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91318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1023550.6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U型网的封网方法,每个U型网包括:侧面第一编网绳、侧面第二编网绳、底面第一编网绳和底面第二编网绳;U型网搭建在承托绳上,承托绳包括:上横担第一承托绳、上横担第二承托绳、网边第一承托绳、网边第二承托绳和中间承托绳,包括:利用循环绳牵引上横担第一承托绳和上横担第二承托绳;利用循环绳牵引网边第一承托绳、网边第二承托绳和中间承托绳;上横担第一承托绳和网边第一承托绳之间安装侧面第一编网绳,上横担第二承托绳和网边第二承托绳之间安装侧面第二编网绳;网边第一承托绳和中间承托绳之间安装底面第一编网绳,网边第二承托绳和中间承托绳之间安装底面第二编网绳。保护输电线下方的重要设施不被输电线或牵引绳砸坏。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31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1023550.6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
IPC: H02G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U型网的封网方法,每个U型网包括:侧面第一编网绳、侧面第二编网绳、底面第一编网绳和底面第二编网绳;U型网搭建在承托绳上,承托绳包括:上横担第一承托绳、上横担第二承托绳、网边第一承托绳、网边第二承托绳和中间承托绳,包括:利用循环绳牵引上横担第一承托绳和上横担第二承托绳;利用循环绳牵引网边第一承托绳、网边第二承托绳和中间承托绳;上横担第一承托绳和网边第一承托绳之间安装侧面第一编网绳,上横担第二承托绳和网边第二承托绳之间安装侧面第二编网绳;网边第一承托绳和中间承托绳之间安装底面第一编网绳,网边第二承托绳和中间承托绳之间安装底面第二编网绳。保护输电线下方的重要设施不被输电线或牵引绳砸坏。
-
公开(公告)号:CN201956619U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20551340.0
申请日:2010-09-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Inventor: 杨怀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力学保险丝及待保护设备,其中力学保险丝包括:U型环和销钉;所述销钉设置为所述U型环的螺杆;所述销钉的末端带有螺纹,螺母通过所述螺纹将所述销钉固定在所述U型环的开口处;所述U型环设置在待保护设备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力学保险丝以U型环作为可控故障点,安装在待保护设备上,U型环的螺杆位置设置为销钉形状,在销钉的末端带有螺纹,以方便螺母的安装,螺母将销钉固定在U型环的开口处。当待保护设备受到不可抗力时,传递到销钉上,当销钉上承受的力大于自身的破断值时,销钉将破断,从而将待保护设备与其他设备切断连接,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缩短抢险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6907577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422089.X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江苏双汇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耐张串。通过增加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屏蔽环,增加屏蔽环的稳固性,确保金具自身的防电晕性能,可待绝缘子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确保铝制屏蔽环不受施工过程的损伤,保证自身防电晕性能不受影响;由于联间距增大,同时考虑电压分布对均压屏蔽环上抗高度的要求,分别在绝缘子和第二联板上对称设置两个均压屏蔽环,各自独立完成均压功能和屏蔽功能,电气性能更加稳定;耐张线夹通过引流板压盖和引流板本体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分别安装在所述铝管的上端和下端,引流板本体可在铝管上进行位置的调整,有效解决特高压用大截面导线装配式架线中各分裂字导线长度差异导致的跳线美观问题,降低电晕。
-
公开(公告)号:CN304006020S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30301666.0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 扬州鑫源力合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液压紧线机。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高空作业的架线、提
线、紧线、调线。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仰视图无设计要点,省略仰视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