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76703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080361.0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频谱实时在线分析的混合储能协调控制方法,S1)设定平抑控制目标;S2)设定实测SOC为约束目标;S3)对功率样本频谱进行实时在线分析;S4)确定混合储能系统总补偿频段和总输出功率;S5)分别确定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的补偿频段和输出功率;S6)对超级电容输出功率进行约束调节;S7)对蓄电池输出功率进行约束调节。以实测荷电状态为约束目标,使荷电状态稳定在限定范围,保护了储能元件,避免了过充和深度放电,以平抑目标为控制目标,通过频谱分析,反演推出满足控制目标的储能元件补偿频段及目标输出功率,并完成混合储能的控制,即使新能源功率剧烈波动场合下也能满足平抑目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4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547102.0
申请日:2013-11-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6 , Y02E70/30 ,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微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功率平抑方法,基于一阶低通滤波原理,并且综合考虑微电网的结构和不同运行方式,对于微电网的不同运行方式,平抑参数初值给定策略不同,对于不同的储能装置,平抑参数的修正策略也有所不同,同时,平抑参数的修正依据微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的调整,是一个完全自适应的调整过程。该方法实现了微电网中分布式风电功率的最佳平抑,提高了微电网中的电能质量,保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607045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44503.0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OOSE的微电网并网转离网平滑切换智能控制方法,根据不同并网点开关位置状态组合逻辑表达式,匹配出微电网当前运行模式,通过实时采集各个并网点、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逆变器的功率信息,同时根据匹配出的运行模式,计算当前并网点的交换功率值,判断出功率盈缺情况,制定负荷/分布式电源切除计划,最终完成微电网离网平滑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复杂微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能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实现从并网到离网平滑切换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70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80361.0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频谱实时在线分析的混合储能协调控制方法,S1)设定平抑控制目标;S2)设定实测SOC为约束目标;S3)对功率样本频谱进行实时在线分析;S4)确定混合储能系统总补偿频段和总输出功率;S5)分别确定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的补偿频段和输出功率;S6)对超级电容输出功率进行约束调节;S7)对蓄电池输出功率进行约束调节。以实测荷电状态为约束目标,使荷电状态稳定在限定范围,保护了储能元件,避免了过充和深度放电,以平抑目标为控制目标,通过频谱分析,反演推出满足控制目标的储能元件补偿频段及目标输出功率,并完成混合储能的控制,即使新能源功率剧烈波动场合下也能满足平抑目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795084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061122.1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微电网一键式并网转离网平滑切换的控制方法,实现步骤为微电网稳定协调控制装置上电时对内存中基于XML的专家库进行自动载入,并对微电网运行模式进行自识别完成控制策略的预处理,当操作员启动一键式控制按钮后,进入预处理的策略控制流程,整个控制流程自动实现物理层和控制层的防误控制,当检测功率阈值条件满足后,控制并网点开关断开,实现了并网转离网的平滑切换。本发明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目前微电网并网转离网控制流程复杂,对操作人员素质要求高,并且复杂的操作流程也增加了误操作风险的难题。实现了微电网的集约化、便捷化、自动化,同时降低了运行和维护成本,通过防误操作增加了操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0704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44503.0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OOSE的微电网并网转离网平滑切换智能控制方法,根据不同并网点开关位置状态组合逻辑表达式,匹配出微电网当前运行模式,通过实时采集各个并网点、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逆变器的功率信息,同时根据匹配出的运行模式,计算当前并网点的交换功率值,判断出功率盈缺情况,制定负荷/分布式电源切除计划,最终完成微电网离网平滑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复杂微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能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实现从并网到离网平滑切换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40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47102.0
申请日:2013-11-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6 , Y02E70/30 ,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微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功率平抑方法,基于一阶低通滤波原理,并且综合考虑微电网的结构和不同运行方式,对于微电网的不同运行方式,平抑参数初值给定策略不同,对于不同的储能装置,平抑参数的修正策略也有所不同,同时,平抑参数的修正依据据微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的调整,是一个完全自适应的调整过程。该方法实现了微电网中分布式风电功率的最佳平抑,提高了微电网中的电能质量,保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059071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23483.5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38 , Y02E60/7853 , Y04S40/124 , Y04S40/126 , H02J13/0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电网分布式合环智能防误系统,包括手持智能配置机、智能配电终端、智能配电合环终端、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无线通信网络、光纤通信网络,所述手持智能配置机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智能配电合环终端相联接,所述智能配电合环终端通过所述光纤通信网络与所述智能配电终端相联接。本发明还提出配电网分布式合环智能防误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步骤SS1 合环防误规则库配置,包括:合环防误规则的配置、合环防误规则库的自动生成和合环防误规则库的下装;步骤SS2分布式防误合环操作,包括合环防误规则库解析、防误信息实时交互和执行防误合环操作。本发明实现了分布式合环防误实时逻辑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431987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491505.2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站集中区域智能管控装置及方法,实现了对新能源电站的智能化管理、接入稳定控制和能量优化控制,其中智能化管理包括区域集中管理和智能计划调配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对新能源电站的有序管理;接入稳定控制解决了由于新能源的波动性、随机性对电网稳定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能量优化控制采用分时段能量控制策略和实时闭环误差纠正技术达到了削峰填谷的理想效果。本发明的一体化实现技术不仅减少了装置数量,降低了成本,经济环保,而且不同功能之间实现了数据、信息和计算结果共享,实现了最优化控制,对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能量优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1987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91505.2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站集中区域智能管控装置及方法,实现了对新能源电站的智能化管理、接入稳定控制和能量优化控制,其中智能化管理包括区域集中管理和智能计划调配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对新能源电站的有序管理;接入稳定控制解决了由于新能源的波动性、随机性对电网稳定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能量优化控制采用分时段能量控制策略和实时闭环误差纠正技术达到了削峰填谷的理想效果。本发明的一体化实现技术不仅减少了装置数量,降低了成本,经济环保,而且不同功能之间实现了数据、信息和计算结果共享,实现了最优化控制,对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能量优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