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712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0423.4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学院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型能源互联网及其一体化优化规划方法,所述区域型能源互联网包括本地能源资源、分布式能源、产消合一能源及连接彼此的区域微能网;所述一体化优化规划方法包括:1)获取区域型能源互联网规划设计数据库;2)建立优化数学模型;3)从区域型能源互联网规划设计数据库获取优化数学模型所需的输入变量参数值,求解优化模型,获得决策变量的输出数据;4)对所述决策变量的输出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协同优化结果,所述协同优化结果包括最优技术选型与布局、最优设备容量、最优热网布局和最优运行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能源用户间互动性差、供需难以匹配的缺陷,具有网络化、系统化、高效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6048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78916.4
申请日:2018-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聚类算法和神经网络的电压偏差预测方法,包括:1、采集电网某历史时间段不同时刻的电压偏差数据和气象数据作为历史数据,通过天气预报获取待测时刻的气象数据;2、通过PCA对历史时间段和待测时刻的气象数据进行降维处理,选取若干主成分作为综合气象变量;3、通过结合AP聚类算法的K-means聚类算法对综合气象变量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类簇;4、选取与待测时刻气象数据同一类簇的历史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数据集,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得到待测时刻的电压偏差预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考虑气象因素对电压偏差的影响,利用改进聚类算法提取训练样本,减少了信息干扰,提高了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7853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4284.6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学院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57 , G06K9/00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函数的PCA‑KSICA储能系统典型工况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储能系统正常工况下的测量数据;2)采用PCA策略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白化处理,获得白化后信号Zn;3)建立核函数,将所述白化后信号映射至高维空间进行独立成分分析,获得解混矩阵;4)根据所述解混矩阵获得正常工况下的独立分量趋势矩阵;5)根据待监测信号与正常工况下的独立分量趋势矩阵的关系识别待监测信号所处工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PCA策略与KSICA方法相结合,消除原始各道数据间的二阶相关性,提升快速性,有效解决ICA分离算法由于数据量大、迭代次数多引起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保持鲁棒性能,避免产生发散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0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0058522.0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瑞莉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V2G微网中根据负荷曲线运行控制的方法,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前一天24小时的负荷曲线、一天平均功率值和电动汽车当前的电池容量信息,计算当天24小时的运行曲线下发给V2G监控系统;V2G监控系统根据运行曲线,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下发给V2G充电桩,并不断读取V2G充电桩的运行数据,上传给微网能量管理系统;V2G充电桩执行V2G监控系统下发的控制指令,为电动汽车充电或接收电动汽车对电网的放电,并把运行数据和电动汽车的信息上传给V2G监控系统。本发明实现电动汽车在微网中的自动运行控制,保证加入V2G微网的电动汽车不仅可以充电,还可以根据负荷曲线,实现自动对电网的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0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98629.3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储能的主动配电网状态平滑切换控制方法及配电网,该方法包含:S1、判断配电网的频率、主网侧电压是否越限:当未越限,执行步骤S2;S2、采用恒功率控制方式;S3、恢复负荷或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状态;S4、若需跟踪计划出力,计算储能出力P跟踪,执行步骤S5;否则执行步骤S5;S5、若需削峰填谷,计算储能出力P削峰填谷,执行步骤S6;否则执行步骤S6;S6、若需平抑波动,计算储能出力P平抑波动,并选择储能出力P跟踪、储能出力P削峰填谷、储能出力P平抑波动的最大值,跳至步骤S1;否则储能出力为零,跳至步骤S1。本发明实现主动配电网在不同运行状态的平滑切换,减少配电网在不同运行状态间切换时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65164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10332.0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瑞莉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靠港船舶接用岸电技术的数据采集与规约转换方法,包括:对被动岸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主动采集,写入到相应的全局变量;对主动岸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侦听采集,写入到相应的全局变量;将所述主动采集和侦听采集的所有运行数据进行规约转换,并发送至通讯前置机。本发明基于岸电技术理论,可将不同厂家、不同规约的设备连接到一个通讯管理装置,再通过以太网接口上传到通讯前置机,具有降低监控系统的硬件成本,提高监控系统的可操作性,利于监控系统今后功能扩展与应用推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5164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611110332.0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瑞莉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靠港船舶接用岸电技术的数据采集与规约转换方法,包括:对被动岸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主动采集,写入到相应的全局变量;对主动岸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侦听采集,写入到相应的全局变量;将所述主动采集和侦听采集的所有运行数据进行规约转换,并发送至通讯前置机。本发明基于岸电技术理论,可将不同厂家、不同规约的设备连接到一个通讯管理装置,再通过以太网接口上传到通讯前置机,具有降低监控系统的硬件成本,提高监控系统的可操作性,利于监控系统今后功能扩展与应用推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7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03647.6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区域电网削峰填谷的分布式储能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储能系统节点的功率和电压;基于获取的储能系统节点的功率和电压以有功网损最小和电压波动最小为目标进行求解,得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功率、容量和接入位置;基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功率、容量和接入位置进行规划。本发明不仅对储能系统的功率和容量进行了计算,而且对多个分布式储能的接入节点进行了选择,既可以提高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又可以减小电力系统的网损和电压波动,为新能源和电力系统的融合提供了较好的媒介。
-
公开(公告)号:CN1063840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75497.0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能耗数据采集的分布式光伏系统能效预评估方法,包括首先进行的分布式光伏系统输出功率特性分析,再进行的包含能耗数据采集和用电负荷曲线特征分析的单位用能情况分析,最后进行的用电综合匹配的三大步骤。本发明能更细致的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实际发电量情况进行预评估,做出的评估结论更贴合接入单位实际情况;本发明能够对该单位用能策略进行调整或给出调整建议,再在此基础上配置分布式光伏系统能起到一定的节能和“削峰填谷”效益,另外,本发明可视接入单位的发、用电综合匹配情况的不同,对于是否有必要另外配置储能相关设备能给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能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未来收益情况和投资回报周期给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37576.X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业园区的源储荷混合能源系统,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单元、分布式光伏单元、充电桩单元、配电网和源储荷集中监控单元,所述配电网分别连接所述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单元、分布式光伏单元和充电桩单元;所述源储荷集中监控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单元、分布式光伏单元连接和充电桩单元;所述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单元、分布式光伏单元和充电桩单元均设置在商业园区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安全可靠、发电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