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8645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1636873.3
申请日:2020-12-31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能效评估模块和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得控制系统的数据,为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能效评估模块和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提供数据支撑;所述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获得控制系统的能效因素;所述能效评估模块根据能效评估模型获得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运行结果;所述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根据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运行结果获得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方法。本发明获得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整体用能状况、反映效率转化、节能潜力、节约环保及可靠性,根据评价结果获得最佳控制方案有效降低客户用能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50824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1344728.8
申请日:2020-11-26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似日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依赖光伏电站的历史发电数据及历史气象数据,并采用组合预测方法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具体步骤如下:先是将预测日辐照度曲线与前n天历史日辐照度曲线进行匹配,分别计算其相异度,得到m天历史相似日以及历史最相似日(m
-
公开(公告)号:CN112650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31538.X
申请日:2020-12-10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5B19/4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能源柔性负荷分层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分层分布式协调控制的过程中,将用户分为上层和下层,在对下层用户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用户的用电能力以及下层系统的储能情况进行收集,然后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自趋优控制。在对上层园区进行控制的过程,需要先对上层园区内的设备以及各个设备的关口功率进行收集和处理并对各类能源的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能源进行调度和分配,提高能源综合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11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21856.1
申请日:2022-12-16
申请人: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N3/08 , G06N3/04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用电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电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边缘节点中用户的历史用电信息,根据历史用电信息得到用户电量负荷曲线,对用户进行分类得到参考用户;通过用电负荷预测模型对参考用户进行用电负荷预测得到参考用电负荷;将多个参考用电负荷融合得到预测用电负荷,根据预测用电负荷对用户用电负荷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储存在边缘节点中的用户用电信息绘制用户用电曲线,根据用户用电曲线准确对用户进行分类,并对分类后的用户分别进行预测,能够更加准确的预测用电负荷,准确的用电负荷预测能够更加及时的用电负荷进行调节,避免因为用电负荷不均衡导致发电成本增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50824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44728.8
申请日:2020-11-26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似日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依赖光伏电站的历史发电数据及历史气象数据,并采用组合预测方法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具体步骤如下:先是将预测日辐照度曲线与前n天历史日辐照度曲线进行匹配,分别计算其相异度,得到m天历史相似日以及历史最相似日(m
-
公开(公告)号:CN112365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50154.5
申请日:2020-11-26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负荷集成商历史调控性能的需求响应调度方法,涉及对象包括电网调度中心、负荷集成商。首先电网调度中心为应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挑战,生成需求响应调控需求,包括削峰调控需求和填谷调控需求;然后各负荷集成商基于内部可调资源运行状态及调控成本,上报各自需求响应可调潜力及对应报价;最后电网调度中心结合各负荷集成商历史需求响应事件调控性能,以综合调度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将需求响应调控需求分解至各负荷集成商,并下达需求响应调控指令。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各负荷集成商可调潜力、申报价格、历史调控性能等因素,可在保证需求响应事件经济性的同时,改善其调控执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293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1344709.5
申请日:2020-11-26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用户满意度的精准负荷调控方法,首先收集参与调度响应的用户调度相关信息并进行用户调度模型建模。当接收到上级调度系统的调节需求后,根据调度需求约束条件进行用户筛选,然后以满足调节需求为目标结合用户调节特性和调节能力,生成对应的负荷控制策略,并向用户发送调节需求并接收用户反馈信息。最终向参与用户下发控制指令并实时监控用户执行情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系统能够处理多种类型的调度需求,在保障调度目标的同时能够照顾到用户的用电特点和用电要求,提高负荷调控期间用户的用电满意度,实现电网和用户的双向共赢,从而吸引更多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负荷调控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2686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636873.3
申请日:2020-12-31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能效评估模块和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得控制系统的数据,为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能效评估模块和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提供数据支撑;所述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获得控制系统的能效因素;所述能效评估模块根据能效评估模型获得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运行结果;所述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根据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运行结果获得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方法。本发明获得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整体用能状况、反映效率转化、节能潜力、节约环保及可靠性,根据评价结果获得最佳控制方案有效降低客户用能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365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1350154.5
申请日:2020-11-26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负荷集成商历史调控性能的需求响应调度方法,涉及对象包括电网调度中心、负荷集成商。首先电网调度中心为应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挑战,生成需求响应调控需求,包括削峰调控需求和填谷调控需求;然后各负荷集成商基于内部可调资源运行状态及调控成本,上报各自需求响应可调潜力及对应报价;最后电网调度中心结合各负荷集成商历史需求响应事件调控性能,以综合调度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将需求响应调控需求分解至各负荷集成商,并下达需求响应调控指令。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各负荷集成商可调潜力、申报价格、历史调控性能等因素,可在保证需求响应事件经济性的同时,改善其调控执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29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44709.5
申请日:2020-11-26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用户满意度的精准负荷调控方法,首先收集参与调度响应的用户调度相关信息并进行用户调度模型建模。当接收到上级调度系统的调节需求后,根据调度需求约束条件进行用户筛选,然后以满足调节需求为目标结合用户调节特性和调节能力,生成对应的负荷控制策略,并向用户发送调节需求并接收用户反馈信息。最终向参与用户下发控制指令并实时监控用户执行情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系统能够处理多种类型的调度需求,在保障调度目标的同时能够照顾到用户的用电特点和用电要求,提高负荷调控期间用户的用电满意度,实现电网和用户的双向共赢,从而吸引更多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负荷调控项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