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7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83083.5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国网雄安思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低压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仿真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低压台区柔性互联系统中的指定参数数据,基于指定参数数据构建得到可靠性模型,对低压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得到运行状态模拟结果,基于可靠性模型和运行状态模拟结果进行仿真,得到低压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仿真结果。本公开为低压台区柔性互联系统提供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可以为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提高了直流配网柔性互联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了直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并加强了负荷供电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4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33664.5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国网雄安思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4/00 , H02J5/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00 , H02J1/10 , H02J1/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量路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量路由系统包括交流源单元、电网单元、光伏单元和储能单元,其中,交流源单元的直流侧、电网单元的直流侧、光伏单元和储能单元均连接至直流母线。其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直流母线的母线电压Udc和储能单元的剩余电量Sbat;基于母线电压Udc和剩余电量Sbat确定能量路由系统的当前模态;基于当前模态下母线电压Udc的变化控制能量路由系统进行模态切换。能够解决直流母线能量路由系统交流端口的功率流动控制问题和并网馈电调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145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981485.1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思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安全加密机制的能源物联系统,主要涉及能源物联系统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能源物联终端加密安全措施较弱问题。包括:数据加密模块;与数据加密模块相连的数据解密模块;与数据解密模块相连的数据处理模块和外设接口模块;其中,数据处理模块与外设接口模块相连。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数据的加密,保证了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338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21192.X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思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源舱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信总线模块接收源外连系统发出的源通信协议数据;从源通信协议数据中提取应用数据,按照自定义协议形成通用报文;将所述通用报文嵌入到所述源通信协议数据的数据段中,并转发至目标外连系统;其中,所述通用报文包括所述应用数据、起始符和结束符,所述起始符用于所述目标外连系统开始读取所述通用报文,所述结束符用于所述目标外连系统停止读取所述通用报文。本申请提供的能源舱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可以灵活接入外连系统,屏蔽底层通信差异化,实现了不同通信协议间互联互通,提高了能源舱工作效率,降低运行维护难度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57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98212.1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思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获得各用电设备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电设备的当前能耗数据,基于用电设备的当前能耗数据预测用电设备在当前时刻之后的预测时长内的预测能耗数据,基于预测能耗数据及历史数据生成设备调控方式,基于调控方式实现对用电设备的调控。本方案通过实时获得对各用电设备的监测,从而实现对每个用电设备能耗数据的分析,以便于及时对各用电设备的能耗进行预测,这就使得本方案所公开的负荷预测方法所基于的装置或系统能够同时对多个用电设备的能耗进行预测,保证了能效需求的确定,同时能够基于预测提前进行调控,避免由于预测不准确而导致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33826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1421192.X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思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源舱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信总线模块接收源外连系统发出的源通信协议数据;从源通信协议数据中提取应用数据,按照自定义协议形成通用报文;将所述通用报文嵌入到目标通信协议数据的数据段中,并转发至目标外连系统;其中,所述通用报文包括所述应用数据、起始符和结束符,所述起始符用于所述目标外连系统开始读取所述通用报文,所述结束符用于所述目标外连系统停止读取所述通用报文。本申请提供的能源舱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可以灵活接入外连系统,屏蔽底层通信差异化,实现了不同通信协议间互联互通,提高了能源舱工作效率,降低运行维护难度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66966.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网雄安思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为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多热源互补联合调度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多能互补系统的历史热负荷数据、成本相关数据和热源相关数据,基于预处理后的历史热负荷数据,构建热负荷数据集;构建MLP模型,输入热负荷数据集,获得热负荷预测值;根据热负荷预测值、成本相关数据和热源相关数据,以经济运行成本最小化、二氧化碳排放最小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函数,定义平衡约束条件;利用NSGA‑III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函数,获得日前调控策略;多能互补系统根据日前调控策略动态调整控制任务,进行多能源互补联合调度,本发明联合多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实现多能源互补协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92507.3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雄安集团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思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供热管网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供热管网图像的识别技术领域。所述边缘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的供热管网图像;采用预设的第一边缘提取方法处理所述供热管网图像,以得到第一边缘图像;采用预设的第二边缘提取方法处理所述供热管网图像,以得到第二边缘图像;采用预设的第三边缘提取方法处理所述供热管网图像,以得到第三边缘图像;分别对所述第一边缘图像、第二边缘图像以及第三边缘图像进行小波分解操作,以得到所述第一边缘图像、第二边缘图像以及第三边缘图像中的每一者对应的低频近似子图像、水平高频细节子图像、垂直高频细节子图像、对角高频子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55460.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AC‑DC电路、物联网终端及其设计方法,其所涉及的AC‑DC电路包括电压转换芯片U11、12V电压输出端和用于接入220V交流电源的接线端子J10,接线端子J10通过电感L1、L2、L3、L4与U11相连,U11的6管脚通过保险丝F1与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感L5的第一端相连,U11的5管脚通过保险丝F2与电容C1的第二端和电感L6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5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6的第二端与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一端以及12V电压输出端均相连,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本发明用于避免物联网终端表面产生的静电对物联网终端产生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7527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51710.4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密钥同步更新算法的安全通信方法,涉及互联网安全技术领域,配置TinyMT轻量级随机数生成器和XSadd轻量级随机数生成器;基于TinyMT轻量级随机数生成器或XSadd轻量级随机数生成器生成轻量级密钥同步更新算法;基于轻量级密钥同步更新算法配置安全通信协议,安全通信协议支持D2C通信和D2D通信;配置安全通信协议包括:设备注册阶段、密钥序列协商阶段、加密通信阶段、密钥更新阶段。本发明从入网到实现安全通信的全流程。可以定期更新密钥,根据需要更新密钥序列的特点既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同时使得通信协议更加灵活,更易得到应用。对比发现相较于现有物联网安全通信协议,所提方案更安全,更高效,并具有更高的可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