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0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292751.1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的老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高低温循环老化复合绝缘子芯棒样本;步骤2、将步骤1制作完成的复合绝缘子芯棒样本分组后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步骤3、在步骤2的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完成后,取出不同老化时间样品,测试芯棒样品憎水性能变化情况;步骤4、在步骤2的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完成后,取出不同老化时间样品,测试芯棒样品电气性能变化情况;步骤5、在步骤2的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完成后,取出不同老化时间样品,测试芯棒样品机械变化情况。本发明能够探究复合绝缘子芯棒在高低温循环老化后的性能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1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292751.1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的老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高低温循环老化复合绝缘子芯棒样本;步骤2、将步骤1制作完成的复合绝缘子芯棒样本分组后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步骤3、在步骤2的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完成后,取出不同老化时间样品,测试芯棒样品憎水性能变化情况;步骤4、在步骤2的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完成后,取出不同老化时间样品,测试芯棒样品电气性能变化情况;步骤5、在步骤2的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完成后,取出不同老化时间样品,测试芯棒样品机械变化情况。本发明能够探究复合绝缘子芯棒在高低温循环老化后的性能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38935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758318.9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培训中动态捕捉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光学三维动作捕捉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在三维空间内的预设空间内以预定频率发射红外线;针对当前发射的红外线:在三维空间内移动的手柄接收并反射当前红外线至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当前红外线入射至手柄的方向与手柄反射当前红外线的方向互为反方向;后台系统根据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发射当前红外线的时间点和接收当前红外线的时间点,计算手柄在三维空间内的当前位置坐标;后台系统根据当前位置坐标,判断手柄在当前是否超出预设范围:若手柄超出预设范围,则发出警报。本发明能够保证学员在电力培训中实时位于虚拟实验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41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61714.3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应用于SF6设备内部的多通路长光程气室;包括壳体和光学检测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环形的固定盘,光学检测装置包括N个激光收发器,N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N个激光收发器相互间隔地环设在固定盘上,且N个激光收发器通过光纤依次首尾相接;本发明结构合理,光纤从导入孔接入,激光通过光纤进入激发准直器,通过激发准直器将激光转变为平行光由对面的接收准直器接收,接收准直器把光信号接收并通过光纤传递到相邻的一个激发准直器上,往返多次后通过导出孔上的光纤引出,检测光程变为固定盘直径的整数倍,大大提高了检测光程和检测精度;固定盘可搭载于任意直径的法兰,可应用于各种规格的设备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06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37420.7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学检测六氟化硫中SO2和H2S含量的方法,通过采用高频正弦波与低频三角波叠加对激光器发出的光进行激光调制,经过调制的激光器发出的光射入被检测气室,被检测气室经过吸收之后由红外探测器所检测,检测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和锁相放大后,再经过低通滤波器进行二次谐波信号的提取,提取的信号送入计算机进行计算推演出气体中SO2和H2S浓度。本发明具有响应快速、检测精度高、温度压强可修正以及免维护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152588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20409751.4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挡板的输电线路绝缘护套,包括套管和环绕在套管上的挡板,套管管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槽连接后形成第一连接部;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一端中部凸起形成第二卡扣,另一端中部凹陷形成第二卡槽,第二卡扣和第二卡槽连接后形成第二连接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绕在套管上的挡板,增加了套管的爬电距离,可以有效的减少因污闪放电造成的线路跳闸等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绝缘护套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389014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0562761.4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用螺丝刀,包括把手和刀头,所述的把手内设有供刀头往复运动的通道,所述的刀头嵌合于通道中,所述的把手外侧设有按钮,所述的通道具有连通于把手外部的通孔,所述按钮能够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刀头相抵,所述刀头与所述按钮相抵的区域设有突出部,所述刀头的底端设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刀头均可以隐藏于把手中的设计,避免了人工置换刀头浪费时间,对通道和刀头均做出了一定的与功能相适应的改进,刀头的使用强度不容易达到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211524323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1772357.6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E04H17/00 , E01F13/02 , E01F9/615 , G08B13/1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对射报警装置,包括红外报警围栏和警示带安全围栏构成的两道防御围栏,红外报警围栏安装于警示带安全围栏的外围;所述红外报警围栏包括4个安装有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围栏支架围成的矩形围栏,每个围栏支架安装2个红外对射探测器,任意一个围栏支架与其相邻的围栏支架之间通过红外对射探测器形成探测光束;所述第二道防御围栏包括用警示带连接的安全围栏。将传统的安全围栏、安全警示带增改成一种红外对射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安装警示灯,在夜间工作可起到提示作用,并且报警装置动作后,语音提示器和手机能同时进行报警,这是第一道防线;当人通过第一道防线向前看到安全围栏或红色的安全警示带为第二道防线,双层防御系统更能保证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402737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338028.0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培训中动态捕捉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光学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在三维空间内的预设空间内以预定频率发射红外线;针对当前发射的红外线:在三维空间内移动的手柄接收并反射当前红外线至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当前红外线入射至手柄的方向与手柄反射当前红外线的方向互为反方向;后台系统根据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发射当前红外线的时间点和接收当前红外线的时间点,计算手柄在三维空间内的当前位置坐标;后台系统根据当前位置坐标,判断手柄在当前是否超出预设范围:若手柄超出预设范围,则发出警报。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学员在电力培训中实时位于虚拟实验环境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946014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22033886.6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SF6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应用于SF6电气设备的法兰盘,包括凸缘法兰,凸缘法兰外部设有光纤接头,凸缘法兰内部设有微型光路组件,光纤接头与微型光路组件对应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在SF6绝缘电气设备的凸缘法兰内部设有微型光路系统,在凸缘法兰外部设有光纤接头实现信号的接入和接出,也就是说,整个凸缘法兰就是一个检测腔体,检测腔体安装在SF6绝缘设备上,光信号直接接触内部高压气体进行检测,巡检人员只需要把光纤接入光纤接头就直接进行了内部气体含量的检测,既方便又不保。(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