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5930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711236861.X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与近区变电站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在每个自动电压控制周期到来时,检查直流换流站是否处于单极或双极闭锁后的故障状态:若换流站处于故障状态,则对近区变电站进行紧急控制;若换流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则判定换流站的运行趋势,针对换流站有功输送功率所处的不同时段,对近区变电站生成对应的控制策略。本方法实现了特高压和特高压近区变电站的协调控制,避免在换流站直流有功输送容量调整的过程中近区变电站内无功设备反复投切,及换流站无功设备频繁投切,提高了电网电压稳定性和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583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335296.4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IPC: H02J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母线电压日越限分析的电网无功优化配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技术领域。本方法首先根据预设的越限自动分析周期,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中获取变电站母线电压越限数据,计算周期内各变电站最大连续越限时长Tmax,当存在考核母线最大连续越限时长Tmax大于越限阈值ET时,启动一次越限自动计算分析,从AVC系统获取并计算得出越限分析数据,再根据越限分析数据,进行电网无功优化配置,通过自动计算分析得出的越限分析数据能准确定位变电站母线越限问题,并通过电网无功优化配置,能快速找到消除母线越限方法,从而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满足电网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需求。本发明方法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且可降低人力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5772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219155.3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在线快速评估电网暂态电压安全性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设定电网运行状态量的限值,将符合电网运行状态量限值的电网运行方式存储到离线数据库;计算基于母线电压轨迹的评估电网暂态电压安全性指标TVSI;仿真分析离线数据库中每种电网运行方式对应的TVSI,并将结果补充到离线数据库中;从更新后的离线数据库中选取当前电网运行方式的临近电网运行方式,用临近电网运行方式拟合当前电网运行方式的暂态电压安全性指标,得到当前电网运行方式的暂态电压安全性评估结果。本发明可以快速评估电网的暂态电压安全性,可以用于在线分析和无功优化问题的稳定约束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583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35296.4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IPC: H02J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母线电压日越限分析的电网无功优化配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技术领域。本方法首先根据预设的越限自动分析周期,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中获取变电站母线电压越限数据,计算周期内各变电站最大连续越限时长Tmax,当存在考核母线最大连续越限时长Tmax大于越限阈值ET时,启动一次越限自动计算分析,从AVC系统获取并计算得出越限分析数据,再根据越限分析数据,进行电网无功优化配置,通过自动计算分析得出的越限分析数据能准确定位变电站母线越限问题,并通过电网无功优化配置,能快速找到消除母线越限方法,从而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满足电网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需求。本发明方法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且可降低人力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5772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19155.3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在线快速评估电网暂态电压安全性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设定电网运行状态量的限值,将符合电网运行状态量限值的电网运行方式存储到离线数据库;计算基于母线电压轨迹的评估电网暂态电压安全性指标TVSI;仿真分析离线数据库中每种电网运行方式对应的TVSI,并将结果补充到离线数据库中;从更新后的离线数据库中选取当前电网运行方式的临近电网运行方式,用临近电网运行方式拟合当前电网运行方式的暂态电压安全性指标,得到当前电网运行方式的暂态电压安全性评估结果。本发明可以快速评估电网的暂态电压安全性,可以用于在线分析和无功优化问题的稳定约束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95930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236861.X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与近区变电站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在每个自动电压控制周期到来时,检查直流换流站是否处于单极或双极闭锁后的故障状态:若换流站处于故障状态,则对近区变电站进行紧急控制;若换流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则判定换流站的运行趋势,针对换流站有功输送功率所处的不同时段,对近区变电站生成对应的控制策略。本方法实现了特高压和特高压近区变电站的协调控制,避免在换流站直流有功输送容量调整的过程中近区变电站内无功设备反复投切,及换流站无功设备频繁投切,提高了电网电压稳定性和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72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426408.7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 H02J3/06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功电压自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计及预想故障实现变电站逆调压控制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在负荷低谷时段进行预想故障集模拟,计算在不同故障状态下中枢点母线电压的最大压升值,同时计算中枢点的电压控制上限,在保证电网安会稳定运行的同时,通过负荷低谷时段变电站逆向调压的控制,保证电网安全减少电压波动,因而提高了电网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72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26408.7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 H02J3/06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功电压自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计及预想故障实现变电站逆调压控制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在负荷低谷时段进行预想故障集模拟,计算在不同故障状态下中枢点母线电压的最大压升值,同时计算中枢点的电压控制上限,在保证电网安会稳定运行的同时,通过负荷低谷时段变电站逆向调压的控制,保证电网安全减少电压波动,因而提高了电网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34119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457778.9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多版本图形差异可视化展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配置图元比较规则库;步骤S2打开被比较版本的图形文件;步骤S3选定用于比较差异性的目标版本图形文件;步骤S4基于CIM/G语言规范,得到被比较版本图形文件和目标版本图形文件中各自包含的图元及其属性集合,记为集合1和集合2,根据步骤S1中得到的规则库,筛除集合中不参与比较的图元及属性,再对比集合1和集合2,将存在差异的图元及其属性存储于比较结果集合中;步骤S5在同一图形浏览器的主、副窗口中同时展示参与比较的图形;步骤S6依次查看各个存在差异的图元,并查询图元中具体存在差异的属性。本发明实现了直观展示不同版本图形文件之间的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0429853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35129.2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调度培训系统,包括核心应用、核心应用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消息总线、仿真平台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和仿真平台的核心计算引擎;仿真平台的核心计算引擎与核心应用之间通过仿真平台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消息总线、核心应用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实现培训平台时钟统一、核心应用在培训系统中的运行管理和核心应用的控制及告警指令处理;本发明通过在培训系统中各类仿真引擎与核心应用之间的消息管理及处理,实现了核心应用在培训系统中的闭环运行及统一管理模式,实现各核心应用在培训系统中仿真环境与应用环境的一体化,实用性强,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与可行性,更好的提升培训系统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