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7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0424.4
申请日:2023-11-16
IPC: H04L67/125 , H04L67/303 , H04L69/22 , H04Q9/00
Abstract: 一种智能融合终端与智能电力仪表通信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串口服务管理模块与智能电力仪表进行数据通信,将收到的数据帧通过协议解析模块进行解析,再通过数据刷新模块将数据写入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本发明降低了融合终端软件的重复开发、管理、维护、升级成本,降低了管理运维工作量,提升了区域能源管理能力,提升了台区精益化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527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0423.X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一种检验智能融合终端通讯方法正确性的装置和方法,将检验装置作为从机,将待检验的智能融合终端作为主机,所述检验装置和所述智能融合终端通过RS‑485接口连接,所述检验装置接收到来自智能融合终端的数据帧后,对数据帧进行解析并响应,验证交互的报文是否正确,通讯规约是否合理。本发明验证交互的报文是否正确,通讯规约是否合理,测试规约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提升了智能电力仪表与智能融合终端的统一通讯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于推广配电侧数据贯通和融合终端的深化应用,有助于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527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0420.6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一种智能电力仪表与智能融合终端的统一通讯方法,智能融合终端作为主机,智能电力仪表作为从机,在一根通讯线上采用主从应答方式进行半双工通讯,所述的统一通讯方法的通信帧包含地址域、功能码域、数据域和校验域。本发明统一了不同厂家和不同型号电力仪表的通讯规约,降低了智能配电系统的集成难度,提高了设备兼容性,降低了融合终端软件的重复开发、管理、维护、升级成本,降低了管理运维工作量,有助于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58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81731.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与负荷功率发生匹配,过/欠压、过/欠频检测失效时,引入双边无功功率扰动,使公共耦合点(并网点PCC处)频率超过允许范围,通过过/欠频检测完成孤岛检测;在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与负荷功率失配时,PCC处电压或频率发生波动,传统的被动检测法即可完成孤岛检测。双边无功扰动主动检测+被动检测方法,结合IGBT关断与开关分断的二级系统保护制策略,使检测在500ms内完成孤岛检测和保护响应,切断电网与光伏发电系统的连接,有效解决反孤岛控制在工程应用中盲区大、响应速度慢等瓶颈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58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700230.1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共模电流的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及控制方法,逆变器由四个开关管两个桥臂组成,一个开关频率为工频的低频开关管、一个电感和一个高频开关管串联组成一个桥臂,电网接两桥臂中点之间。相比于传统的全桥并网逆变器,该拓扑将滤波电感从电网侧移至逆变器桥臂中间,并增加了2个续流二极管VD1、VD2。有效抑制漏电流;高效率;功率器件易于保护;有效抑制了功率器件开通和关断时的噪声。运行结果表明,本发明拓扑在抑制漏电流、提高系统效率方面效果很好,可以替代目前采用的HERIC,HBZVR等方案,其市场前景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210167979U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21229850.3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抑制共模电流的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器由四个开关管两个桥臂组成,一个开关频率为工频的低频开关管、一个电感和一个高频开关管串联组成一个桥臂,电网接两桥臂中点之间。相比于传统的全桥并网逆变器,该拓扑将滤波电感从电网侧移至逆变器桥臂中间,并增加了2个续流二极管VD1、VD2。有效抑制漏电流;高效率;功率器件易于保护;有效抑制了功率器件开通和关断时的噪声。运行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拓扑在抑制漏电流、提高系统效率方面效果很好,可以替代目前采用的HERIC,HBZVR等方案,其市场前景巨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