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6216.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城市电网调控系统,包含: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电网络结构数据库、城市电网对多种分布式电源的优化调控模块、控制对象选择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通信接口模块。本发明提出了基于阻抗方程和对地方程的配电网计算模型及电网最优调控计算模型下的城市电网分对多种分布式电源优化调控计算模型,并利用计算模型进行分布式电源优化调控计算,形成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电网调控优化控制策略的调控方法,以此调控方法可使本发明快速计算并形成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电网优化调控策略,提高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电网调控系统的求解效率,提高运算速度,最终达到降低网络损耗,提高配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90422.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中压配电网负荷均衡的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电系拓扑图,确定热点区域内各变电站负荷转供的可选路径信息,根据可选路径信息建立热点区域内各变电站间的负荷转供电系关联矩阵。步骤S2、预判区域电系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重过载变电站,并计算重过载变电站及相关馈线的日负载率预测曲线。步骤S3、基于重过载变电站及相关馈线的日负载率预测曲线,确定具备纳入热点区域负荷均衡方案可行性的所有负荷转供路径。步骤S4、根据纳入热点区域负荷均衡方案可行性中的所有负荷转供路径进行转供,计算转供后的各变电站的峰值负载率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并选定最优负荷转供路径,得到热点区域的负荷均衡方案。本发明逻辑简单且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9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06832.3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调度端、站端数据采集系统、调度显示装置,其中,调度端包括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调度端建立的站端数字孪生模型。本发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调度端建立站端机器人(含巡检、状态、操作)、站端设备(含状态、操作)的数字模型,用于支撑调度端对站端机器人和站端设备的机器人状态观测、机器人操作、设备状态观测、设备操作,从而减少调度和工区人员工作量,预防设备隐患发展为故障,减少故障检修处置时间,提升精益化调度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18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27482.7
申请日:2021-01-29
Inventor: 吕正 , 朱齐 , 沈健 , 张麟 , 王沁 , 唐晢轩 , 姜腾 , 陆云 , 胡年平 , 陈志樑 , 史勇杰 , 邱文渊 , 盛佳蓉 , 江婷 , 王旭 , 蒋传文 , 白冰青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和选择性贝叶斯分类的NILMD方法,包括:基于AP算法,计算出样品目标的运行状态;基于选择性贝叶斯分类,对样品目标的运行状态进行概率拟合,获得样品目标的运行状态区间,以实现样品目标的运行状态离散化;基于二维高斯分布和极大似然估计法,结合样品目标的运行状态区间,对样品目标进行识别分解,完成样品目标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与分解。此发明解决了传统负荷分解方法识别分解精度差的问题,通过结合AP算法和选择性贝叶斯分类法,对样品目标进行分侵入式负荷识别与分解,实现了高精度识别分解,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4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84800.7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变压器低压侧母线失电事故预案快速生成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拓扑结构、设备技术参数与运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变量代换的配电网潮流算法获得配电网所有节点的有功功率,将馈线作为一个整体,构建以最低停电损失为优化目标的负荷转供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非支配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最优解,确定负荷转供最优路径,依据负荷重要度确定联络开关操作顺序,最终得到主变压器低压侧母线失电事故预案,本发明中的方法生成的主变压器低压侧母线失电事故预案仅切除了部分第三类负荷,预案生成时间短,失电损失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3756.8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实时路况的配电网操作资源调度方法,包括:将检修日的时长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获取检修日检修计划的操作票,每一操作票包括操作开始时间、操作完成时间、若干个操作项目及每一操作项目的序号、地点、操作时长和操作组;获取每一时间段内任意两个操作项目的地点之间的预计通行时长,以构建路况约束条件;根据路况约束条件、预设操作项目时间逻辑约束条件、预设操作项目操作逻辑约束条件、预设操作组逻辑约束条件和预设操作票完成情况约束条件,获取每一操作票的延迟完成时间;根据所有操作票的延迟完成时间构建超时优化目标函数,以在检修日对操作资源进行最优调度。本发明考虑路况信息,使得对操作资源的调度更精确且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7165.0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0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海量电网信号的故障跳闸快速研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预先利用有穷状态机建立设备信号监测引擎,在海量电网信号中捕捉设备的待监测信号;获取D5000系统告警信息,获取遥测遥信的量测信息,以及获取PMS设备管理系统接口的拓扑信息;采用所述设备信号监测引擎监测设备信号,结合所述D5000系统告警信息、所述遥测遥信的量测信息以及所述PMS设备管理系统接口的拓扑信息,识别线路故障、主变故障和开关偷跳三类事故,确定停电范围。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识别故障跳闸风险,并展示停电范围,缩短调度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6851.6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健康水平智能评价方法,包括:获取D5000系统拓扑信息、D5000系统量测及告警信息,以及获取PMS设备管理系统中的检修/抢修工作信息;计算电网管辖区域内全部线路、主变实时负荷与容量、母线实时电压及零序电压、厂站通道实时状态,以识别当前区域电网存在的风险点;根据预先设置的各风险点的权重以及各风险点所归属的评价指标类型,计算当前区域电网的若干个评价指标的评分;根据所述若干个评价指标的评分,计算当前区域电网的整体健康水平。本发明可以优化电网健康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准确描述地区电网的健康水平,指导电网最优运行和电网经济性可靠性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18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960726.X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字化网络发令技术的配电网操作指令交互系统,包括值班调度端、运行操作端与交互方法,所述值班调度端与运行操作端之间通过无线网双向连接,所述值班调度端包括预令布置模块、转执行模块、调度下令模块、调度确认模块和调度收令模块,所述预令布置模块用于布置预设命令,所述运行操作端包括预令签收模块、工作认领模块、现场复诵模块、步骤票执行模块、现场回令模块和现场确认模块,本发明能够实现调度指令交互从传统电话模式向网络智能化模式转变,能够规避传统电话模式带来的语音歧义、信息缺失、监护盲点、误读、误记等危险点,能使得原来串行的操作能并行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883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03560.2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16 , G06F3/04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VC系统的电容器控制策略智能解闭锁方法,包括:提供一操作界面,通过操作界面接收自动化运维人员输入的闭锁电容器控制策略指令或解锁电容器控制策略指令;当接收到闭锁电容器控制策略指令后,屏蔽电容器控制策略,不对电容器的动作进行控制,仅根据有载变压器分接头控制策略,通过控制有载变压器分接头进行无功电压优化控制;当接收到解锁电容器控制策略指令后,恢复电容器控制策略,同时根据电容器控制策略和有载变压器分接头控制策略,通过控制电容器和有载变压器分接头进行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本发明实现对目标区域内的电容器的无功控制策略的一键解闭锁,减少工作时间,避免工作失误,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和设备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