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动划分单元和评价的配电网检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076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10514536.6

    申请日:2012-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Y04S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划分单元和评价的配电网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自动划分单元:2)信息收集;3)评价向导,步骤3)的具体流程如下:31)单元评价;32)线路报告;33)检修策略;34)制定检修计划。本发明与PMS充分信息共享,使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的工作流平台,实现基于全网拓扑分析的单元评价,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配电线路评价单元自动划分,创新研发了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向导功能,一键式流程化管理配网状态检修全过程,实现了配网设备履历、运行信息汇总辅助评价功能,建立了一种配网状态检修准确、便捷的方法。

    基于全网数据的配电网仿真研究分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367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53712.2

    申请日:2013-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Y04S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网数据的配电网仿真研究分析系统及方法,它包括三层结构: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所述数据层主要收集配网基础和运行数据,所述平台层主要是汇集统计配网各种数据并为应用层提供相应的服务,所述应用层主要是在平台层的支撑下,基于全网设备和运行数据,通过对含大量分布式发电的配网的科学建模、潮流计算、故障分析、合环计算、网络重构、自愈仿真模块,开展一系列有关配电网的相关应用研究,实现配电网的全方位数字化仿真,为配电网的建设、运行提供决策参考。

    智能配电系统多时段动态无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21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56107.8

    申请日:2013-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多时段动态无功优化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建立配网动态无功优化的多时段多约束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控制变量进行编码,然后采用改进的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寻优,寻优过程中调用三相潮流计算模块和灵敏度分析模块,通过三相潮流计算,得到种群中所有粒子的适应函数值,判断是否满足迭代次数,如果收敛输出结果,否则构造差异进化和死亡个体,产生新一代粒子群,然后更新粒子种群速度和位置,再反馈到DPSO进行优化处理直至满足迭代条件,最后输出无功优化结果。本发明对DG和SVC进行合理建模,同时可以有效地计及无功调节设备的动作次数和动作时限约束,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配电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法。

    一种基于全网数据的省级配电网运行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2475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153730.0

    申请日:201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网数据的省级配电网运行监测系统,它包括三层结构:信息集成层、平台层、应用层;所述信息集成层主要收集配网基础和运行数据,通过信息交互总线向平台层提供在线和离线配电网运行数据。所述基础平台层主要是汇集统计配网各种数据并为应用层提供相应的服务。所述应用层主要是在平台层的支撑下,基于全网设备和运行数据,对全省配电网进行运行监测、指标监控和数据分析工作。它具有实现整合省、市、县三级配电网生产、营销等数据,搭建了信息一体化平台,集中监视全省配网运行状态,对配网各种运行数据和指标进行监测,便于全省配电网的运行管理的优点。

    智能配电系统多时段动态无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2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256107.8

    申请日:2013-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多时段动态无功优化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建立配网动态无功优化的多时段多约束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控制变量进行编码,然后采用改进的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寻优,寻优过程中调用三相潮流计算模块和灵敏度分析模块,通过三相潮流计算,得到种群中所有粒子的适应函数值,判断是否满足迭代次数,如果收敛输出结果,否则构造差异进化和死亡个体,产生新一代粒子群,然后更新粒子种群速度和位置,再反馈到DPSO进行优化处理直至满足迭代条件,最后输出无功优化结果。本发明对DG和SVC进行合理建模,同时可以有效地计及无功调节设备的动作次数和动作时限约束,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配电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法。

    一种基于全网数据的省级配电网运行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24756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53730.0

    申请日:201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网数据的省级配电网运行监测系统,它包括三层结构:信息集成层、平台层、应用层;所述信息集成层主要收集配网基础和运行数据,通过信息交互总线向平台层提供在线和离线配电网运行数据。所述基础平台层主要是汇集统计配网各种数据并为应用层提供相应的服务。所述应用层主要是在平台层的支撑下,基于全网设备和运行数据,对全省配电网进行运行监测、指标监控和数据分析工作。它具有实现整合省、市、县三级配电网生产、营销等数据,搭建了信息一体化平台,集中监视全省配网运行状态,对配网各种运行数据和指标进行监测,便于全省配电网的运行管理的优点。

    计及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的智能配网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1006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56198.5

    申请日:2013-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10/54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的智能配网重构方法,首先建立配网重构的多目标多约束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控制变量进行编码,然后采用改进的NSGA-Ⅱ优化算法进行求解,解算过程中反复调用三相潮流计算模块,将NSGA-Ⅱ中各代种群的个体进行解码,对解码后的网络重构方案进行三相潮流计算,进而得到各网络重构方案的适应度值,再反馈到NSGA-Ⅱ进行优化处理。本发明所构建的多目标多约束重构模型能够同时计及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单元的影响;所采用的多电源三相前推回推算法能够很好地考虑配网的三相不平衡特征,且计算速度快;所采用的带越限剔除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能够避免权重设置的盲目性,并能及时排除不可行解,计算效率高。

    一种基于自动划分单元和评价的配电网检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076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14536.6

    申请日:2012-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Y04S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划分单元和评价的配电网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自动划分单元:2)信息收集;3)评价向导,步骤3)的具体流程如下:31)单元评价;32)线路报告;33)检修策略;34)制定检修计划。本发明与PMS充分信息共享,使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的工作流平台,实现基于全网拓扑分析的单元评价,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配电线路评价单元自动划分,创新研发了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向导功能,一键式流程化管理配网状态检修全过程,实现了配网设备履历、运行信息汇总辅助评价功能,建立了一种配网状态检修准确、便捷的方法。

    计及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的智能配网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1006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256198.5

    申请日:2013-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10/54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的智能配网重构方法,首先建立配网重构的多目标多约束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控制变量进行编码,然后采用改进的NSGA?Ⅱ优化算法进行求解,解算过程中反复调用三相潮流计算模块,将NSGA?Ⅱ中各代种群的个体进行解码,对解码后的网络重构方案进行三相潮流计算,进而得到各网络重构方案的适应度值,再反馈到NSGA?Ⅱ进行优化处理。本发明所构建的多目标多约束重构模型能够同时计及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单元的影响;所采用的多电源三相前推回推算法能够很好地考虑配网的三相不平衡特征,且计算速度快;所采用的带越限剔除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能够避免权重设置的盲目性,并能及时排除不可行解,计算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