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122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10715.8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稳定约束下的多通道受端系统受电能力综合评估方法,涉及电力系统领域。该方法提出了单通道受电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多通道受电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拟合系数法计算各指标关联关系并得出最终受端系统受电能力量化大小数值,具有较强适应性,可为实际系统运行方式优化、网架结构补强等提供技术依据。本发明综合考虑了通道静态电压稳定极限、暂态功率波动幅值、负荷功率因数对受端电网受电能力的影响,能更全面、综合的评估受端电网的受电极限,既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又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7112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213249.9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电动机不稳定平衡点求解的优化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该方法通过建立等值电路,给出了故障后感应电动机机端无功补偿装置参数以及线路参数的修正方法,并通过改变感应电动机功率占线路功率比例参数,使得模型更加接近实际电网的状况。将发电机机端电压作为虚拟感应电动机端电压,避开了故障后暂态过程中感应电动机端电压不恒定的问题;通过故障前后传输线路、无功补偿装置参数的不同构建虚拟感应电动机故障前、后电磁转矩公式,联立故障后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机械转矩公式求解感应电动机不稳定平衡点,使求解精度得到提高,为故障后感应电动机负荷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指导实际电网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51221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0210715.8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稳定约束下的多通道受端系统受电能力综合评估方法,涉及电力系统领域。该方法提出了单通道受电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多通道受电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拟合系数法计算各指标关联关系并得出最终受端系统受电能力量化大小数值,具有较强适应性,可为实际系统运行方式优化、网架结构补强等提供技术依据。本发明综合考虑了通道静态电压稳定极限、暂态功率波动幅值、负荷功率因数对受端电网受电能力的影响,能更全面、综合的评估受端电网的受电极限,既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又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711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13249.9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电动机不稳定平衡点求解的优化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该方法通过建立等值电路,给出了故障后感应电动机机端无功补偿装置参数以及线路参数的修正方法,并通过改变感应电动机功率占线路功率比例参数,使得模型更加接近实际电网的状况。将发电机机端电压作为虚拟感应电动机端电压,避开了故障后暂态过程中感应电动机端电压不恒定的问题;通过故障前后传输线路、无功补偿装置参数的不同构建虚拟感应电动机故障前、后电磁转矩公式,联立故障后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机械转矩公式求解感应电动机不稳定平衡点,使求解精度得到提高,为故障后感应电动机负荷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指导实际电网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80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1257953.0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的低励限制中长期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与励磁调节控制器以及发电机组建立通信,并接收测量信号;根据预设规则设置初始的低励限制参数,所述低励限制参数根据系统静态稳定限制以及热稳定限制确定;根据机端电压信号变化对所述低励限制参数进行实时调整;根据预设的方法获得中长期模型基本参数,根据所述中长期模型基本参数以及低励限制参数建立低励限制中长期模型;所述方法及系统搭建数模混合仿真模型,以更加真实的反应实际系统特性,通过设置低励限制参数,并根据机端电压信号变化进行实时调整,以保证发电机组励磁水平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74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610457962.9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前计划潮流有功及电压计算误差分析方法,其包括:获取潮流偏差线路、电压偏差母线和潮流偏差发电负荷集合;获取电力设备的偏差值,并确定所述电力设备对所述潮流偏差线路的灵敏度和单个时间点误差贡献度,或者确定所述电力设备对所述电压偏差母线的灵敏度和单个时间点误差贡献度;根据单个时间点误差贡献度确定所述电力设备全天96点对所述潮流偏差线路或所述电压偏差母线的误差贡献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计划潮流有功及电压计算误差原因自动分析,快速分析影响计划运行方式合理性的关键因素,为提高调度计划运行方式数据的合理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07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0564131.0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调相机的多目标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搭建调相机接入交流电网的潮流数据和稳定数据模型;采用交直流系统故障校核调相机近区主网电压的稳定性;当确定调相机近区主网电压失稳时,通过调相机本体的次暂态、暂态自主响应控制机端电压,恢复调相机接入高压母线电压;判断调相机近区是否出现低电压悬浮,并获取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调相机近区出现低电压悬浮时,计算调相机近区主网的短路电流,确定电网的电压控制无功需求容量;采用分轮次增加调相机无功出力和投切近区低压容抗器的无功控制措施快速恢复系统电压;利用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对调相机近区的电网无功分布进行调整,恢复调相机的动态无功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9102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18251.9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清洁能源小机组的模型管理方法和平台,模型管理方法包括:设置电网清洁能源小机组的生命周期管理,加载并解析实际模型数据文件或计算模型数据文件,以获取实际模型数据文件相关信息或计算模型数据文件相关信息;根据实际模型数据文件相关信息或计算模型数据文件相关信息对电网清洁能源小机组进行稳定分析结果管理,以获取仿真相关信息;根据仿真相关信息对电网清洁能源小机组进行交互管理,通过数据检索以输出报表。本发明提出的模型管理方法,根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及关注点不同提供灵活的数据检索及组织形式以满足各种可能的电网计算分析需求并产生多组相关信息,提高电网清洁能源小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36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1123994.1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3/0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划运行方式输电断面的稳定性校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输电断面关联设备列表及输电断面列表;构建输电断面关联设备与输电断面间的相关性矩阵;构建输电断面关联设备的时序状态矩阵,并根据所述相关性矩阵中断面的相关向量确定输电断面的时序状态矩阵;根据所述输电断面的时序状态矩阵划分输电断面的时序区间,并确定各时序区间中输电断面的计划潮流限额;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计划运行方式下输电断面限额的自动识别和安全校核,提高了计划运行方式安全校核的计算速度与计算精度,大大提高了计划运行方式安全校核的易用性和实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12343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481141.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Abstract: 一种考虑风电和储能的电网频率态势在线预测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风机惯性控制和变桨距控制的频率响应能力以及储能设备的柔性控制在系统频率响应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在线收集系统运行状态数据和火电机组、风电机组及储能设备的信息,建立火电机组、风电机组及储能设备联合调频的电网频率态势预测聚合模型,能够较好地对电网频率态势进行在线预测;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方法涉及了风电机组以及储能设备在系统频率响应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能够较好地进行电网频率态势在线预测,把握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化趋势,提高电力系统对系统频率的预测能力。本设计不仅提高了电网频率态势预测的精度,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频率预测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