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914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611136607.8
申请日:2016-12-09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该装置用于加热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该装置包括:至少一片加热板,加热板与动力电池的一个侧面相邻设置,用于产生热量以提高动力电池所处环境的温度,其中,加热板采用热传导率高于预设阈值的材料;至少一个控制电路,与至少一片加热板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控制对应的加热板是否产生热量;处理器,分别与至少一个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输出控制指令以指示至少一个控制电路是否控制对应的加热板产生热量。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的加热方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05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293838.3
申请日:2016-05-05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换电站充电效率的计算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目标动力电池的数量以及第二目标动力电池的数量,其中,第一目标动力电池为目标时刻充换电站内电量满电的动力电池,第二目标动力电池为目标时刻电量低于预设电量的动力电池;判断第一目标动力电池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二目标动力电池的数量;在判断出第一目标动力电池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目标动力电池的数量的情况下,计算第三目标动力电池的数量,其中,第三目标动力电池为目标时刻充换电站内正在充电的动力电池;根据充换电站内充电机的数量和第三目标动力电池的数量计算充电效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计算充换电站的充电效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7149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536958.7
申请日:2015-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系统。其中,该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主充电机对电池组的主回路进行充电;获取电池组中各电池的当前容量;根据当前容量计算各电池的均衡容量;发送各电池的均衡容量到各电池对应的均衡模块;以及根据各电池的均衡容量控制各电池对应的均衡模块对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通过本发明,改善了电池组中各电池的一致性,进而提高了电池组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29776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655683.4
申请日:2014-11-17
IPC: F24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网络连接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获取电动汽车空调的目标工作参数,其中,目标工作参数至少包括:目标工作状态、目标温度值、目标工作模式;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按照时间间隔获取预定的时间范围内采集车内的实际温度值;根据目标温度值和实际温度值,计算得出温度差值,并生成温度差值序列;根据温度差值序列计算实际温差变化率;将目标温度值、温度差值和实际温差变化率输入至压缩机的转速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压缩机的转速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必须进入汽车内部直接操作汽车空调,导致的在用户在汽车之外无法对汽车内部温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14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136607.8
申请日:2016-12-09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该装置用于加热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该装置包括:至少一片加热板,加热板与动力电池的一个侧面相邻设置,用于产生热量以提高动力电池所处环境的温度,其中,加热板采用热传导率高于预设阈值的材料;至少一个控制电路,与至少一片加热板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控制对应的加热板是否产生热量;处理器,分别与至少一个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输出控制指令以指示至少一个控制电路是否控制对应的加热板产生热量。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的加热方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2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38044.6
申请日:2016-12-09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温度特性测试方法和装置及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电池加热器,与电池相连接,用于加热电池;数据采集单元,与电池相连接,用于采集电池的温度参数和电参数;控制终端,与电池加热器和数据采集单元相连接,用于向电池加热器发送用于控制加热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温度参数和电参数确定电池的温度特性。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准确地了解动力电池的温度特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1103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52423.1
申请日:2016-04-21
IPC: H01M10/5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84 , H01M10/5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片的分离工艺。该分离工艺包括正极片的分离工艺与负极片的分离工艺,正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正极粘结剂与铝箔,负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负极粘结剂与铜箔,正极片的分离工艺包括:采用碱液浸泡正极片,将正极活性材料与铝箔分离,正极片的质量与碱液的体积之比小于0.2g/ml,碱液的浓度在1~3mol/L之间;负极片的分离工艺包括:采用水浸泡正极片,将负极活性材料与铜箔分离,负极片的质量与水的体积之比在0.1~0.4g/ml之间。该分离工艺的成本较低,安全性能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337328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390624.9
申请日:2014-08-08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电池的充电电路和系统。其中,该充电电路包括:第一IGBT,漏极与直流母线的正极相连接,源极与充电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与第一IGBT的漏极相连接,阳极与第一IGBT的源极相连接;第二IGBT,漏极与第一IGBT的源极相连接,源极与直流母线的负极相连接;第二二极管,阴极与第二IGBT的漏极相连接,阳极与第一IGBT的源极相连接;第一电流传感器,连接在第一IGBT的源极与充电电池的正极之间;第二电流传感器,连接在第一IGBT的源极与充电电池的正极之间;以及控制电路,与第一IGBT的栅极、第二IGBT的栅极、第一电流传感器和第二电流传感器分别相连接。通过本发明,达到了提高充电站系统的可靠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549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81954.9
申请日:2015-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互动式充电枪,包括:电力线路,具有与充电机和蓄电池相匹配的充放电接口,用于传递充电机与蓄电池之间交互的电能。以及,通信模块,具有与充电机和蓄电池相匹配的通信接口,用于传递充电机与蓄电池之间交互的通信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枪通过设置的通信模块将电网与分布式的蓄电池连接起来实现通信功能,进而实现电网与分布式蓄电池之间的信息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84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6246.2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北京市北供电气设备试验中心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的老化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检测待测电池组老化程度的检测请求之后,建立与待测电池组的连接;获取与检测请求对应的预设充放电参数;通过充放电电路按照预设充放电参数对待测电池组进行充放电测试;采集对待测电池组进行充放电测试时的电压参数和电流参数;确定电压参数和电流参数对应的电池老化数据。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电池的老化程度的速度慢的问题,实现了对电池组老化程度快速且准确地检测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