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830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329637.X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601 , G06Q40/04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服务商多时间尺度收益分配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能源服务商多时间尺度利益分配框架,综合能源服务商多时间尺度利益分配框架包括中长期市场交易层和现货市场交易层;确定中长期交易市场层的新能源和中长期市场交易层的可调节负荷利益,确定中长期市场下的补偿结算;确定现货市场交易层的实际容量占比,确定现货市场交易层的新能源和现货市场交易层的可调节负荷利益;根据述中长期市场下的补偿结算,利用中长期交易市场层的新能源和中长期市场交易层的可调节负荷利益对可调节负荷进行补偿;根据现货市场交易层的实际容量占比,调节现货市场交易层的新能源和现货市场交易层的可调节负荷利益的容量占比。
-
公开(公告)号:CN112787990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011171191.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终端可信接入认证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安全通信协议分别在认证中心和电力终端,认证中心和配电主站之间建立安全加密连接,然后在建立加密连接后,在认证中心的协调下,完成电力终端与配电主站的身份认证。所述方法和系统在电力终端与配电主站之间引入认证中心,从传统的单向加密认证转变为双向认证,有效避免了数据流量被监听、窃取或篡改的风险,解决了电网终端的安全可信接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3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65916.5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馈线分布式保护方法,并公开了具有配电网馈线分布式保护方法的系统,其中配电网馈线分布式保护方法使用FTU(馈线终端单元),以环网柜和进线开关为处理单元,制定FTU控制开关的编号规则,建立关联FTU通讯,根据采集到环网柜内开关和母线的电压、电流、频率值,按照设定的故障识别逻辑、故障隔离逻辑和网络重构逻辑进行逻辑判断,完成FTU间闭锁信息、异常信息和重构信息交互,实现故障隔离与网络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67643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416852.4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芯片共享文件的管理方法,包括:当收到应用对配电物联网中共享文件的访问命令时,根据所述应用的注册信息、命令类型发起针对所述应用对共享文件的交互请求;基于所述交互请求锁定文件标识访问接口,并在所述应用执行操作完成后下发结束命令对所述文件标识访问接口进行解锁;通过发起应用的交互请求,实现应用的调用配置及反馈,通过控制共享文件的操作锁定和解锁,实现共享文件的调用受控,保证应用交互数据完整,共享文件数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62506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381303.8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馈线自动化的测试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系统根据实际电网参数、拓扑及预设故障特征进行故障潮流计算得到各被试设备节点不同状态下的波形数据并发下到各节点就地测试仪,然后根据试验状态控制就地测试仪同步输出相应的波形,再根据任一节点被测设备的动作状态的变化同步触发各节点就地测试仪的工作模式切换,并进一步检查所有节点被测设备动作状态的变化,这些状态的变化进而触发各节点测试仪工作模式的再次切换,重复循环这样的过程直到被测设备状态不再改变。最后检查试验过程中被试设备状态变化与预期的动作逻辑是否一致,得到馈线自动化的测试结果。本发明解决了馈线自动化功能的测试问题,保障配电网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8799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171191.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终端可信接入认证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安全通信协议分别在认证中心和电力终端,认证中心和配电主站之间建立安全加密连接,然后在建立加密连接后,在认证中心的协调下,完成电力终端与配电主站的身份认证。所述方法和系统在电力终端与配电主站之间引入认证中心,从传统的单向加密认证转变为双向认证,有效避免了数据流量被监听、窃取或篡改的风险,解决了电网终端的安全可信接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899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469102.9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玉凌 , 韩子龙 , 亢超群 , 李二霞 , 王利 , 朱克琪 , 刘海涛 , 吕广宪 , 杨红磊 , 肖小龙 , 孙智涛 , 樊勇华 , 许保平 , 张波 , 刘芸杉 , 杜金陵 , 吴殿亮 , 周振华 , 孙国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身份管理的配电运维用户动态访问控制系统与方法,系统包括:身份信息标准数据库,用于存储访问主体身份信息标准数据;运维任务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和审核运维任务,保存审核通过的运维任务的运维任务属性信息;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对待授权访问主体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得到身份认证结果;信任评估模块,用于根据身份认证结果以及待授权访问主体的业务行为及其对应的运维设备的监测结果对待授权访问主体进行评估,得到待授权访问主体的信任值;访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身份信息标准数据、运维任务属性信息以及信任值,采用基于角色和属性结合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对待授权访问主体进行授权。本发明能够实现配电用户的动态访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06816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195572.X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配电终端本地安全运维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物联网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现场运维工具,对现场运维工具外接蓝牙Ukey,并以预设的连接方式,对运维工具使用蓝牙Ukey与配电终端建立蓝牙通信方式;对蓝牙Ukey的蓝牙芯片与配电终端的蓝牙芯片进行蓝牙加密匹配;蓝牙配对完成后,控制运维工具与配电终端的运维业务操作。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配电终端、智能终端通过蓝牙通信方式进行运维的过程中面临的非法设备接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252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57275.0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网络连接型工业互联网边缘网关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接入单元,支持有线、无线和工业总线等多种方式接入,并支持多种协议的识别与深度解析;通信单元,支持有线和多种无线传输技术,满足各种环境下的网络通信;认证单元,使用双向身份认证对终端设备的身份进行精确识别和认证;上传功能单元,将监测到的终端数据实时上送到服务器或云端;数据缓存单元,用于缓存上送失败的终端数据,并在网络恢复后进行重传。
-
公开(公告)号:CN1133953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0707344.6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物联网业务安全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物联网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物联网的安全防护需求及防护体系,建立配电物联网的业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配电物联网终端与配电物联网业务安全检测平台及配电加密认证装置的网路连接;网络连接成功后,进行配电物联网终端与配电物联网业务安全检测平台及配电加密认证装置的机密性能保护检测,检测成功后,对配电物联网终端进行业务安全检测。本发明验证物联网终端安全功能的齐全性、安全流程的规范性、功能实现的一致性,为配电物联网业务安全功能要求的有效落地实施、不同厂家设备安全功能的兼容性/互换性提供保证,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