息与所述供给信息的匹配度;当所述匹配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获取记账节点;向所述记账节点广播所述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当所述记账节点通过共识机制验证成功后,结算所述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本申请提供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管理方法,采用多级异步分层调用机制,提高了交易的执行速度,从而满足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的高并发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0206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290032.1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税务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对税务信息进行共享以及风险评估时,在税务机构、金融机构、第一代理节点和第二代理节点之间能够基于区块链有效的提高税务信息的共享便利性且保护税务信息的安全。另外,在税务信息共享过程中,通过设置重加密数据的使用优先级,对应可信的金融管理机构,可以解密使用,对应半可信的共识节点,需要与数据提供方进行验证后使用,提高了共享数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70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81573.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侧链技术的智慧能源多微网系统,建立了“主‑侧”链为核心的联盟链式结构,以能源主链为基础,按照业务应用生成至少一条侧链,能源主链用于实现跨链交易的可靠性验证,不存储具体跨链交易数据,对能源主链的存储能力和算例要求比常规存储数据型区块链低,侧链则用于执行具体跨链交易,有效降低了能源主链的存储压力,间接扩大了系统存储容量。因此,本发明有效满足了微网数据交互和业务协同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存储量、吞吐量、实时性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