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81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3956.0
申请日:2024-11-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IPC: H02J3/48 , H02J3/24 , H02J3/32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机接入规模的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构建基于惯性响应控制的双馈风机一次调频简化模型,根据双馈风机一次调频简化模型确定得到一次调频期间双馈风机有功功率与系统频率偏差之间的关系;基于一次调频期间双馈风机有功功率与系统频率偏差之间的关系构建得到含参与调频的双馈风机、火电机组和储能装置的全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对全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评估得到系统风机最大接入规模。本发明通过对全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进行评估,可以准确计算出系统风机最大接入规模。这有助于确保在不超过系统调频能力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利用风能资源,同时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75409.8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基于直流相互作用耦合聚类的多直流输送极限计算方法,是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软件,对不同网架结构、不同发电机出力和直流输送功率等多种运行方式下的区域电网进行短路计算,得到多种运行方式下各直流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子矩阵;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相互作用因子矩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工程经验选取直流群之间差异程度聚类的簇间距,得到考虑直流相互作用强度耦合的直流群聚类结果,进而协调同一直流群内各直流线路的稳态输送功率,得到多直流线路输送极限。本发明方法可以定量分析交直流互联电网多直流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耦合程度,并指导混联电网的合理规划与协调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4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60085.1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网频率安全充裕度的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电网系统的转动惯量充裕度分界点对应的转动惯量和电网系统频率偏差幅值与系统转动惯量的关系曲线的拐点对应的转动惯量确定所述分界点的惯量比;基于电网系统实际运行点对应的转动惯量和所述拐点对应的转动惯量确定电网系统实际运行点的惯量比;基于所述度分界点的惯量比和电网系统实际运行点的惯量比对电网频率的安全充裕度进行评估。该技术方案通过构建电网系统频率稳定特性分析模型及系统的惯量比指标,实现对电网频率安全充裕度的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61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375409.8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基于直流相互作用耦合聚类的多直流输送极限计算方法,是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软件,对不同网架结构、不同发电机出力和直流输送功率等多种运行方式下的区域电网进行短路计算,得到多种运行方式下各直流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子矩阵;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相互作用因子矩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工程经验选取直流群之间差异程度聚类的簇间距,得到考虑直流相互作用强度耦合的直流群聚类结果,进而协调同一直流群内各直流线路的稳态输送功率,得到多直流线路输送极限。本发明方法可以定量分析交直流互联电网多直流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耦合程度,并指导混联电网的合理规划与协调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56481.6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消纳受阻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评估方法、介质及系统,包括:获取包含当地新能源消纳受阻影响因素和新能源断面受阻量的训练样本;建立影响因素和新能源断面受阻量之间的XGBoost预测模型;以训练样本中的影响因素为输入量,训练样本中的新能源断面受阻量作为输出量,训练XGBoost预测模型;获取训练后的XGBoost预测模型的每种影响因素的中间参数;根据每种影响因素的中间参数,计算每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综合指标;按照每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综合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影响因素排序,以评估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本发明通过训练XGBoost预测模型得到中间变量以得到重要性综合指标来评估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74905.1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基于多站电压轨迹灵敏度的直流群近区电压恢复控制方法,是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软件,对不同网架结构、不同发电机出力和直流输送功率等多种运行方式下的区域电网进行机电暂态仿真计算,得到多种运行方式下直流闭锁故障后的近区交流母线暂态电压曲线;使用轨迹灵敏度方法对影响近区交流母线暂态电压曲线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控制能力进行量化计算;对各母线电压轨迹灵敏度加权求和,得到直流群近区多站电压综合轨迹灵敏度结果,进而选取出最佳的无功补偿控制选点,进行直流群近区电压最优恢复控制。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多直流线路近区多站电压的最优恢复控制,保障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97701.X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能源汇集站无功电压的控制方法,属于电网自动电压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AVC主站以设定的主站控制周期1进行电压静态安全域计算并下发新能源汇集站AVC子站,以设定的主站控制周期2进行新能源汇集站控制指令的计算并下发新能源汇集站AVC子站;新能源汇集站AVC子站基于所述AVC主站下发的计算结果,以设定的子站控制周期进行控制。本发明可将新能源汇集站AVC子站的控制周期提升至1分钟,同时增强AVC子站调节电压的自主性,并和AVC主站以及SVG装置相互配合,形成“主站优化控制、子站快速控制、SVG装置紧急控制”的全时间维度协调控制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3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00486.5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SLCC高压直流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系统SLCC‑HVDC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换流站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基于所述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检测SLCC‑HVDC系统换流变的参数,获取检测结果;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计算,以确定LCC‑HVDC系统SVG三相内电势参考值,以所述SVG三相内电势参考值作为优化控制参数,对所述SLCC‑HVDC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本发明通过优化控制参数对系统进行控制,提升了故障后SLCC直流功率的恢复速度,并有效的提升了SLCC的交流故障穿越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5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59955.X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武汉大学
IPC: G06F18/2132 , H02J3/00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稳定性判别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电力系统海量运行方式数据,构建初始样本集合,并根据初始样本集合构建包含N个维度的初始时序场景变量矩阵;对初始时序场景变量矩阵进行特征选取,建立包含n个维度的聚类样本矩阵;采用改进的K‑means++算法对聚类样本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确定电力系统的多个典型运行方式;根据获取的电力系统的生产模拟数据分别计算多个典型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冗余有功功率值;根据多种典型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冗余有功功率值,判定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459637.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时序‑概率电力电量平衡的发电‑备用协调优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面向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日至多日尺度的发电和备用计划联合优化问题,提出基于时序‑概率电力电量平衡的发电‑备用计划协调优化方法。考虑了源、荷、储多类型可调资源提供的备用容量,以及备用容量供给的时序耦合性,建立了多类型可调资源的时序耦合备用可行域,并针对备用需求计算问题,建立分布鲁棒备用需求模型。于多面体可行域构建源、荷、储各类资源的备用可行域模型,结合时序‑概率电力电量平衡判据,实现了对不同类型可调资源各时段基准运行点和上调/下调备用容量的协调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